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场在特定场合下的心灵之旅,尤其是小说类型的文本,由于其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关系的交叉联系,很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会让学生产生多重性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阅读本身即存在的吸引力。教师要借此吸引力引导学生以一种清晰的逻辑思维理解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近来,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在阅读教学上的思考。
一、巧借动物小说之吸引力
《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像这一类以动物命名,再加上一定修饰词的题目,在阅读前,已经有让学生对文本垂涎三尺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关于“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关系”的课文时,学生们很早就已经将本单元课文看了个遍。有一次,我在讲《老人与海鸥》的课堂练习时,练习中有一篇阅读《难忘的爱犬》,文本中的动物被赋予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在那个当下我联系《军犬黑子》一文,问学生,“看过《军犬黑子》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早就看过”。这个回答让我心里兴奋了一下。因为学生们对这样的文本充满兴趣,会为后续的课内教学以及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文本比较阅读欣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道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学生急于阅读文本的愿望,教师的导读和点拨暂时置后。所以,《最后一头战象》我采用的方式就是从课文第一部分“战象”的介绍导入,图文并茂地介绍战象,让学生了解过去战象是如何帮助军人立下赫赫战功的。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炯炯有神,显然这些“战象”深深吸引了学生们,他们迫不及待想了解更多。所以,之后我直接让学生开始进入故事阅读。学生们读得也是津津有味!类似《最后一头战象》这样故事性强、情节环环紧扣的文本,教学设计中可以省略传统中的激趣导入或质疑导入,所有的安排不如让学生直接好好读读故事。阅读是“发乎情”,此“情”,我认为就是此阶段的学生对动物小说本身魅力的好奇和探索。那作为教者,为何不巧借动物小说的吸引力让学生们先畅快读一读呢?
二、小说情节之妙用
小说类文本,由于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反映深刻的内容,所以作者都会在情节上下功夫,情节的曲折也能让读者心理得到强烈满足。
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小说文本还是比较少,《最后一头战象》篇幅较长,对于学生来说要能够快速阅读文本,并能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清晰认识的,这种清晰的逻辑思维对学生以后的习作有很大帮助。《最后一头战象》我便是以嘎羧临死前对战友,对过去战争年代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留恋为线索引出文章的几个重要情节“英雄暮年、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之后,学生便能顺利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分块学习。各个板块学习时,学生能在把握嘎羧深沉、高尚、善良的情感前提下去体会文字,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这样的情感。至此,情感线索和故事情节以及语言文字运用就串联起来了,学生就能够以点带面探索文字背后的秘密。
情感为线索,让学生有俯视一切的清晰感;情节为依托,能够让学生有把握整体的满足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嘎羧内心的情感的。我们平时的教学环节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之线,珍珠就会散落遍地。
三、咀嚼消化文字之魅力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春曾去山东省龙口市实验小学时说过:只要抓住读写这条线不放,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所以,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我努力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嘎羧的情感,再从情感的感性理解中走出,走进理性的文字规律中。
作者沈石溪是如何表达嘎羧的情感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快会发现作者是利用对嘎羧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嘎羧情感的。再进一步朗读体验之后,学生们还发现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具体体现在其连续性特点和精准的运用叠字动作使用的修饰词,如“呼呼吹去”“久久摩挲”“凝望着”“亲了又亲”……而不是“吹去”“摩挲”“望”“亲”……在朗读这些词时,学生们朗读得更加舒缓绵长一些,发现了嘎羧的情感也是在慢慢流露,一点点变厚重。
读到细处即是方法,阅读不是速食,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和朗读后提炼出方法,再指向学生自己的写作。
四、拓展阅读之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我觉得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深度也要注重其广度,让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局限于课内文本,而是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所以,我努力做了以下几点:
1.学前渗透阅读。我在教学本课的前几周,已经让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相关书籍。随之,在课后或者自修课期间,我发现学生们看这些书看得津津有味。
2.课中联系类似阅读。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的第二课时后,我拿了一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学生对比赏析,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很容易,学生们很快便发现不管是嘎羧还是后者中的镰刀头羊,作者为了突出主人公的精神特点都用了细腻的动作描写。还有学生发现作者对动物所处的环境描写非常具有感染力,其实在《最后一头战象》里“重回战场”这一部分,对打洛江畔的描写非常雄壮唯美,如“日落西山,天色苍茫……”“清波荡漾的江面”“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斑羚飞渡》里对彩虹的多次描绘也极富内涵,镰刀头羊最后“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让人心里震颤了一下,是悲壮之美。这都是学生们在上完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
3.课后持续阅读。在教学完《最后一头战象》之后的一段时间,沈石溪的作品真是风靡全班。这也许就是教学一篇课文最大的意义,让学生能主动去热爱阅读并做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曾看到过一句话,我们应怀着“空白之心”阅读。因为文学从来都是未完成的,阅读人也是未完成的,只有在阅读中,文学作品和阅读人才会慢慢饱满起来。文本阅读,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情之所起”,从文字中读到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文字,将情感传递到我们内心。更要让学生明白“情之所往”,从情感中读出作者写作的方法,并能继续这场美丽的阅读之旅。
