41年光荣我见证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在您面前这本《运输经理世界》杂志是经过四十一年风风雨雨成长起来的《公路运输文摘》杂志的改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她迎来了生命中一个重要里程碑第300期的出版。面对她的光荣,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那些在《公路运输文摘》四十一年光荣生涯中的主角们。在第300期出版之际,本刊编辑部走访了十数位曾经工作在《公路运输文摘》的前辈。在这里,本刊编辑部谨代表《运输经理世界》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各位前辈为《公路运输文摘》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她(他)们对《公路运输文摘》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这些后辈无比钦敬!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前辈们的热情接待,她(他)们在谈到《公路运输文摘》时,目光所流露出的,几乎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情怀,那既是真诚,也是留恋,更是精神的寄托……
  此外,我们还要向那些曾在《公路运输文摘》工作过但又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联系到的前辈报以歉意并告诉她(他)们,我们并没有忘记她(他)们,同样感谢她(他)们在《公路运输文摘》成长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在这里,我们谨向各位前辈郑重地道一声:请你们放心!
  
  张阴烔(1964年 创刊人之一)
  张老是研究员,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技进步奖,享受政府津贴。作为《公路运输文摘》的创始人之一,张老是我们这次走访的各位前辈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但他的身体还是那样硬朗,精神状态也很好。
  早就听说张老是个非常健谈的“好”人,果不其然,张老将当年的往事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娓娓道来。
  当时国家要求每个专业都要有自己的文摘,《公路运输文摘》也就在交通部成立情报所的时候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没有做“文摘”的经验,又没有太合适的人选,所领导就将印象中动笔能力很强的几个同志给“抓”到了《公路运输文摘》,而我就是这其中之一。
  运输与运输管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运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运输,而没有运输的世界是死的、没有运输的世界更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也是实践所证明的。
  在运输当中,最复杂的应该是城市运输。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运输所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上,也就是说国内对于城市交通运输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没有正确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过,通过最近一些报道可以看出,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开始建立城市交通网、高速公交、智能公交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也势必改善整体的运输能力。
  张老对于杂志的经营也有自己的看法:“杂志是给什么样的人看?是否会有人看?这些人喜欢看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是很重要的,这都需要我们对读者要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创新而不能走老路。”
  希望《运输经理世界》能像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那样快速进步,真正成长为我国道路运输领域的权威期刊。
  
  杨靖(1964-1993年 副所长、创刊人之一)
  说到《公路运输文摘》,主要有三个历史时期。
  《公路运输文摘》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诞生的。那时,我国的情报工作是没有的,1958年国家提出情报刊物的规划,各大部委也同时对情报工作进行安排,于1964年交通部成立情报所,《公路运输文摘》也就同时诞生了。那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翻译苏联的《公路运输文摘》。因为在当时情报是个新鲜的事物,而且刊物也相当受欢迎,因此大家的工作干劲也是非常足。
  当时没有其它参考工具,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又有限,所以《公路运输文摘》对于领导和技术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起到了很好的“耳目、参谋”的作用,对于指导国家的道路建设及道路运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二个时期应该是1966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刊物停止出版这一段时间。
  1980年复刊,注重了“全、便、快”的办刊要求,改进了主题词标引和分类质量,并且刊物已经不再是完全翻译苏联等国外的文摘,开始报道一些当时国内的重要信息资料,最主要部分还是介绍国外一些道路建设、道路运输方面比较发达的国家的资料。
  当然,《公路运输文摘》作为一本刊物,在交流推广交通系统各单位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家修建“沥青路”、“高速公路”、“建公路网”等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了参考的作用。
  最后,希望《运输经理世界》能越办越好。明确办刊的宗旨、保证质量、突出主题、多重视些交通安全问题,要做到这些虽很难,但一定要努力去做到。
  
  樊晓欣(1981—1988年 主编)
  我是在《公路运输文摘》恢复出版之后开始主持编辑工作的,那时《公路运输文摘》面临着很多困难。最困难的应该是组稿问题,为了组织稿件,通过关系我请了几位老同志帮忙,在几位老同志的帮助下,解决了一部分稿源问题;另外,我们还通过将原始外文资料寄给相关单位,他们帮助翻译后再发给我们,这样通过大家的帮助,我们基本解决了稿源问题……
  现在的杂志,看起来不论是在外观上、内容上及报道方向上都与原来的《公路运输文摘》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公路运输文摘》之前无法完成的任务。看到这一切的改变,使我又重新看到了刊物希望,也看见了刊物的光明前景,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杂志将成为道路运输系统必不可少的专业“王牌”期刊。
  祝《运输经理世界》越办越好;并希望在国家的道路建设、道路运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敏(1981—1983年 编务)
  1983年离开《公路运输文摘》的张敏,现任职北京市金宝典当行副总经理(黄金鉴定师),虽然已经不在《公路运输文摘》工作,但听说《公路运输文摘》改版和三百期要出版时,张敏还是显得很激动。
  希望《运输经理世界》不但能越办越好,更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毕竟人才是重要的。
  
