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稻草龙”是绥宁苗疆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厚重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稻草龙 ;民俗文化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绥宁县,自古以来便是苗、侗、瑶、壮多民族聚居之地,清修《绥宁县志》中就有记载:“绥极楚边,苗瑶杂处”。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的“稻草龙”就以其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而别具一格。
一、源自农耕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能兴云布雨、司水理水,各民族自古视龙为神灵而进行崇拜,农耕百姓因普降甘霖、旱象解除而酬龙谢龙,奔走舞蹈,演绎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祀龙习俗。
绥宁“稻草龙”又名草把龙舞、草龙舞,是传统龙舞中的一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清康熙年间,当地突发蝗灾,人们心急如焚,这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稻草纷纷扬扬,好似一条条黄龙般向蝗虫席卷过来,吓得蝗虫逃之夭夭,从此,制稻草龙便成为当地的习俗沿袭下来。每年除夕用稻草编织,正月初六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 正月十六拿到河边焚烧,以此来表达对龙的膜拜和尊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变迁,“稻草龙”的形式也在生产活动中不断被改造,内容不断得以充实,传承至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八姑娘节”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在绥宁,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姑娘节这一天,这里的人们都要舞稻草龙,一来祈求风调雨顺,二来是让回娘家的姑娘把美好的祝福带回家。
二、独特的制作工艺
“稻草龙”流传于绥宁县14个民族乡、300多个村,其中以枫木团村的舞龙盛会最为热闹。这些村落所造稻草龙生动有趣,仪式丰富、场面热闹,因独具特色而声名远播。
绥宁“稻草龙”的造型古朴独特、制作讲究,全由当地上好的稻草茎精心扎制而成。草龙分为雄雌两条,每条龙包括龙头、龙身、龙尾,长约十几米,共分9节,节与节之间则由长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缠绕捆扎、连接起来,并用9根长约1米、前段分叉的竹棍牢牢支撑龙身,在当地人的风俗里,9为吉祥之数,代表着天长地久,万事胜意。
制作时由数位经验丰富的行家相互协作,一人手握草把,一人束草为绳,穿插扎制。稻草龙制作技术最高的部分是龙头,高昂的龙头、前突的眼睛、后伸的双角、张开的龙口、前伸的龙舌以及摇曳下垂的龙须,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工艺精湛。龙身则由“赵公鞭”缠绕连接,形成龙脊、龙鳞,制作独具匠心,从龙头到龙尾,浑然天成,古拙纯朴。除制作雌雄双龙外,期间还要用稻草扎草帽、草衣、草裙、草鞋各18套,为舞草龙表演者穿戴。
几百年来,绥宁“稻草龙”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后辈们又根据自己的想象不断将这项技艺加以发展和创新,展现了苗族文化的聪慧和才智。
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绥宁“稻草龙”属于本土的民间文化,经过漫长的形成、发展、交融,绥宁“稻草龙”已经成为包含舞蹈、音乐、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的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的“四八姑娘节”,回乡的“姑娘”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舞草龙、祭祀祈福的盛会。按古法,稻草龙分雌雄双龙,由九个年轻的小伙舞公龙,九个姑娘舞母龙。届时,姑娘、小伙们穿戴好草衣、草裙、草鞋、草帽,洗净双手,内心虔诚,表达对龙神的敬意。舞龙之前要进行请龙仪式,炮仗队、锣鼓乐队、舞龙队、掌堂师、“土地公”、“土地婆”,以及全村男女老少,人们均着节日盛装,依次列队沿村内主道及村旁稻田边游走,浩浩荡荡,场面热闹非凡。
队伍来到祭祀的地方,设香案,摆好香、纸、烛、米以及祭拜的三牲,掌堂师则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焚香、作揖、施叩礼,高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随后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姑娘和小伙子们舞起草龙便向田间地头进发。翻飞的稻草龙随着锣鼓的节拍,在“龙珠”的引导下,时而像潜龙腾空,追星逐月,时而像飞龙在天,喷珠吐玉,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舞龙的套路主要有“龙拜四方”“双龙戏珠”“双龙穿云”“龙跳五门”等,或单龙独舞,或双龙穿插交织,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稚拙古朴的表演动作配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龙乐相和,充满了浓郁的欢乐气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舞龙结束后,还要举行化龙仪式,舞龙者把稻草龙送到河边,设上香案,摆上三牲祭品,叩谢龙神,然后焚烧草龙,意味着神龙归天,这样飞龙升天才会带走他们美好的祝愿。
