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记叙文是将生活中所见所想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它是展现个体内心生活的文体。新课改下,高中生应当基本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而现今高中语文教育一直存在偏差,传统记叙文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今形势变化,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提高学习策略、学习效率等方面,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写作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生记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例如高考应试的因素,记叙文教学的缺失,文体特点难以把握等。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就需要认识记叙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记叙文学习策略等。
一、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写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记叙文写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写法、选材不突出
记叙文是高中生最常写的一种文体,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专注于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的叙述,对于具体细节写作难以突破,尤其人物的心理描写严重缺失。[1]分析原因,学生比较擅长概括性记述,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初中一直这样写作,比较省劲。
选材上,学生经常出现雷同现象,一方面学生缺少创新能力,难以有比较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无法选取对自己有意义的题材。许多学生在选材上有抄袭的现象,不会描写自己的生活题材。尤其随着年级的增高,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对社会几乎陌生,无法从中发掘材料。
(二)混合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
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的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学生在接触一个作文题目时,往往不详细区分,直接凭主观印象写作,导致一篇文章非牛非马,难以彰显记叙文写作的特色。许多学生虽然写过许多记叙文,但对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依然比较陌生,例如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突出人的特色;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重点突出事件;对于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需要写事,透过整个事件的叙述,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活动,才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记事的记叙文在写人时,需要描写人物的活动,这样一篇文章更有逻辑、连贯性,深刻揭示某一事件的意义,突出文章的主旨。[2]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
高中生经过10年的语言组织训练,应当具备完整、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距非常大,尤其理科学生,语文成绩普遍较差。[3]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生活枯燥乏味,难以真正认识世界,无法对文章投入真情实感;二是应试教育的缺点,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造成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记叙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必修模块Ⅰ和Ⅱ及高中新《考试大纲》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高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需要着手,针对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案,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助其高考制胜。
(一)构建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
大教育家斯特维克曾提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记叙文写作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实践课程,为此,语文教师需要营造和谐舒适的写作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动力,积极参与写作。[4]对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喜好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对于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例如一个好同学、一个感情较好的教师、一个食堂阿姨、一位清洁工等,从小人物的形象中具体反映大时代的变化,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从细节着手,真实才反映美。
(二)优化记叙文写作的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学习方法走向是正确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良性反映,进而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兴趣。由于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方法,更有一部分学生不寻找缘由,这是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对于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学习策略培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完全摸底,指出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有计划、有意识、系统的记叙文写作学习策略。同时在课堂上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学术讨论等活动,既增强教学的娱乐性,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宏雄,王静.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2]倪文锦.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语文建设,2009(Z1).
[3]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苏教、北师大、语文版教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4]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写作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生记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例如高考应试的因素,记叙文教学的缺失,文体特点难以把握等。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就需要认识记叙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记叙文学习策略等。
一、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写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记叙文写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写法、选材不突出
记叙文是高中生最常写的一种文体,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专注于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的叙述,对于具体细节写作难以突破,尤其人物的心理描写严重缺失。[1]分析原因,学生比较擅长概括性记述,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初中一直这样写作,比较省劲。
选材上,学生经常出现雷同现象,一方面学生缺少创新能力,难以有比较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无法选取对自己有意义的题材。许多学生在选材上有抄袭的现象,不会描写自己的生活题材。尤其随着年级的增高,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对社会几乎陌生,无法从中发掘材料。
(二)混合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
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的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学生在接触一个作文题目时,往往不详细区分,直接凭主观印象写作,导致一篇文章非牛非马,难以彰显记叙文写作的特色。许多学生虽然写过许多记叙文,但对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依然比较陌生,例如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突出人的特色;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重点突出事件;对于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需要写事,透过整个事件的叙述,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活动,才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记事的记叙文在写人时,需要描写人物的活动,这样一篇文章更有逻辑、连贯性,深刻揭示某一事件的意义,突出文章的主旨。[2]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
高中生经过10年的语言组织训练,应当具备完整、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距非常大,尤其理科学生,语文成绩普遍较差。[3]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生活枯燥乏味,难以真正认识世界,无法对文章投入真情实感;二是应试教育的缺点,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造成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记叙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必修模块Ⅰ和Ⅱ及高中新《考试大纲》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高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需要着手,针对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案,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助其高考制胜。
(一)构建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
大教育家斯特维克曾提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记叙文写作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实践课程,为此,语文教师需要营造和谐舒适的写作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动力,积极参与写作。[4]对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喜好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对于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例如一个好同学、一个感情较好的教师、一个食堂阿姨、一位清洁工等,从小人物的形象中具体反映大时代的变化,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从细节着手,真实才反映美。
(二)优化记叙文写作的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学习方法走向是正确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良性反映,进而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兴趣。由于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方法,更有一部分学生不寻找缘由,这是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对于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学习策略培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完全摸底,指出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有计划、有意识、系统的记叙文写作学习策略。同时在课堂上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学术讨论等活动,既增强教学的娱乐性,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宏雄,王静.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2]倪文锦.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语文建设,2009(Z1).
[3]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苏教、北师大、语文版教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4]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