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探究、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高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重视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很少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多数学生到上课时才把教材拿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学科,学生获取的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验,通过实验抽象为理论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该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改变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和教师所讲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积极探究。如在讲“蛋白质和核酸”这节内容时,我在演示Nɑ2SO4溶液滴入鸡蛋清中的盐析实验,以证明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吸出时,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向试管中加入大量水时沉淀会溶解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究意识,孕育着可贵的探究精神。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不断挑起激发思想的火花,探究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培养[1]。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創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探究意识
三、注重探索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不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在考前的复习中,都要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维同步”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探索性问题,设置适当的障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在教学中,设计探索性的实验不失为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應物质的质量“变小”了。学生很迷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以探究的形式自然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另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可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式,精选典型例子,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自然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的研究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哪怕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先对每个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组内答疑,然后各小组将有价值的问题推荐给全班,这样既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又使教师的精讲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内容教学时,在学完制取之后,学生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大理石与稀盐酸以外,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吗?
(2)二氧化碳是否可用排水法收集呢?
(3)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该怎么办?
我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夸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生受到了极大鼓舞,在他们看来,他们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也就是在这种情绪动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五、提倡学生多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除了完成学生实验以外,部分演示实验也可改为让学生实验。例如,在介绍“空气”内容时,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我把它改为分组实验,结果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中出现了各种情况。在讲授“氧气”内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创造教育的目的。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让每一个学生进取、进步,成功、成才。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加斌.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实验能力刍议[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5):179-180.
关键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重视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很少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多数学生到上课时才把教材拿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学科,学生获取的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验,通过实验抽象为理论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该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改变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和教师所讲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积极探究。如在讲“蛋白质和核酸”这节内容时,我在演示Nɑ2SO4溶液滴入鸡蛋清中的盐析实验,以证明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吸出时,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向试管中加入大量水时沉淀会溶解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究意识,孕育着可贵的探究精神。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不断挑起激发思想的火花,探究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培养[1]。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創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探究意识
三、注重探索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不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在考前的复习中,都要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维同步”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探索性问题,设置适当的障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在教学中,设计探索性的实验不失为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應物质的质量“变小”了。学生很迷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以探究的形式自然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另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可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式,精选典型例子,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自然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的研究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哪怕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先对每个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组内答疑,然后各小组将有价值的问题推荐给全班,这样既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又使教师的精讲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内容教学时,在学完制取之后,学生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大理石与稀盐酸以外,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吗?
(2)二氧化碳是否可用排水法收集呢?
(3)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该怎么办?
我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夸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生受到了极大鼓舞,在他们看来,他们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也就是在这种情绪动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五、提倡学生多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除了完成学生实验以外,部分演示实验也可改为让学生实验。例如,在介绍“空气”内容时,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我把它改为分组实验,结果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中出现了各种情况。在讲授“氧气”内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创造教育的目的。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让每一个学生进取、进步,成功、成才。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加斌.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实验能力刍议[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5):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