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充分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小学生课上的听课质量,因此预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除了生字检查外更没有有效的预习评价机制。本论文结合目前的现状,主要从有效预习的必要性、如何指导小学生预习以及怎样提升预习的成效进行论述。
关键字: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方法指导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犁”,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其实这些都是“预”的过程。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就是“预习”了。
但据观察了解,小学语文这一被称为“百科之母”的学科对课前预习这一块不是很重视,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却忽略了预习的精心设计,更谈不上对学生预习方法进行指导了。即便有要求学生预习的,也仅仅是“回家预习第几课,家长签字”罢了,同时检查预习的方式也仅仅是生字新词,生字新词读正确了,教师就会用“同学们预习的真充分”这样简单的话语加以评价。致使学生看到预习作业不当一回事,视这样的作业为“软作业”,久而久之预习过程就流于形式,学生不重视焉能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另外,这样的预习作业缺少必要的硬性监督。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工作,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那预习要求“家长签字”也就成为了仅仅是签字,孩子到底有没有预习,家长无从知晓,也就失去了监督的效应。再加上,学校课堂对预习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措施缺乏,那么这样情况下的课前预习成效可想而知了。
1.对待问题应该追本溯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成效甚微也是如此。欲提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成效,则应先了解什么是课前预习,提升课前预习有什么必要性。
所谓“预”即为“预先”,“习”便是“学习”了,那么“课前预习”就是在还没有上这一课之前先学习。《现代汉语字典》明确解释:“学生预习自学听讲的功课。”[1]预习指是在教师新授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并做到基本识记概念以及初步理解文本。预习的过程是识记知识,独立理解的过程,就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尽可能地解决问题的过程。[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由此可见预习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地重视。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下一次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预习得充分、合理、有效,不仅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读教材。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预设相互交融的时候,就是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时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预习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创造的快感,这样的理解与快感是教师给不了的。
2011版课标再次明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3]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防止教师一味地灌输,造成阅读千篇一律,学生没有个性化阅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此外,有效地预习,还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有学习的提前量,有助于他们跟上上课的步伐。
2.明确了预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地作用后,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应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不能等同视之。
小学低年段,孩子年龄小,需要家长老师辅助预习,一般侧重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把生字宝宝读准确,侧重对生字地预习;中年段则在读通、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能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语意思,并能有选择地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有自己的问题;高年段在中年段基础上增加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布局谋篇、写作顺序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学会关注后面的思考题,有一定的鉴赏能力[4]。
把握不同年段的预习要求,才能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预习第一步应该侧重读,那么读哪些内容呢,仅仅是课文吗?不是的,预习在读方面应该做到:
一要读每组课文的导读部分,这部分阐述了一组课文的共性,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本组课文方向。例如人教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的导读部分:你知道过去战争中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吗?你知道现在有一些地区的孩子,又是怎样面对还不太平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5]让孩子阅读这部分,了解社会背景及本组课文预习总体要求,便于明确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
二要读课后“思考题”以及“文中泡泡”,了解本课的训练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三要读课文的插图,理解插图内容,图文结合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可贵的沉默》这一课的插图就应该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这样便于课上把握插图,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四要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题来。
(2)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做预习指导的时候,应该告诉学生预习不仅仅是读,还要学会动笔——“画”。那么要画什么呢?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画出不懂的地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在读课文时候的不成熟感受,这部分可以用铅笔写,如果上课教师讲授时候有出入,还可以进行更改。
(3)有人说,语文教学一门自主性学科,有时候需要倡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应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查资料,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翻阅作者的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品析人物的品质、特征等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得到初步了解,亦或者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会学生凭借语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如《独坐敬亭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查阅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经整整十年,期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独寂寞之感倍生。[6]李白这样的预习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4)“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前预习,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勇敢提出问题,会问问题也是预习的要求。高年段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预习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阅读结果,能够培养学生独到见解。
3.有了预习,还要注重对预习效果的评价与检查。有些时候教师预习归预习,上课归上课,上课与预习完全脱节,不能运用预习的效果,更不能对学生预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还不能出现课堂生成的知识。因此课上,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还要给他们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比如,在执教《女娲补天》这一课时,我安排课前预习时查找女娲的资料,并感受通过资料你看到怎样的女娲。在上课伊始,我安排晒晒查找资料的收获,同学们积极发言,甚至对女娲的精神概括也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那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小学生对一件事,注意力往往是不会长久的。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借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励学生坚持预习,所以有效的评价,课上预习成果的展示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叶圣陶曾经说:“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主学习。”预习就是离开教师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成效需要每个语文教师的努力。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2.08.