“稻草龙”是绥宁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湘西南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朴自然,流传千古。整个过程集祭祀、表演和观赏性于一体,它生动地体现了绥宁苗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研究苗族文明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黄明华.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变异[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稻草龙 ;民俗文化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绥宁县,自古以来便是苗、侗、瑶、壮多民族聚居之地,清修《绥宁县志》中就有记载:“绥极楚边,苗瑶杂处”。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的“稻草龙”就以其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而别具一格。
一、源自农耕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能兴云布雨、司水理水,各民族自古视龙为神灵而进行崇拜,农耕百姓因普降甘霖、旱象解除而酬龙谢龙,奔走舞蹈,演绎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祀龙习俗。
绥宁“稻草龙”又名草把龙舞、草龙舞,是传统龙舞中的一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清康熙年间,当地突发蝗灾,人们心急如焚,这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稻草纷纷扬扬,好似一条条黄龙般向蝗虫席卷过来,吓得蝗虫逃之夭夭,从此,制稻草龙便成为当地的习俗沿袭下来。每年除夕用稻草编织,正月初六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 正月十六拿到河边焚烧,以此来表达对龙的膜拜和尊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变迁,“稻草龙”的形式也在生产活动中不断被改造,内容不断得以充实,传承至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八姑娘节”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在绥宁,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姑娘节这一天,这里的人们都要舞稻草龙,一来祈求风调雨顺,二来是让回娘家的姑娘把美好的祝福带回家。
二、独特的制作工艺
“稻草龙”流传于绥宁县14个民族乡、300多个村,其中以枫木团村的舞龙盛会最为热闹。这些村落所造稻草龙生动有趣,仪式丰富、场面热闹,因独具特色而声名远播。
绥宁“稻草龙”的造型古朴独特、制作讲究,全由当地上好的稻草茎精心扎制而成。草龙分为雄雌两条,每条龙包括龙头、龙身、龙尾,长约十几米,共分9节,节与节之间则由长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缠绕捆扎、连接起来,并用9根长约1米、前段分叉的竹棍牢牢支撑龙身,在当地人的风俗里,9为吉祥之数,代表着天长地久,万事胜意。
制作时由数位经验丰富的行家相互协作,一人手握草把,一人束草为绳,穿插扎制。稻草龙制作技术最高的部分是龙头,高昂的龙头、前突的眼睛、后伸的双角、张开的龙口、前伸的龙舌以及摇曳下垂的龙须,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工艺精湛。龙身则由“赵公鞭”缠绕连接,形成龙脊、龙鳞,制作独具匠心,从龙头到龙尾,浑然天成,古拙纯朴。除制作雌雄双龙外,期间还要用稻草扎草帽、草衣、草裙、草鞋各18套,为舞草龙表演者穿戴。
几百年来,绥宁“稻草龙”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后辈们又根据自己的想象不断将这项技艺加以发展和创新,展现了苗族文化的聪慧和才智。
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绥宁“稻草龙”属于本土的民间文化,经过漫长的形成、发展、交融,绥宁“稻草龙”已经成为包含舞蹈、音乐、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的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的“四八姑娘节”,回乡的“姑娘”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舞草龙、祭祀祈福的盛会。按古法,稻草龙分雌雄双龙,由九个年轻的小伙舞公龙,九个姑娘舞母龙。届时,姑娘、小伙们穿戴好草衣、草裙、草鞋、草帽,洗净双手,内心虔诚,表达对龙神的敬意。舞龙之前要进行请龙仪式,炮仗队、锣鼓乐队、舞龙队、掌堂师、“土地公”、“土地婆”,以及全村男女老少,人们均着节日盛装,依次列队沿村内主道及村旁稻田边游走,浩浩荡荡,场面热闹非凡。
队伍来到祭祀的地方,设香案,摆好香、纸、烛、米以及祭拜的三牲,掌堂师则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焚香、作揖、施叩礼,高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随后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姑娘和小伙子们舞起草龙便向田间地头进发。翻飞的稻草龙随着锣鼓的节拍,在“龙珠”的引导下,时而像潜龙腾空,追星逐月,时而像飞龙在天,喷珠吐玉,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舞龙的套路主要有“龙拜四方”“双龙戏珠”“双龙穿云”“龙跳五门”等,或单龙独舞,或双龙穿插交织,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稚拙古朴的表演动作配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龙乐相和,充满了浓郁的欢乐气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舞龙结束后,还要举行化龙仪式,舞龙者把稻草龙送到河边,设上香案,摆上三牲祭品,叩谢龙神,然后焚烧草龙,意味着神龙归天,这样飞龙升天才会带走他们美好的祝愿。
“稻草龙”是绥宁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湘西南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朴自然,流传千古。整个过程集祭祀、表演和观赏性于一体,它生动地体现了绥宁苗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研究苗族文明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黄明华.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变异[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