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画文化是阿Q式的自娱自乐吗?谁也不能否认它比文字更吸引人关注。
毕竟,从娃娃开始,我们就开始阅读、欣赏漫画,
它带给我们的笑声和回忆太多了,
它是最具亲和力,最容易侵略读者内心的武器……
米老鼠、唐老鸭、加菲猫、三毛、丁丁、蜡笔小新……你也能数出无数这样的漫画形象吧!从小到大,他们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又有新的形象进入我们已经成年的生活。漫画,其实从来也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从三毛到朱德庸,其中深意那是成人才能读到的心领神会。
漫画是画中之随笔、小品,随意取材、篇幅短小,通过写实、比喻、象征、假借、夸张、点睛诸法表现精粹内容。漫画在我国,不足百年历史。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漫画贴近、反映现实,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抒发了个性、艺术品位。
现在的漫画更多的功能是让人们在劳累之余调节一下,在松心欢笑之余反思生活的种种。在网上、在书店,那些过去的漫画留住了更多成年人的目光,它就像一个书箱,打开它们,触及那些陈旧的书页和记忆中一幅幅画面,仿佛打开了我们对童年的隐约回忆,年轻时代的疯狂痴迷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一切都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不已。
无论传统与现代,快乐第一
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活’了快80多年了,到今天人们仍然爱看,但除了作者,谁也讲不出它的完整情节。最重要的不是讲故事,而是通过刻画细节、讲故事来创造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
据说日本漫画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画7000种以上。中国漫画销售的数字还没人统计过,估计与日本相差太远。直到两三年前,出版界还认为漫画书是孩子的专利。出版社的漫画广告基本上会放在暑期才推出。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习惯过多地压在了动漫身上,令中国原创动漫在某种程度上又显得僵硬死板,“动漫的目的第一是快乐,第二是快乐,第三还是快乐。”
好看的、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一定是反映芸芸众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透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不同年代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现在动漫界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国原创动漫的营养,不挖掘传统文化,不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最多也只能跟在美、日后面亦步亦趋、照猫画虎。
昔日,漫画大师描绘人生百味
漫画的作者就是为我们创造快乐的人,在我们会心一笑的时候,内心深处涌起对他们的敬服。中国的漫画简洁而传神,与传统文化有着难解的姻缘,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位大师作品,它们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却依然隽永、清新。
张乐平,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的笔名三毛。他自幼完全靠自学美术。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70多年来,这个顶着三根毛的小男孩深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
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有一个很别致的笔名:小丁。人们熟悉这个笔名,他就像这笔名一样:幽默、快乐、淡薄。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幽默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
漫画大师丰子恺则擅长描写儿童生活相,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丰子恺的漫画题材,用他自己的话便是“日常所见的可惊可喜可悲可哂之相”,一时兴到之聊聊数笔便揭人生百态,俞平伯赞其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怀”,朱自清评其漫画是“一首首带核的小诗”;其文更是激情性灵、真情流露。
今朝,嬉笑怒骂皆生活
承载时代厚重责任的漫画大师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和道德的力量。漫画走到今天,当下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从图文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风靡中国开始,漫画书更深入地闯进了成年人的书架。几米的漫画带给人们无限的感伤和思考的空间。朱德庸说过:“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越需要笑声,人原来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长大之后才知道我能征服,能掌握的那么少。我做不到,我失败了,但我还能笑。”
除了这些大师,在这个行业里还活跃着更多的漫画作者,黑背、巴巴熊是新生代的漫画师,在他们风格不同的作品里,看到了漫画中关注人性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点儿像照哈哈镜,折射出生活的万象。
不一定要成名成家,爱好就是最好的动力。做个漫画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漫画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大体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分为以下三点:个人人品,对漫画的尊重以及对事物的了解。
首先说人品,漫画是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意志的表达,但漫画是要给大众观看的,如果一个作者在漫画中刻意宣扬暴力以及不健康的内容,就算画得再好,这样的作品也是不能传播的。
其次是对漫画艺术的尊重。一个作者既然画漫画,那就代表着他一定是喜爱漫画,漫画一定是原创的,和其他的文学影视作品一样,这样才有价值。一个笑话说太多次,笑点自然就没了。
我们中国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漫画师和作家艺术家一样,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漫画师的典型生活
与文章和艺术作品一样,每个漫画师都要逐渐奠定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建立个人品牌。在创作的路上总会有来自外界不同的声音,环肥燕瘦各有所爱,自己确立方向坚持走下去很重要,不然就迷失在别人的要求里。赶稿是每个作者都会碰到的事情,赶稿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别人对你的新作品迫不及待,二是你肯定偷懒了。
漫画师大多是SOHO一族,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也意味着可能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哪怕为了交稿生活变得一团糟,不过在劳累的时候还是去散散步,或者去采采风,体验生活,这样才有更多的创造素材和灵感源泉。
无可限量的未来
据说,中国的漫画作者和国外的在收入方面完全没有可比性。比方说美国的一件彩色漫画封面的稿酬可以达到20000美金,而在中国能拿到2000人民币就是非常不错的了(大师除外)。在日本,一个作者的漫画原稿被出版方无意中丢失了3张,赔偿金可以达到20万日元。在中国,丢了就丢了呗,你回去再画几张。很无奈!