[2][4] 徐承芸编著.每天进步一点点:答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一百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5.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P52.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P2.
关键字: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方法指导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犁”,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其实这些都是“预”的过程。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就是“预习”了。
但据观察了解,小学语文这一被称为“百科之母”的学科对课前预习这一块不是很重视,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却忽略了预习的精心设计,更谈不上对学生预习方法进行指导了。即便有要求学生预习的,也仅仅是“回家预习第几课,家长签字”罢了,同时检查预习的方式也仅仅是生字新词,生字新词读正确了,教师就会用“同学们预习的真充分”这样简单的话语加以评价。致使学生看到预习作业不当一回事,视这样的作业为“软作业”,久而久之预习过程就流于形式,学生不重视焉能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另外,这样的预习作业缺少必要的硬性监督。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工作,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那预习要求“家长签字”也就成为了仅仅是签字,孩子到底有没有预习,家长无从知晓,也就失去了监督的效应。再加上,学校课堂对预习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措施缺乏,那么这样情况下的课前预习成效可想而知了。
1.对待问题应该追本溯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成效甚微也是如此。欲提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成效,则应先了解什么是课前预习,提升课前预习有什么必要性。
所谓“预”即为“预先”,“习”便是“学习”了,那么“课前预习”就是在还没有上这一课之前先学习。《现代汉语字典》明确解释:“学生预习自学听讲的功课。”[1]预习指是在教师新授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并做到基本识记概念以及初步理解文本。预习的过程是识记知识,独立理解的过程,就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尽可能地解决问题的过程。[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由此可见预习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地重视。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下一次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预习得充分、合理、有效,不仅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读教材。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预设相互交融的时候,就是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时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预习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创造的快感,这样的理解与快感是教师给不了的。
2011版课标再次明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3]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防止教师一味地灌输,造成阅读千篇一律,学生没有个性化阅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此外,有效地预习,还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有学习的提前量,有助于他们跟上上课的步伐。
2.明确了预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地作用后,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应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不能等同视之。
小学低年段,孩子年龄小,需要家长老师辅助预习,一般侧重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把生字宝宝读准确,侧重对生字地预习;中年段则在读通、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能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语意思,并能有选择地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有自己的问题;高年段在中年段基础上增加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布局谋篇、写作顺序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学会关注后面的思考题,有一定的鉴赏能力[4]。
把握不同年段的预习要求,才能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预习第一步应该侧重读,那么读哪些内容呢,仅仅是课文吗?不是的,预习在读方面应该做到:
一要读每组课文的导读部分,这部分阐述了一组课文的共性,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本组课文方向。例如人教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的导读部分:你知道过去战争中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吗?你知道现在有一些地区的孩子,又是怎样面对还不太平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5]让孩子阅读这部分,了解社会背景及本组课文预习总体要求,便于明确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
二要读课后“思考题”以及“文中泡泡”,了解本课的训练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三要读课文的插图,理解插图内容,图文结合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可贵的沉默》这一课的插图就应该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这样便于课上把握插图,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四要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题来。
(2)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做预习指导的时候,应该告诉学生预习不仅仅是读,还要学会动笔——“画”。那么要画什么呢?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画出不懂的地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在读课文时候的不成熟感受,这部分可以用铅笔写,如果上课教师讲授时候有出入,还可以进行更改。
(3)有人说,语文教学一门自主性学科,有时候需要倡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应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查资料,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翻阅作者的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品析人物的品质、特征等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得到初步了解,亦或者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会学生凭借语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如《独坐敬亭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查阅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经整整十年,期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独寂寞之感倍生。[6]李白这样的预习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4)“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前预习,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勇敢提出问题,会问问题也是预习的要求。高年段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预习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阅读结果,能够培养学生独到见解。
3.有了预习,还要注重对预习效果的评价与检查。有些时候教师预习归预习,上课归上课,上课与预习完全脱节,不能运用预习的效果,更不能对学生预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还不能出现课堂生成的知识。因此课上,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还要给他们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比如,在执教《女娲补天》这一课时,我安排课前预习时查找女娲的资料,并感受通过资料你看到怎样的女娲。在上课伊始,我安排晒晒查找资料的收获,同学们积极发言,甚至对女娲的精神概括也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那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小学生对一件事,注意力往往是不会长久的。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借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励学生坚持预习,所以有效的评价,课上预习成果的展示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叶圣陶曾经说:“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主学习。”预习就是离开教师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成效需要每个语文教师的努力。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2.08.
[2][4] 徐承芸编著.每天进步一点点:答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一百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5.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P52.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