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洛神赋图》作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但此画在版本、作者和时代归属等问题上仍颇有争议,本文将以北京故宫收藏的宋摹《洛神赋图》为基础展开论述分析。根据韦正的《从考古材料看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创作时代》得出这样的结论:结合考古学资料,目前关于《洛神赋图》的诸多结论是不成立的。但毋庸置疑的是《洛神赋图》是对顾恺之传神论及美学思想的具体实践。本文以故宫博物院的《洛神赋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特点、美学特征、画中所体现的魏晋审美及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洛神赋图》、人物画、艺术特点、审美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思想、文化等角度产生了较大变革,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其中,《洛神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的艺术品,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摹《洛神赋图》进行研究,乾隆皇帝在故宫本 《洛神赋图卷》上题词称赞到 “子健文中俊,长康画里雄”。本文試图从多角度分析其在魏晋背景下所形成的艺术特点、美学思想及魏晋时期的审美特点,刨析此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一、作品简述
在近两年的中国美术史学习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与艺术极为偏爱,更一度被《洛神赋图》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所吸引,激发了我深入研究此画的想法。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曾论:“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张彦远的论述是对该时代绘画审美特征的准确描述。而《洛神赋图》是目前可参考的最具价值的魏晋南北朝绘画作品,此画的研究对探索魏晋时代审美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诸多文献中认为《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所作,但是对于《洛神赋图》的作者仍有存疑,但无论作者是谁,学者们都没有否定它是一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洛神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证明。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副砖画,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件作品在树和人物的画法上都颇为相像,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中的人物画法也类似。
《洛神赋图》目前的四件宋代摹本流传至今,分别是故宫甲本、辽博本、弗利尔本、台北故宫本,其中故宫甲本被清代乾隆帝题写:“洛神赋第一本”,有学者认为其时期为南宋初年。金维诺先生在《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中认为:众多摹本中最贴近原作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摹本,这一结论是根据图卷中所描绘的曹植及其仆从与北朝石窟供养人像、宾阳洞礼佛圈等进行比较,还将整个画卷的处理手法与北朝石刻画像以及麦积山睒子本生图进行比较是最为相近的。
二、《洛神赋图》艺术特点分析
《洛神赋图》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学叙事题材绘画。在这幅长达572.8厘米的画卷中,将曹植《洛神赋》的故事内容以图像的语言形式进行叙事和情感表达。南朝谢赫在《古画名录》中提出“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被摆在首要位置,而“骨法用笔”则将中国绘画独有的线性造型风格提炼出来。
(一)形神兼备的线描
从早期人物画的技法角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样是描绘女性题材的绘画内容,战国帛画的《人物龙凤图》中的人物使用单线勾勒,线描应用及粗细变化等方面都较为稚拙,是纯粹的形象表达,缺乏精神层面的传达,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心理及目的开始产生了变化,并逐渐产生了审美自觉,顾恺之所创造出的“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高古游丝描”法,在表现人的精神美方面有着突出的意义。将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绘画较先秦时代技法上的跨越式进步。
顾恺之指出“形”的描摹是为了“传神”,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在人物形体刻画上,顾恺之运用适当的夸张手法描绘洛神的一举一动,加以省略等表现技巧,在洛神外在形体的 “写照” 中体现其内在的气韵及生命力。作者还着重描绘了洛神飘逸轻盈的衣带与裙摆,画卷中,洛神飘忽于水面之上,忽而盘旋于半空之中,飘逸的衣带在身后飞舞,流畅的线条体现出洛神超凡脱俗的美。在线条与线条的宛转变幻之间,勾勒洛神的 “衣褶秀媚”,表现出洛神的生命姿态,于线条与线条的飘逸流动之外,亦有灵气往来,浮现出洛神的神妙气韵。
中国绘画的品格可从“线条”中循迹,在塑造形象时通过节奏和韵律感体现了古人的时空观。线条的美在《洛神赋图》中展露无遗。
(二)设色古雅鲜明
古雅鲜明的设色可从故宫甲本《洛神赋图》中得以窥见。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记载下了这样的色彩主张:“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 顾恺之主张通过服饰的色彩及浓淡拉伸距离,并通过山水环境烘托氛围、突出主题及人物。
《洛神赋图》整幅作品以勾勒填色为主,在局部则运用浓色积染和凹凸染色等方法,增强了作品色彩的协调性,使其拥有古雅鲜明的设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为突出中心人物、区分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不同人物的服饰色彩也进行了区分。整幅画卷作者还运用不同的色彩渲染反复描绘洛神的美丽姿态。面容赋色没有运用鲜艳的颜色,体现了洛神的出尘脱俗。在洛神的服饰上,则运用了鲜艳的颜色进行渲染,如红色、黄色等较为突出的色彩,突出洛神作为中心人物的形象。除了不同人物的色彩有所不同,画中作为背景的山水、动物等置景的设色同样也是和谐雅致的,共同为整幅作品奠定了古雅的基调。画卷的设色呼应了《洛神赋》这一婉转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增强了浪漫主义的气息,达到了诗画结合的完美融合。