  陈美好(1982-1991年 编辑)
  陈美好,印尼归国华侨,1951年年仅15岁的她在大哥(解放前回国参军)的影响下,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向往与憧憬,毅然决定回国,投身祖国的战后重建当中。
  我1963年大学毕业,经过一年的劳动再教育于1964年被分配到交通部工作,因为我是学德语的,就被分到情报所做情报翻译工作。《公路运输文摘》复刊后,1982年我来到编译室做外文翻译和编辑工作,后因不再翻译国外资料,改为专职编辑直到1991年退休。可以说,我为国家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公路运输文摘》完成的,《公路运输文摘》对于我有种说不出的感情,特别怀念在《公路运输文摘》的日子。
  我们那个时候非常听话,响应国家的号召,“服从领导分配,让到哪里就到哪里干”。其实,那时有很多归国华侨在 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奉献青春,一辈子都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希望《运输经理世界》能越来力、得越好,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殿健(1987—1998年 主任)
  六十岁的年纪,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李主任似乎是个例外,“夕阳”中的他,还坚持战斗在道路建设的技术前线,为高速公路和特殊路段的护栏建设“燃烧”自己。
  目前,李主任所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公路护栏的碰撞试验场,而且是国内唯一的专供进行碰撞试验的大型试验场。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各种汽车的护栏碰撞试验,并对其间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高速公路和特殊路段的“特殊”护栏,保证交通安全。
  我想《公路运输文摘》的改版,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不改不行,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变化就没有出路。作为在《公路运输文摘》工作过的老人儿,我非常支持改版,虽说我也不忍看见在我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公路运输文摘》消失,但这也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祝《运输经理世界》越办越好、不断创新。
  
  董玉文(1987-1988年 编辑)
  祝改刊后的《运输经理世界》与中国道路运输业一起成长!
  
  毕仁忠(1988-1992年 编辑)
  现任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曾经在《公路运输文摘》任编辑、责任编辑,负责国外汽车运输、工程机械等栏目。
  愿《运输经理世界》长盛不衰,为实现交通运输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谭耀圣(1982-1985年 编辑)
  现被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返聘为《水路运输文摘》执行主编的谭耀圣,当听到曾经工作过的《公路运输文摘》在新年伊始改版、同时迎来第三百期的出版,特题诗一首以表祝贺。(公路文摘三百期,交通发展靠科技。与时俱进开新篇,运输经理皆欢喜。)祝《运输经理世界》在一个新的起点,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越办越红火。
  
  王彦敏(1982-1987年 编辑)
  王彦敏曾在《公路运输文摘》杂志做过翻译、编辑工作,后调入所的管理部门工作,现任交通部公路所人事处副处长。
  祝改版后的《运输经理世界》更上一层楼。
  
  谢素华(1983-1987年 编辑)
  谢素华是大学毕业之后就到《公路运输文摘》做编辑工作的,由于当时文摘员队伍不健全,自己既当翻译又做编辑改稿件。现在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工作。
  我是大学毕业之后就到《公路运输文摘》的,在《公路运输文摘》的几年工作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影响比较大,现在的工作方式、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怎样努力把工作做好,都是当时在《公路运输文摘》培养起来的,特别是文学写作方面的功底更是那时打下的基础。但对《公路运输文摘》印象最深的还是每次针对国外杂志、文摘逐步分类的关口,那种紧张,严谨而又忙碌的喜悦,是那样的难忘。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改版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应还是以往的“以不变应万变”而应是“以变制变”。
  希望《运输经理世界》能坚持下去,越力、越好。
  
  咸同庆(1984—1987年 编辑、主编)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我现在虽已不再原工作岗位,但仍一直关注着《公路运输文摘》的生存和发展,自1964年创刊至今已经超过了40年,这在交通系统乃至全国来说,一个坚持办了四十一年的刊物也算得上是“高寿”了。
  当时的《公路运输文摘》缘何受欢迎? 首先是她的权威性,第二是她的惟一性;还有就是她所报道的内容主要来自世界各大运输发达国家,其刊载的技术信息代表了当时最高、最杰出的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各种获得科技信息的手段不断出现与发展,《公路运输文摘》已不是查找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惟一手段。《公路运输文摘》从2005年伊始将刊名易为《运输经理世界》,其一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二也是为了自身定位改变与发展的需要。
  现今,她虽然彻底改变了原貌,但这种改变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希望《运输经理世界》能继承和发扬原刊的办刊传统和所起到的作用,将新刊办得更受读者欢迎,从而为我国的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王秀龙(1990-1995年 主编)
  我到《公路运输文摘》的时候,那时是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公路运输文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在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从《公路运输文摘》获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低;同时,院里也不再对《公路运输文摘》给予事业费拨款,只能靠刊物自身能力生存,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
  当时的发行渠道也存在问题,后来我们在发行渠道上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其实,我也曾想到过刊登广告,但因为一些原因而没能实现,直到我退休离开。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想着那时的事情,惦记着《公路运输文摘》的发展,能看见你们今天的境况,某种意义上说是圆了我的梦……
  祝《运输经理世界》红红火火、再创辉煌;在大家的努力下办成交通运输系统的“王牌”期刊。
  
