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6(2013)8-03-02
  作者:杨春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吸引力,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主动愉快的努力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如何激发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趣味新奇的实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真是“惊”中有“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了物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生成功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高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阶段,思想活跃,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渴望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参与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通过教师自己彰显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等优秀与否往往成为学生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里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尽最大能力帮助他;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比如,每次考试后,我都找几名学生来谈考试中的得与失,主要责任在谁,头两次学生还不敢说,时间一长,学生看到教师真的把他们当成朋友对待,便不客气的指出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便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使同学们对我更加信任。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有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 0532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3)3-03-03  作者:胡国友  合作学习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与人相处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 合作学习的实施要点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一些合作讨论,从而减
期刊
编号:G40(2013)26-03-02  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呢?笔者以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的科学设定是教学实践有效的基本保证。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是明确的,如果
期刊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但对于刚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单单小学语文六年制二册就要求:认识460个字,其中300个是要求学会的字,160个是要求认识的。识字量的提高,使生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只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因
期刊
编号:G40(2013)3-04-04  作者:张 奎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的侧重点和考察目的不尽相同: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和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
期刊
编号:H1(2013)3-02-03  作者:刘 玲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
期刊
编号:H3(2013)8-01-01  作者:刘增慧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
期刊
编号:G41(2013)3-02-02  作者:张彦卿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全面和实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天技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断突破我们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各种限制,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导致了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发展的深层改变。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
期刊
编号:O6(2013)8-03-01  作者:李兴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社会对创造性人才及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
期刊
编号:K1(2013)26-02-02  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发挥情商和潜能的敏锐性、应变能力。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一、 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激情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启
期刊
编号:G40(2013)8-01-02  作者:尧 翔  创新思维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别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的创造性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不仅要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化学现象,不仅要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规范有素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察和思考的结合,动手和动脑的结合,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阶段上的飞跃。在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