国内的漫画行业属于起步阶段,原创力量还很单薄,国外的漫画产业相对要成熟很多,特别是在日本,一位刚刚出道的漫画新人的稿酬约为5000日元/页 (折合人民币约350元/页),国内的可能就只有几十元,而且如果碰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出版社或杂志社拖欠稿酬也是常有的事。
国内现在的盗版市场也很“兴旺”,你辛苦设计出来的人物造型和故事创意,如果在市场上很畅销,马上就会有人跟风效仿,国内的原创漫画在缺乏正常的竞争而畸形发育。
这些都是漫画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漫画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政府又推出了扶持动漫产业的一些措施,要乐观的看到这一点,相信在未来10年内,漫画的地位会越来越高,漫画带来的利润会越来越丰厚。随着入行的后辈越来越多。只要有好的绘画基础,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最后还要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漫画,其实从来也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从三毛到朱德庸,其中深意那是成人才能读到的心领神会。
承载时代厚重责任的漫画大师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和道德的力量。
会心一笑
莫迪洛
1963年9月19日,莫迪洛终于冒着瓢泼大雨抵达向往已久的巴黎,当时他一句法语也不懂,一个人也不认识,但他还是带着他准备去英格兰展出的幽默明信片找到专门出版这类画片的米克麦克斯出版社,编辑们看了他的作品后十分欣赏,立即就聘用了他。从他抵达巴黎算起总共不到24小时,他就以自己的艺术在巴黎找到了立足之地。
莫迪洛的漫画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童稚幽默,加上鲜丽的色彩运用,构筑出一个纯净的梦幻世界。
大师说他没有什么野心抱负,开始画漫画的时候为了挣钱过活,但也渐渐发觉这大抵是他做得比较不赖的惟一的工作。一个漫画家的脑袋就像部计算机,能量来自生活,生活中种种人事都是创作灵感来源:烧菜、绘画、写作、建筑、音乐、散步、沉思……还有好看的漫画。
加菲猫
原创者吉姆•戴维斯,在回答为什么会创作出加菲这样的形象?
“一直以来我都在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发行商告诉我应该有新意,但这是事实,也是我惟一的答案。首先,有很多爱猫的人喜欢加菲猫,因为他们的猫也是一只又胖又大的猫。其次,加菲猫是只反派英雄,给我们捣乱,干扰你睡觉,并且它很自私。它所说所做让我们常无言以对无计可施,只想着要是能把它扔掉,可你真的会扔吗?总之,人们常把加菲猫定义为也是我常说的披着猫皮的人。”
丁丁
世界上最出名的比利时人—— 丁丁。
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坏蛋一定没有好结果。光明磊落的世界观,并不是因为天真,只是一种希望吧。当我们有一天厌倦了身边单调刻板的都市生活,又已无心也无力去为一个个虚幻的人物去感动去心痛。那么取出一本连环画,在明黄色的灯光下,看到丁丁和他的朋友们正对我们说:来,让我们一起去探险!