  宋艳玲(1983编辑、主编)
  过去经历了《公路运输文摘》的艰辛与光荣,而今继续着《运输经理世界》的新长征。
  
  马万军(1990年—1999年 编辑 主编)
  现任交通部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主要负责交通系统科技方面培训工作的马主编,谈起在《公路运输文摘》时的工作,颇多感慨。
  说实话,我对文摘的感情很深,就是因为工作需要离开以后也时刻关注着刊物的发展。现在的工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并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与在《公路运输文摘》的几年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公路运输文摘》工作时所培养的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细致全面的作风,对现在的工作影响很大,帮助很大。
  应该说《运输经理世界》杂志的定位还是很高的,而且刊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很有前途,关注公路运输高速发展是适应潮流,贴近实际。
  祝《运输经理世界》后势强劲、前途大好!
  马主编还建议杂志“要关心疑难、发展方面的问题,指引道路运输发展的方向,引领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道路运输发展的潮流。”
  
  张立平(1995 主编、主任)
  《公路运输文摘》杂志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年,终于以《运输经理世界》的崭新面容出现,站在市场经营的起点上迎接300期,我衷心祝愿她越办越好,祝愿她在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壮大、成熟。
  
  张要新(1995 编辑)
  愿我们的《运输经理世界》杂志越办越好,前程似锦。
  

其他文献
一、本刊直击    “加油难”有惊无险,但愿只是插曲  进入7月,珠三角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加油站不断更新的告示牌为“高油价时代”作了形象的注脚。“油荒”,这个距离我们曾经很遥远的词汇突然在集体意识中闪现……  燃油是车辆的鲜血,而车辆又是运输企业的命脉,没有油,车轮不转,还如何营运?一些司机纷纷反映经营成本增加、压力很大,“加油难”使得运输企业与司机同时经受着油市无情的灼伤。 
期刊
“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交通局长的楷模”赵家富、”雪山铁人’陈德华.一个个响亮的人物 向社会展示着交通人的光辉形象。“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高大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新一届交通部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向社会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交通行业做负责任的行业,交通部做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六百万交通职工肩负神圣的使命.俯身甘做铺路石,稳稳托起负责任行业顶天立地的形象,共同撑起交通
期刊
近年来,物流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甚至将现代物流业列为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现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到底处在何种状态,又有什么样的前景 呢?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与其经济发展的水准和后续增长趋势有着直接关系。中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制度创新、稳定的社会环境、庞大
期刊
ERP的概念和产品进入中国也有近十年了,然而对于ERP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各界褒贬不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大型、特大型企业逐步转向更广泛的本土中小企业,尤其是新一代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ERP市场对传统的以泊来品为主的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产品和技术的本地化之外,还要求ERP的产品和实施能够真正符合本土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ERP产品自去年推
期刊
目前,人们对于多家企业下的协同运输的研究并不深入。但是,同类运输企业之间的纵向联合扩展,可在深层次上实现运力资源的合理融合与运用,能解决目前道路运输业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企业间的合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和效能,最终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但是,我国运输业对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反应较为迟钝,尤其是国内数量众多的中小运输企业。    GI
期刊
当发达国家的道路运输业像个“成年人”靠坐在“车轮”上数钱的时候,中国道路运输业还只是个光着脚丫、瞪圆眼睛看世界的“孩子”。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给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短短20多年的成长,已经让外国人感到惊讶。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能更加稳健?  当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道协)现任会长姚明德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里向《运输经理世界》讲述中国道路运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时,让人有一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期刊
2005年7月26日上年,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北京展览馆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商用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与第二届全国客车大赛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  本届展会规模创下几个历届“之最”:规模大,展馆面积达22000平米,展车约140辆和各种零部件;规格高,主管部门高层领导以及各公文.旅游.公路客运公司高管层等济济一堂;展品新。    大赛点评:仍有优化空间    本届大
期刊
交通运输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动因,一是不断追求自身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促使交通运输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科技是推进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则对交通运输有积极 的拉动作用。但在各国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又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从科技进步角度看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    近200年来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发生的几次重大变革,
期刊
2004年10月,大众交通集团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参评的过程,也是自我总结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更深地发掘了大众企业文化的内涵,夯实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而我们总结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品牌为魂,社会为根,员工为本”是大众企业文化“三位一体”的根本内涵。    大众企业文化认识论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发展的“工具”。企业文化必须对企业发展有用,但我们却要避
期刊
随着中国市场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的大环境,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个行业都有世界巨头介入,使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没有人希望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挑战并打败你的机会。所以,每个企业都竭力满足市场需求以使自己成为优秀企业。然而,更多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则努力使自己的企业创造市场,因为他们的梦想是要成为伟大的企业,而不仅仅是优秀企业。由此,如何创造市场,成就梦想就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