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6(2013)8-03-02
作者:杨春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吸引力,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主动愉快的努力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如何激发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趣味新奇的实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真是“惊”中有“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了物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生成功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高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阶段,思想活跃,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渴望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参与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通过教师自己彰显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等优秀与否往往成为学生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里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尽最大能力帮助他;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比如,每次考试后,我都找几名学生来谈考试中的得与失,主要责任在谁,头两次学生还不敢说,时间一长,学生看到教师真的把他们当成朋友对待,便不客气的指出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便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使同学们对我更加信任。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有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 053200)
作者:杨春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吸引力,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主动愉快的努力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如何激发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趣味新奇的实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真是“惊”中有“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了物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生成功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高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阶段,思想活跃,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渴望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参与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通过教师自己彰显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等优秀与否往往成为学生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里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尽最大能力帮助他;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比如,每次考试后,我都找几名学生来谈考试中的得与失,主要责任在谁,头两次学生还不敢说,时间一长,学生看到教师真的把他们当成朋友对待,便不客气的指出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便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使同学们对我更加信任。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有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 0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