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记叙文是将生活中所见所想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它是展现个体内心生活的文体。新课改下,高中生应当基本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而现今高中语文教育一直存在偏差,传统记叙文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今形势变化,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提高学习策略、学习效率等方面,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写作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生记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例如高考应试的因素,记叙文教学的缺失,文体特点难以把握等。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就需要认识记叙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记叙文学习策略等。
  一、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写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记叙文写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写法、选材不突出
  记叙文是高中生最常写的一种文体,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专注于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的叙述,对于具体细节写作难以突破,尤其人物的心理描写严重缺失。[1]分析原因,学生比较擅长概括性记述,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初中一直这样写作,比较省劲。
  选材上,学生经常出现雷同现象,一方面学生缺少创新能力,难以有比较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无法选取对自己有意义的题材。许多学生在选材上有抄袭的现象,不会描写自己的生活题材。尤其随着年级的增高,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对社会几乎陌生,无法从中发掘材料。
  (二)混合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
  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的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学生在接触一个作文题目时,往往不详细区分,直接凭主观印象写作,导致一篇文章非牛非马,难以彰显记叙文写作的特色。许多学生虽然写过许多记叙文,但对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依然比较陌生,例如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突出人的特色;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重点突出事件;对于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需要写事,透过整个事件的叙述,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活动,才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记事的记叙文在写人时,需要描写人物的活动,这样一篇文章更有逻辑、连贯性,深刻揭示某一事件的意义,突出文章的主旨。[2]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
  高中生经过10年的语言组织训练,应当具备完整、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距非常大,尤其理科学生,语文成绩普遍较差。[3]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生活枯燥乏味,难以真正认识世界,无法对文章投入真情实感;二是应试教育的缺点,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造成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记叙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必修模块Ⅰ和Ⅱ及高中新《考试大纲》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高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需要着手,针对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案,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助其高考制胜。
  (一)构建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
  大教育家斯特维克曾提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记叙文写作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实践课程,为此,语文教师需要营造和谐舒适的写作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动力,积极参与写作。[4]对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喜好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对于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例如一个好同学、一个感情较好的教师、一个食堂阿姨、一位清洁工等,从小人物的形象中具体反映大时代的变化,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从细节着手,真实才反映美。
  (二)优化记叙文写作的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学习方法走向是正确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良性反映,进而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兴趣。由于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方法,更有一部分学生不寻找缘由,这是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对于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学习策略培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完全摸底,指出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有计划、有意识、系统的记叙文写作学习策略。同时在课堂上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学术讨论等活动,既增强教学的娱乐性,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宏雄,王静.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2]倪文锦.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语文建设,2009(Z1).
  [3]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苏教、北师大、语文版教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4]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
其他文献
喹喏酮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性疾病,在国内临床用药中其使用量位居第2位,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近年来,细菌对此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且已出现了同时耐其他药物
阅读欣赏,是指学生对一切文学知识的习得和从中获得的美好情感的体验。若要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喜爱文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阅读走向多元,让欣赏型的阅读陪伴学生一生。那么,阅读的“多元”体现在哪里呢?  一、阅读时间多元化  学校课程设置是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这节阅读课我都按计划严格地指导阅读。有时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及其作品,让学生因为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从而爱上阅读;有时
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呢?我认为关键是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情境课堂教学中展现“真我的风采”。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优化情境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  一、实际、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单位教学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它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而不疏漏,具体而不空泛,明确而不模糊。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时,我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都不能忽视的教学目标,并且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假如不朗读,学生就不能熟悉文章;不朗读,学生就不能感悟文章;不朗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琅琅读书
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又称OLA(OvineLeukocyteAntigens),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组成的遗传区域,编码基因分为I、II和II
摘 要: 随着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作用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说:“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引起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教
摘 要: 《草房子》这部小说讲述了儿童在生活的历练中蜕变、成长的过程。文章就整部作品表现出的悲悯情怀做赏析。  关键词: 《草房子》 成长历程 悲悯情怀 赏析  拜读曹文轩教授的《草房子》,我被其牢牢地吸引住了。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每个主人公身上闪耀的人性美,简洁平实的叙述风格,曲折而又智慧的情节设计,既让人感觉亲切,又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怀。  《草房子》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一门具有个体灵性的、浓郁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最佳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发掘教材蕴涵的人文内涵,营造洋溢生命活力和智慧的氛围,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浓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