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目前创业环境分析,一些与创业和就业体制及环境有关的部门需要解决七大问题,才能更有利于落实突破体制障碍的精神,创造创业的宽松环境。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劳动者培养成创业者,并且要突破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体制障碍和融资瓶颈。从我国目前创业环境分析,一些与创业和就业体制及环境有关的部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才能更有利于落实突破体制障碍的精神,创造创业的宽松环境。
第一,企业要做大做强,这样的发展战略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吗?目前各地强调上规模和上档次,偏好大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的发展,而很少提做多做小。这样,一可以迅速增加GDP总量,二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三还可以增加就业。实际上这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一是资本密集,相对投资所用的劳动力数量少,二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如水、火电、炼油、冶金、化工、装配线等等。随着劳动力工资和社保等成本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非常大的企业,用的劳动力却相对越来越少。
有学者提出,新建1万个国有企业,每个企业增加3000名职工,用来解决就业,实现公平。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从最多的近8000万,因转制、退休和下岗等,减少了近6000万;集体企业职工也同样从近5000万减少到了1000万。正是因为公有程度较高的经济组织不适应于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其资本集中和集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减人增效,才使国有企业重新获得了竞争力。再想用人海战术搞国有经济,只能是重蹈覆辙,根本不可能有回头路可走。
第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向,能使劳动者有宽松创业的空间吗?我国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尚未考虑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国情,盲目追求城市所谓现代化,把许多小门小店都拆除了,把一家一户的小摊铺搬进或改造成了大商城,甚至变成了百货商店和大超市;在办企业方面,曾严禁在庭院和住宅中办企业;有关部门曾经要求各地消灭摊贩,创建无摊和卫生城市等等。这样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让许多初始和小型创业者失去机会,消灭了许多非正规创业,扫荡了许多个体、微型企业,反而可能增加了失业人口。
第三,目前的注册登记和审批等制度,对创业有利吗?世界上许多国家有企业的非登记制度。英国、德国等国家非登记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1/3。而中国,连擦皮鞋、卖雪糕、修理自行车等等,都要登记注册,否则就为非法经营。还有一些创业项目,准入的审批和许可设置太多,创业投资者不易进入。从目前情况看,凡是遵守这种规定的地方,民营经济都发展缓慢,就业困难,实际失业率较高;而浙江诸暨等没有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办的地方,10万家企业中有6万多家是非登记的,人人谋创业,就业岗位较多,人民富裕,财政殷实,市强民富。
第四,在目前各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罚款环境体制下,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容易吗?中国的行政机构和编制方面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对相当多的行政、执法甚至是司法机构和人员,不给财政拨款,而是让他们自收自支,因此造成实际执行中加了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的潜规则。由于许多机构和行政性事业单位向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收费和罚款较为不易,因而导致大量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款主要集中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创业经营活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普查数据,2004年政府各部门行政性收费高达9367.67亿元之巨,2006年高达13000亿元。笔者在一些地方的餐馆调查发现,政府的工商、质监、城管、交通行政、卫生、防疫等等22个部门,收取71项费用,比2000年的19个部门,收取69项费用,还在增加。在许多地方,没有工商、质检、税务、公安和政府其他部门关系的一般群众,很难创业和经营。
第五,目前的各行政部门和行政性事业机构执法,加上与罚款相结合的体制,再加上几乎都存在的吃拿卡要,这样的体制环境中,谁敢创业呢?中国各城市和乡村的执法,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执法机构最多、执法罚款最多的国家,而且,许多机构靠罚款经费维持其工资、办公等运转,甚至用罚款筹集其盖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等等的经费。
执法部门太多,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矛盾执法,使得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负担加重。
第六,到哪里去融资?创业者,投资办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大部分要进行融资。在美国,3亿人口有4万家银行,在孟加拉国也有为穷人创业贷款的乡村银行,而在中国,13亿人口只有数得过来的十几家银行。而且这些银行还将农村的钱吸引给城市用,将农业的钱吸引给工业用,将社会的钱吸引给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不让乡村、城市社区等中小民间银行发展,而且对民间借贷进行过严厉的打击。事实上,那些没有听话的民间借贷活动发达的地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创业者较多,转移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吸收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而那些听有关部门话、对民间借贷进行严厉打击的地方,个体企业发展受挫,如河北保定就曾经对因生产需要在朋友和职工中集资的孙大午追究了刑事责任。如果浙江像河北保定一样执行有关部门对民间借贷的规定,那么,浙江的民营经济也就会彻底崩溃。
第七,目前的土地体制,适应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的80%是农民。在中国曾经做过一次调研,城市市民有10万元时,愿意创业的仅有5%,都愿意去炒股票和买房子,而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做了个调研,有10万元时愿意创业的高达60%。但是,在调研中农民谈到,现在在农村和城郊创业,要比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艰难得多。
从土地体制看,农民创业,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如果不经过征用就不能进入建设市场,不能用来盖厂房和投资设施,而农民基本上不能从政府手中再买回被征用的土地进行创业;二是农村即使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厂房,不能用来抵押融资,其宅基地也不能用来抵押融资;三是农民的地不能用来入股、入资进行投资创业。而在日本、韩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创业,大量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因此而生,农民因此而致富。