一、巧借动物小说之吸引力
《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像这一类以动物命名,再加上一定修饰词的题目,在阅读前,已经有让学生对文本垂涎三尺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关于“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关系”的课文时,学生们很早就已经将本单元课文看了个遍。有一次,我在讲《老人与海鸥》的课堂练习时,练习中有一篇阅读《难忘的爱犬》,文本中的动物被赋予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在那个当下我联系《军犬黑子》一文,问学生,“看过《军犬黑子》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早就看过”。这个回答让我心里兴奋了一下。因为学生们对这样的文本充满兴趣,会为后续的课内教学以及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文本比较阅读欣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道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学生急于阅读文本的愿望,教师的导读和点拨暂时置后。所以,《最后一头战象》我采用的方式就是从课文第一部分“战象”的介绍导入,图文并茂地介绍战象,让学生了解过去战象是如何帮助军人立下赫赫战功的。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炯炯有神,显然这些“战象”深深吸引了学生们,他们迫不及待想了解更多。所以,之后我直接让学生开始进入故事阅读。学生们读得也是津津有味!类似《最后一头战象》这样故事性强、情节环环紧扣的文本,教学设计中可以省略传统中的激趣导入或质疑导入,所有的安排不如让学生直接好好读读故事。阅读是“发乎情”,此“情”,我认为就是此阶段的学生对动物小说本身魅力的好奇和探索。那作为教者,为何不巧借动物小说的吸引力让学生们先畅快读一读呢?
二、小说情节之妙用
小说类文本,由于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反映深刻的内容,所以作者都会在情节上下功夫,情节的曲折也能让读者心理得到强烈满足。
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小说文本还是比较少,《最后一头战象》篇幅较长,对于学生来说要能够快速阅读文本,并能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清晰认识的,这种清晰的逻辑思维对学生以后的习作有很大帮助。《最后一头战象》我便是以嘎羧临死前对战友,对过去战争年代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留恋为线索引出文章的几个重要情节“英雄暮年、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之后,学生便能顺利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分块学习。各个板块学习时,学生能在把握嘎羧深沉、高尚、善良的情感前提下去体会文字,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这样的情感。至此,情感线索和故事情节以及语言文字运用就串联起来了,学生就能够以点带面探索文字背后的秘密。
情感为线索,让学生有俯视一切的清晰感;情节为依托,能够让学生有把握整体的满足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嘎羧内心的情感的。我们平时的教学环节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之线,珍珠就会散落遍地。
三、咀嚼消化文字之魅力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春曾去山东省龙口市实验小学时说过:只要抓住读写这条线不放,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所以,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我努力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嘎羧的情感,再从情感的感性理解中走出,走进理性的文字规律中。
作者沈石溪是如何表达嘎羧的情感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快会发现作者是利用对嘎羧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嘎羧情感的。再进一步朗读体验之后,学生们还发现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具体体现在其连续性特点和精准的运用叠字动作使用的修饰词,如“呼呼吹去”“久久摩挲”“凝望着”“亲了又亲”……而不是“吹去”“摩挲”“望”“亲”……在朗读这些词时,学生们朗读得更加舒缓绵长一些,发现了嘎羧的情感也是在慢慢流露,一点点变厚重。
读到细处即是方法,阅读不是速食,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和朗读后提炼出方法,再指向学生自己的写作。
四、拓展阅读之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我觉得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深度也要注重其广度,让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局限于课内文本,而是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所以,我努力做了以下几点:
1.学前渗透阅读。我在教学本课的前几周,已经让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相关书籍。随之,在课后或者自修课期间,我发现学生们看这些书看得津津有味。
2.课中联系类似阅读。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的第二课时后,我拿了一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学生对比赏析,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很容易,学生们很快便发现不管是嘎羧还是后者中的镰刀头羊,作者为了突出主人公的精神特点都用了细腻的动作描写。还有学生发现作者对动物所处的环境描写非常具有感染力,其实在《最后一头战象》里“重回战场”这一部分,对打洛江畔的描写非常雄壮唯美,如“日落西山,天色苍茫……”“清波荡漾的江面”“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斑羚飞渡》里对彩虹的多次描绘也极富内涵,镰刀头羊最后“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让人心里震颤了一下,是悲壮之美。这都是学生们在上完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
3.课后持续阅读。在教学完《最后一头战象》之后的一段时间,沈石溪的作品真是风靡全班。这也许就是教学一篇课文最大的意义,让学生能主动去热爱阅读并做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曾看到过一句话,我们应怀着“空白之心”阅读。因为文学从来都是未完成的,阅读人也是未完成的,只有在阅读中,文学作品和阅读人才会慢慢饱满起来。文本阅读,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情之所起”,从文字中读到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文字,将情感传递到我们内心。更要让学生明白“情之所往”,从情感中读出作者写作的方法,并能继续这场美丽的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