毕竟,从娃娃开始,我们就开始阅读、欣赏漫画,
它带给我们的笑声和回忆太多了,
它是最具亲和力,最容易侵略读者内心的武器……
米老鼠、唐老鸭、加菲猫、三毛、丁丁、蜡笔小新……你也能数出无数这样的漫画形象吧!从小到大,他们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又有新的形象进入我们已经成年的生活。漫画,其实从来也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从三毛到朱德庸,其中深意那是成人才能读到的心领神会。
漫画是画中之随笔、小品,随意取材、篇幅短小,通过写实、比喻、象征、假借、夸张、点睛诸法表现精粹内容。漫画在我国,不足百年历史。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漫画贴近、反映现实,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抒发了个性、艺术品位。
现在的漫画更多的功能是让人们在劳累之余调节一下,在松心欢笑之余反思生活的种种。在网上、在书店,那些过去的漫画留住了更多成年人的目光,它就像一个书箱,打开它们,触及那些陈旧的书页和记忆中一幅幅画面,仿佛打开了我们对童年的隐约回忆,年轻时代的疯狂痴迷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一切都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不已。
无论传统与现代,快乐第一
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活’了快80多年了,到今天人们仍然爱看,但除了作者,谁也讲不出它的完整情节。最重要的不是讲故事,而是通过刻画细节、讲故事来创造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
据说日本漫画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画7000种以上。中国漫画销售的数字还没人统计过,估计与日本相差太远。直到两三年前,出版界还认为漫画书是孩子的专利。出版社的漫画广告基本上会放在暑期才推出。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习惯过多地压在了动漫身上,令中国原创动漫在某种程度上又显得僵硬死板,“动漫的目的第一是快乐,第二是快乐,第三还是快乐。”
好看的、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一定是反映芸芸众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透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不同年代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现在动漫界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国原创动漫的营养,不挖掘传统文化,不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最多也只能跟在美、日后面亦步亦趋、照猫画虎。
昔日,漫画大师描绘人生百味
漫画的作者就是为我们创造快乐的人,在我们会心一笑的时候,内心深处涌起对他们的敬服。中国的漫画简洁而传神,与传统文化有着难解的姻缘,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位大师作品,它们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却依然隽永、清新。
张乐平,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的笔名三毛。他自幼完全靠自学美术。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70多年来,这个顶着三根毛的小男孩深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
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有一个很别致的笔名:小丁。人们熟悉这个笔名,他就像这笔名一样:幽默、快乐、淡薄。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幽默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
漫画大师丰子恺则擅长描写儿童生活相,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丰子恺的漫画题材,用他自己的话便是“日常所见的可惊可喜可悲可哂之相”,一时兴到之聊聊数笔便揭人生百态,俞平伯赞其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怀”,朱自清评其漫画是“一首首带核的小诗”;其文更是激情性灵、真情流露。
今朝,嬉笑怒骂皆生活
承载时代厚重责任的漫画大师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和道德的力量。漫画走到今天,当下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从图文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风靡中国开始,漫画书更深入地闯进了成年人的书架。几米的漫画带给人们无限的感伤和思考的空间。朱德庸说过:“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越需要笑声,人原来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长大之后才知道我能征服,能掌握的那么少。我做不到,我失败了,但我还能笑。”
除了这些大师,在这个行业里还活跃着更多的漫画作者,黑背、巴巴熊是新生代的漫画师,在他们风格不同的作品里,看到了漫画中关注人性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点儿像照哈哈镜,折射出生活的万象。
不一定要成名成家,爱好就是最好的动力。做个漫画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漫画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大体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分为以下三点:个人人品,对漫画的尊重以及对事物的了解。
首先说人品,漫画是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意志的表达,但漫画是要给大众观看的,如果一个作者在漫画中刻意宣扬暴力以及不健康的内容,就算画得再好,这样的作品也是不能传播的。
其次是对漫画艺术的尊重。一个作者既然画漫画,那就代表着他一定是喜爱漫画,漫画一定是原创的,和其他的文学影视作品一样,这样才有价值。一个笑话说太多次,笑点自然就没了。
我们中国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漫画师和作家艺术家一样,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漫画师的典型生活
与文章和艺术作品一样,每个漫画师都要逐渐奠定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建立个人品牌。在创作的路上总会有来自外界不同的声音,环肥燕瘦各有所爱,自己确立方向坚持走下去很重要,不然就迷失在别人的要求里。赶稿是每个作者都会碰到的事情,赶稿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别人对你的新作品迫不及待,二是你肯定偷懒了。
漫画师大多是SOHO一族,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也意味着可能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哪怕为了交稿生活变得一团糟,不过在劳累的时候还是去散散步,或者去采采风,体验生活,这样才有更多的创造素材和灵感源泉。
无可限量的未来
据说,中国的漫画作者和国外的在收入方面完全没有可比性。比方说美国的一件彩色漫画封面的稿酬可以达到20000美金,而在中国能拿到2000人民币就是非常不错的了(大师除外)。在日本,一个作者的漫画原稿被出版方无意中丢失了3张,赔偿金可以达到20万日元。在中国,丢了就丢了呗,你回去再画几张。很无奈!
