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学法初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教20多年来,经历了多届学生,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因不得法而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许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力不从心而中途放弃.作为一名普通物理教师,看到学生们无所适从的样子,自己也很着急,常常扪心自问:他们毕竟是学生,我们能否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学法教给他们,好让他们少走弯路、轻装上阵呢?为此笔者做了这方面的初探,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同事的交流所得,谈谈初中物理的有效学法.
  1 准确理解物理量的定义
  对于物理学习,准确理解物理量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物理量的定义,或不理解物理量的定义,便谈不上学习物理,更无法学好物理.如初二物理“温度”的定义,课本上讲“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意思就是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如“今天天气很热”的意思就是今天天气温度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就有不少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冷热程度”的含义,他们往往根据经验认为“0 ℃的冰比0 ℃的水还冷”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再如初三物理电学部分电压定义的引入,课本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水压,来引入电压.水压是促使水流动的原因;而电压是促使电荷定向流动的原因.学生若准确理解了这一定义,就能明白电压的形成是在电路两端的.(根据电荷间力的作用,电荷的移动既有排斥,也有吸引,从而导致电流形成),这对今后的电路设计、电学计算、电路故障的分析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分析决定电流大小和计算电流大小中,电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电路两端没有电压,电路中就没有电流.
  2 准确掌握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法、推理法、类比法、归纳法、建模法等等,学生要是准确掌握了各种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对他的物理学习来说将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比如初中物理中用得最多的控制变量法,学生只要明白:由于影响某种物理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这就需要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研究,然后分析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对研究的对象影响情况,从而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进一步归纳总结,最后得到影响这一现象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初二物理声现象中弦乐器音调的研究,学生猜想弦乐器音调的高低可能跟弦的长短、松紧、粗细、材料有关.我们在研究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有关时,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量相同,从而得出在弦的松紧、粗细、材料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的结论.以此类推,学生在解类似的决定响度大小因素的研究、决定液体蒸发快慢的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研究以及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研究、焦耳定律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研究等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 理解记忆物理量的符号、单位
  我们知道,物理量都有固定的符号和单位.而初中学生往往记不住,甚至混淆物理量的符号和它单位的符号.这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脑筋转得快的同学可以通过它们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掌握,但是这对于英语困难的学生而言,就无从下手.如初三物理电学部分,电流的符号I和电流单位的符号A、电压的符号U和电压单位的符号V就有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张冠李戴.再如初二物理中的“光年”这一长度单位,不少同学把它当作速度的单位,这是典型的没有理解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的含义,凭着自己的感觉瞎做一气.如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有些同学只知道帕斯卡是科学家的名字,而未能准确理解它作为压强单位的含义,因此当问到50帕表示什么物理意义时他就不清楚了.
  4 理解记忆物理规律
  笔者经常跟学生讲物理这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它既不能等同于语文(有些虽暂时还不能理解,但你必须先把它记住)也不能等同于数学(你理解了就不必刻意去记),它的好多规律性的东西是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理解去记忆物理规律.如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规律,学生感到课本写得太长太多,不太好记,怎么办呢?上课时笔者把它与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了对比,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光的折射规律其实也就是讲的“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关系”,不用再赘述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些同学总是会用错,原因就是没能准确理解定律中强调的“一段导体中电流”的“一段”的含义,没能把握住I=U/R中I、U、R三个物理量必须一一对应.
  5 知道约定俗成的隐含条件
  初中物理中有好多常量是必须记忆的,比如常见的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通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常见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等.若是记不住这些常量,有些物理题我们将束手无策.如“某生看到闪电后约5 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离该生大约有多远?”如果我们不了解常见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我们又怎么能解出这道题呢?有些物理题光是记住这些值还是不够的,还要求我们了解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见值,比如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人的温度、一个鸡蛋的质量、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等等.不了解这些值对我们解一些估算类的试题将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逐步渗透,螺旋上升.现在的初中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贪玩好耍、勤勉不足.故在推行有效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要完全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需要的时间还很长,我们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他们.
其他文献
向心力教学是继“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之后的第三次圆周运动教学(按人教社所编教材顺序),如果前两次是对圆周运动“运动学”的知识的介绍,那么本内容教学旨在告诉学生如何对圆周运动进行“受力分析”、圆周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即介绍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知识.最后一次圆周运动教学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这是圆周运动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1把握“向心力”的教学目标  有三个,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可见习惯何其重要,现行物理课程标准则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解答物理习题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则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的重要组成和重要表征.  如何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下列几个环节.  1 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把一道题目看成是一幢万丈
1动能的表达式  教材中关于动能的表达式首先结合上一节的实验结论:一个特殊情形下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即W∝v2,再沿着另一条线索研究物体的动能的表达式,然后又设定一个物理情境: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1所示,这个过程中力F做的功W=Fl.  作者认为这个物理情境稍微有些欠妥之处,也是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应用类比法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通过联想,把异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对象)对比寻常的、熟悉的事物(类比对象),然后再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类似或相似的关系,进行推论.很显然类比的思维过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科中的众多知识点,想要获得,就离不开实验.当然,细致的观察、分析、思考、演绎、归纳和推理也必不可少.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学科时,都有一种新奇感,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谈谈实验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
随着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逐渐改进,高效率的、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与整体素质综合发展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问题导学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精心设计问问题引起学生知识共鸣的生命活力,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领域,沟通知识创新的桥梁.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通过多角度提问调动学生学习深入思考动力,在师生互动的意识中,积极思维,探究归纳.  1 利用问题导学设置代入新课  问题是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
由于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质能方程中的物理概念介绍不详细,使得学生试图从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去理解它,造成对质能方程有一定的误解,给学生解答这方面的题目带来困难.  误解一由质能方程E=mc2推得ΔE=Δmc2,有学生就依此认为,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不再成立.  误解二质能方程ΔE=Δmc2在表明质量能转化成能量的同时,也表明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  本文从物质,以及质能方程中质量、
笔者以分析实验过程的设计思路,意在引发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思路的分析、知识的迁移和归类.从而能够降低实验设计对学生的难度,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点所在.“利用所学的实验知识进行迁移、变形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是物理教学的较高层目标,更是学生认知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鸿沟.这直接导致在初中物理测试过程中,实验的设计的最大失分点
人教版选修3-2第四章第2节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1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架CDEF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 沿框架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MN到达的位置恰好使MDEN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0开始,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t变化?请推导这种情况下B与t的关系式.  1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出发  根据感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