(三)经营位置
整幅画卷共分为六部分,全幅作品共塑造了61个人物,画面中布置了洛神、曹植、随从、山石、飞鸟、云水及瑞兽等形象,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体现出了中国画“经营位置”的良苦用心。的中反复出现洛神的形象,为了突出中心人物,作者将洛神的形体塑造的略大于随从,相比之下山水等自然背景也显得较小,做到了置景有度,突出人物和主题的目的。 《洛神赋图》在构图和形象的排序上较大程度的拜托了汉代的稚拙,并做到疏密有致,通过人物和环境相辅相成,利用环境烘托故事情节及浪漫主义气息,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图卷把人物和仙境般的自然风物融为一体,试图营造飘渺玄幻的人间仙境,在布局经营上通过超越时空得以实现。全画在布局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洛神赋》中的几个故事情节能动的安排在一副长卷中,各个场景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放在一起却又形成了浑然天成的连环故事,通过自然山水的连接,整幅画的故事并无违和感,形成了变化统一的整体。
三、《洛神赋图》中的思想美学及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诗画创作的至高审美追求。美学家叶朗认为,所谓意境是通过情景物的相互交融,从而 “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美学精神》中指出:“魏晋美学是具备了实践性、现实性和诗性的,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皆有流露。”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两位大家都以审美意境为追求,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意义,追求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并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出气韵生动、壮阔幽深的宇宙深境。
四、《洛神赋图》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及其文化价值
(一)诗画交融——树立诗画结合的典范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画本一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原则,讲究画面内容与诗意结合,坚持意境的营造。《洛神赋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其优秀的创作文本《洛神赋》是密不可分的。富于美的艺术形象不仅是营造令人感官愉悦的外在形式,更要拥有富于生命力的内在神韵。曹植与顾恺之在文学及绘画作品中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对洛神的形象进行描绘、刻画,力求做到形神兼备。《洛神赋图》以诗文为参考对故事进行描绘,赋予了绘画特殊的人格寓意,使诗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情感故事更加丰富,原作与绘画互相成就彼此,观《洛神赋图》便可将《洛神赋》呼之欲出,两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成为了诗画一体的典范。
(二)淡雅山水——创山水画之先驱
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宗白华对此有这样的论述:“中国魏晋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饰中一个表现就是自然美的发现。”最初的诗画都偏重人事,自然山水等在最初也只不过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点缀,但《世说新语》记载顾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宗白华说:“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吗?”
魏晋注重精神情感的表达,自然能体悟出自然山水之美,在《洛神赋图》中有着大量的山水、云纹、草木等背景烘托整体氛围,确立了环境对塑造、烘托人物的重要意义。之所以将《洛神赋图》作为山水画雏形的代表作,在于它确立了山水画“以小观大”和“散点透视”的基本视觉原则,近实远虚、近大远小塑造出时空感,塑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自然环境。
(三)魏晋审美自觉——开意境之先河
首先,要从“文”的自觉角度来分析魏晋的审美觉醒,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魏晋的文学和艺术从功能到形式都与汉代有异,其价值和地位也大于两汉。在这股清谈洒脱的魏晋之风背后是人们思想的解放,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是气韵生动、迁想妙得背后的自然之美。
白宗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魏晋时期的自我觉醒使得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渐成风尚,绘画则逐渐摆脱“明劝诫,助升沉”的政治宣教功能,从《洛神赋图》里描绘的“洛神迷醉”可以分析其对空灵的山水境界的描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魏晋南北朝注重“气韵”与“传神”是在继承先秦艺术的理性精神基础上,融入了魏晋风度,一方面发展了先秦的古拙之风,也对隋唐的人物画发展有着启示作用。以《洛神赋图》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华丽的篇章,标志了中国绘画已经从政治教育的附属地位走向实用功能。《洛神赋图》中的线描也为而后隋唐人物画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的色法典范,开创山水画之雏形。
参考文献
著作:
[1]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 张朋川.《<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叶朗.《美在意象》[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