国内的漫画行业属于起步阶段,原创力量还很单薄,国外的漫画产业相对要成熟很多,特别是在日本,一位刚刚出道的漫画新人的稿酬约为5000日元/页 (折合人民币约350元/页),国内的可能就只有几十元,而且如果碰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出版社或杂志社拖欠稿酬也是常有的事。
国内现在的盗版市场也很“兴旺”,你辛苦设计出来的人物造型和故事创意,如果在市场上很畅销,马上就会有人跟风效仿,国内的原创漫画在缺乏正常的竞争而畸形发育。
这些都是漫画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漫画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政府又推出了扶持动漫产业的一些措施,要乐观的看到这一点,相信在未来10年内,漫画的地位会越来越高,漫画带来的利润会越来越丰厚。随着入行的后辈越来越多。只要有好的绘画基础,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最后还要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漫画,其实从来也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从三毛到朱德庸,其中深意那是成人才能读到的心领神会。
承载时代厚重责任的漫画大师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和道德的力量。
会心一笑
莫迪洛
1963年9月19日,莫迪洛终于冒着瓢泼大雨抵达向往已久的巴黎,当时他一句法语也不懂,一个人也不认识,但他还是带着他准备去英格兰展出的幽默明信片找到专门出版这类画片的米克麦克斯出版社,编辑们看了他的作品后十分欣赏,立即就聘用了他。从他抵达巴黎算起总共不到24小时,他就以自己的艺术在巴黎找到了立足之地。
莫迪洛的漫画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童稚幽默,加上鲜丽的色彩运用,构筑出一个纯净的梦幻世界。
大师说他没有什么野心抱负,开始画漫画的时候为了挣钱过活,但也渐渐发觉这大抵是他做得比较不赖的惟一的工作。一个漫画家的脑袋就像部计算机,能量来自生活,生活中种种人事都是创作灵感来源:烧菜、绘画、写作、建筑、音乐、散步、沉思……还有好看的漫画。
加菲猫
原创者吉姆•戴维斯,在回答为什么会创作出加菲这样的形象?
“一直以来我都在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发行商告诉我应该有新意,但这是事实,也是我惟一的答案。首先,有很多爱猫的人喜欢加菲猫,因为他们的猫也是一只又胖又大的猫。其次,加菲猫是只反派英雄,给我们捣乱,干扰你睡觉,并且它很自私。它所说所做让我们常无言以对无计可施,只想着要是能把它扔掉,可你真的会扔吗?总之,人们常把加菲猫定义为也是我常说的披着猫皮的人。”
丁丁
世界上最出名的比利时人—— 丁丁。
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坏蛋一定没有好结果。光明磊落的世界观,并不是因为天真,只是一种希望吧。当我们有一天厌倦了身边单调刻板的都市生活,又已无心也无力去为一个个虚幻的人物去感动去心痛。那么取出一本连环画,在明黄色的灯光下,看到丁丁和他的朋友们正对我们说:来,让我们一起去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