从上述七个问题可以看出,各地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及管理需要向着以人为本、创业就业富民进行调整;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经费和收费、执法罚款等等体制,包括金融和土地体制需要坚决为民而进行快速和彻底的改革,才能将十七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真正落实。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劳动者培养成创业者,并且要突破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体制障碍和融资瓶颈。从我国目前创业环境分析,一些与创业和就业体制及环境有关的部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才能更有利于落实突破体制障碍的精神,创造创业的宽松环境。
第一,企业要做大做强,这样的发展战略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吗?目前各地强调上规模和上档次,偏好大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的发展,而很少提做多做小。这样,一可以迅速增加GDP总量,二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三还可以增加就业。实际上这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一是资本密集,相对投资所用的劳动力数量少,二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如水、火电、炼油、冶金、化工、装配线等等。随着劳动力工资和社保等成本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非常大的企业,用的劳动力却相对越来越少。
有学者提出,新建1万个国有企业,每个企业增加3000名职工,用来解决就业,实现公平。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从最多的近8000万,因转制、退休和下岗等,减少了近6000万;集体企业职工也同样从近5000万减少到了1000万。正是因为公有程度较高的经济组织不适应于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其资本集中和集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减人增效,才使国有企业重新获得了竞争力。再想用人海战术搞国有经济,只能是重蹈覆辙,根本不可能有回头路可走。
第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向,能使劳动者有宽松创业的空间吗?我国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尚未考虑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国情,盲目追求城市所谓现代化,把许多小门小店都拆除了,把一家一户的小摊铺搬进或改造成了大商城,甚至变成了百货商店和大超市;在办企业方面,曾严禁在庭院和住宅中办企业;有关部门曾经要求各地消灭摊贩,创建无摊和卫生城市等等。这样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让许多初始和小型创业者失去机会,消灭了许多非正规创业,扫荡了许多个体、微型企业,反而可能增加了失业人口。
第三,目前的注册登记和审批等制度,对创业有利吗?世界上许多国家有企业的非登记制度。英国、德国等国家非登记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1/3。而中国,连擦皮鞋、卖雪糕、修理自行车等等,都要登记注册,否则就为非法经营。还有一些创业项目,准入的审批和许可设置太多,创业投资者不易进入。从目前情况看,凡是遵守这种规定的地方,民营经济都发展缓慢,就业困难,实际失业率较高;而浙江诸暨等没有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办的地方,10万家企业中有6万多家是非登记的,人人谋创业,就业岗位较多,人民富裕,财政殷实,市强民富。
第四,在目前各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罚款环境体制下,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容易吗?中国的行政机构和编制方面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对相当多的行政、执法甚至是司法机构和人员,不给财政拨款,而是让他们自收自支,因此造成实际执行中加了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的潜规则。由于许多机构和行政性事业单位向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收费和罚款较为不易,因而导致大量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款主要集中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创业经营活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普查数据,2004年政府各部门行政性收费高达9367.67亿元之巨,2006年高达13000亿元。笔者在一些地方的餐馆调查发现,政府的工商、质监、城管、交通行政、卫生、防疫等等22个部门,收取71项费用,比2000年的19个部门,收取69项费用,还在增加。在许多地方,没有工商、质检、税务、公安和政府其他部门关系的一般群众,很难创业和经营。
第五,目前的各行政部门和行政性事业机构执法,加上与罚款相结合的体制,再加上几乎都存在的吃拿卡要,这样的体制环境中,谁敢创业呢?中国各城市和乡村的执法,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执法机构最多、执法罚款最多的国家,而且,许多机构靠罚款经费维持其工资、办公等运转,甚至用罚款筹集其盖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等等的经费。
执法部门太多,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矛盾执法,使得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负担加重。
第六,到哪里去融资?创业者,投资办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大部分要进行融资。在美国,3亿人口有4万家银行,在孟加拉国也有为穷人创业贷款的乡村银行,而在中国,13亿人口只有数得过来的十几家银行。而且这些银行还将农村的钱吸引给城市用,将农业的钱吸引给工业用,将社会的钱吸引给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不让乡村、城市社区等中小民间银行发展,而且对民间借贷进行过严厉的打击。事实上,那些没有听话的民间借贷活动发达的地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创业者较多,转移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吸收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而那些听有关部门话、对民间借贷进行严厉打击的地方,个体企业发展受挫,如河北保定就曾经对因生产需要在朋友和职工中集资的孙大午追究了刑事责任。如果浙江像河北保定一样执行有关部门对民间借贷的规定,那么,浙江的民营经济也就会彻底崩溃。
第七,目前的土地体制,适应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的80%是农民。在中国曾经做过一次调研,城市市民有10万元时,愿意创业的仅有5%,都愿意去炒股票和买房子,而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做了个调研,有10万元时愿意创业的高达60%。但是,在调研中农民谈到,现在在农村和城郊创业,要比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艰难得多。
从土地体制看,农民创业,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如果不经过征用就不能进入建设市场,不能用来盖厂房和投资设施,而农民基本上不能从政府手中再买回被征用的土地进行创业;二是农村即使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厂房,不能用来抵押融资,其宅基地也不能用来抵押融资;三是农民的地不能用来入股、入资进行投资创业。而在日本、韩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创业,大量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因此而生,农民因此而致富。
从上述七个问题可以看出,各地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及管理需要向着以人为本、创业就业富民进行调整;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经费和收费、执法罚款等等体制,包括金融和土地体制需要坚决为民而进行快速和彻底的改革,才能将十七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