[1] 李茂昌.顾恺之《洛神赋图》的艺术创造与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2] 周宗亚.故宫藏《洛神赋图》之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 彭青.轻云蔽月,流风回雪--浅析《洛神赋图》的诗意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 論传统中国人物画构图与中国绘画精神[J]占必传.装饰.2003(09)
关键词:《洛神赋图》、人物画、艺术特点、审美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思想、文化等角度产生了较大变革,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其中,《洛神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的艺术品,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摹《洛神赋图》进行研究,乾隆皇帝在故宫本 《洛神赋图卷》上题词称赞到 “子健文中俊,长康画里雄”。本文試图从多角度分析其在魏晋背景下所形成的艺术特点、美学思想及魏晋时期的审美特点,刨析此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一、作品简述
在近两年的中国美术史学习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与艺术极为偏爱,更一度被《洛神赋图》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所吸引,激发了我深入研究此画的想法。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曾论:“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张彦远的论述是对该时代绘画审美特征的准确描述。而《洛神赋图》是目前可参考的最具价值的魏晋南北朝绘画作品,此画的研究对探索魏晋时代审美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诸多文献中认为《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所作,但是对于《洛神赋图》的作者仍有存疑,但无论作者是谁,学者们都没有否定它是一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洛神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证明。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副砖画,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件作品在树和人物的画法上都颇为相像,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中的人物画法也类似。
《洛神赋图》目前的四件宋代摹本流传至今,分别是故宫甲本、辽博本、弗利尔本、台北故宫本,其中故宫甲本被清代乾隆帝题写:“洛神赋第一本”,有学者认为其时期为南宋初年。金维诺先生在《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中认为:众多摹本中最贴近原作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摹本,这一结论是根据图卷中所描绘的曹植及其仆从与北朝石窟供养人像、宾阳洞礼佛圈等进行比较,还将整个画卷的处理手法与北朝石刻画像以及麦积山睒子本生图进行比较是最为相近的。
二、《洛神赋图》艺术特点分析
《洛神赋图》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学叙事题材绘画。在这幅长达572.8厘米的画卷中,将曹植《洛神赋》的故事内容以图像的语言形式进行叙事和情感表达。南朝谢赫在《古画名录》中提出“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被摆在首要位置,而“骨法用笔”则将中国绘画独有的线性造型风格提炼出来。
(一)形神兼备的线描
从早期人物画的技法角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样是描绘女性题材的绘画内容,战国帛画的《人物龙凤图》中的人物使用单线勾勒,线描应用及粗细变化等方面都较为稚拙,是纯粹的形象表达,缺乏精神层面的传达,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心理及目的开始产生了变化,并逐渐产生了审美自觉,顾恺之所创造出的“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高古游丝描”法,在表现人的精神美方面有着突出的意义。将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绘画较先秦时代技法上的跨越式进步。
顾恺之指出“形”的描摹是为了“传神”,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在人物形体刻画上,顾恺之运用适当的夸张手法描绘洛神的一举一动,加以省略等表现技巧,在洛神外在形体的 “写照” 中体现其内在的气韵及生命力。作者还着重描绘了洛神飘逸轻盈的衣带与裙摆,画卷中,洛神飘忽于水面之上,忽而盘旋于半空之中,飘逸的衣带在身后飞舞,流畅的线条体现出洛神超凡脱俗的美。在线条与线条的宛转变幻之间,勾勒洛神的 “衣褶秀媚”,表现出洛神的生命姿态,于线条与线条的飘逸流动之外,亦有灵气往来,浮现出洛神的神妙气韵。
中国绘画的品格可从“线条”中循迹,在塑造形象时通过节奏和韵律感体现了古人的时空观。线条的美在《洛神赋图》中展露无遗。
(二)设色古雅鲜明
古雅鲜明的设色可从故宫甲本《洛神赋图》中得以窥见。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记载下了这样的色彩主张:“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 顾恺之主张通过服饰的色彩及浓淡拉伸距离,并通过山水环境烘托氛围、突出主题及人物。
《洛神赋图》整幅作品以勾勒填色为主,在局部则运用浓色积染和凹凸染色等方法,增强了作品色彩的协调性,使其拥有古雅鲜明的设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为突出中心人物、区分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不同人物的服饰色彩也进行了区分。整幅画卷作者还运用不同的色彩渲染反复描绘洛神的美丽姿态。面容赋色没有运用鲜艳的颜色,体现了洛神的出尘脱俗。在洛神的服饰上,则运用了鲜艳的颜色进行渲染,如红色、黄色等较为突出的色彩,突出洛神作为中心人物的形象。除了不同人物的色彩有所不同,画中作为背景的山水、动物等置景的设色同样也是和谐雅致的,共同为整幅作品奠定了古雅的基调。画卷的设色呼应了《洛神赋》这一婉转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增强了浪漫主义的气息,达到了诗画结合的完美融合。
(三)经营位置
整幅画卷共分为六部分,全幅作品共塑造了61个人物,画面中布置了洛神、曹植、随从、山石、飞鸟、云水及瑞兽等形象,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体现出了中国画“经营位置”的良苦用心。的中反复出现洛神的形象,为了突出中心人物,作者将洛神的形体塑造的略大于随从,相比之下山水等自然背景也显得较小,做到了置景有度,突出人物和主题的目的。 《洛神赋图》在构图和形象的排序上较大程度的拜托了汉代的稚拙,并做到疏密有致,通过人物和环境相辅相成,利用环境烘托故事情节及浪漫主义气息,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图卷把人物和仙境般的自然风物融为一体,试图营造飘渺玄幻的人间仙境,在布局经营上通过超越时空得以实现。全画在布局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洛神赋》中的几个故事情节能动的安排在一副长卷中,各个场景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放在一起却又形成了浑然天成的连环故事,通过自然山水的连接,整幅画的故事并无违和感,形成了变化统一的整体。
三、《洛神赋图》中的思想美学及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诗画创作的至高审美追求。美学家叶朗认为,所谓意境是通过情景物的相互交融,从而 “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美学精神》中指出:“魏晋美学是具备了实践性、现实性和诗性的,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皆有流露。”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两位大家都以审美意境为追求,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意义,追求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并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出气韵生动、壮阔幽深的宇宙深境。
四、《洛神赋图》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及其文化价值
(一)诗画交融——树立诗画结合的典范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画本一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原则,讲究画面内容与诗意结合,坚持意境的营造。《洛神赋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其优秀的创作文本《洛神赋》是密不可分的。富于美的艺术形象不仅是营造令人感官愉悦的外在形式,更要拥有富于生命力的内在神韵。曹植与顾恺之在文学及绘画作品中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对洛神的形象进行描绘、刻画,力求做到形神兼备。《洛神赋图》以诗文为参考对故事进行描绘,赋予了绘画特殊的人格寓意,使诗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情感故事更加丰富,原作与绘画互相成就彼此,观《洛神赋图》便可将《洛神赋》呼之欲出,两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成为了诗画一体的典范。
(二)淡雅山水——创山水画之先驱
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宗白华对此有这样的论述:“中国魏晋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饰中一个表现就是自然美的发现。”最初的诗画都偏重人事,自然山水等在最初也只不过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点缀,但《世说新语》记载顾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宗白华说:“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吗?”
魏晋注重精神情感的表达,自然能体悟出自然山水之美,在《洛神赋图》中有着大量的山水、云纹、草木等背景烘托整体氛围,确立了环境对塑造、烘托人物的重要意义。之所以将《洛神赋图》作为山水画雏形的代表作,在于它确立了山水画“以小观大”和“散点透视”的基本视觉原则,近实远虚、近大远小塑造出时空感,塑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自然环境。
(三)魏晋审美自觉——开意境之先河
首先,要从“文”的自觉角度来分析魏晋的审美觉醒,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魏晋的文学和艺术从功能到形式都与汉代有异,其价值和地位也大于两汉。在这股清谈洒脱的魏晋之风背后是人们思想的解放,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是气韵生动、迁想妙得背后的自然之美。
白宗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魏晋时期的自我觉醒使得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渐成风尚,绘画则逐渐摆脱“明劝诫,助升沉”的政治宣教功能,从《洛神赋图》里描绘的“洛神迷醉”可以分析其对空灵的山水境界的描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魏晋南北朝注重“气韵”与“传神”是在继承先秦艺术的理性精神基础上,融入了魏晋风度,一方面发展了先秦的古拙之风,也对隋唐的人物画发展有着启示作用。以《洛神赋图》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华丽的篇章,标志了中国绘画已经从政治教育的附属地位走向实用功能。《洛神赋图》中的线描也为而后隋唐人物画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的色法典范,开创山水画之雏形。
参考文献
著作:
[1]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 张朋川.《<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叶朗.《美在意象》[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
[1] 李茂昌.顾恺之《洛神赋图》的艺术创造与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2] 周宗亚.故宫藏《洛神赋图》之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 彭青.轻云蔽月,流风回雪--浅析《洛神赋图》的诗意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 論传统中国人物画构图与中国绘画精神[J]占必传.装饰.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