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笔风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班经常出现丢失学习用品的现象,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千万别让坏习惯弥漫校园,小偷小摸的现象在班级盛行。
  于是,当再有孩子跟我说他的钢笔不见了时,我来到班上询问有没有孩子看到他的钢笔,没有孩子理我。我先要那个孩子站起来说说笔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孩子们各自找找看看是否发现。没有孩子交上这支钢笔。于是我再次进行自己的东西保管好,别人的东西我不要的教育。还说我在班上安插了两名密探,谁拿了别人的笔,密探就会告诉我。“谁呀?”“是李文倩!”“是……”孩子们开始猜测。“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告诉你们了那还是密探吗?总之,密探 就在你身边,绝对是你意想不到的人!”我神秘地说。接下来就有孩子把笔交上来了,说是在地上发现了这支钢笔。我表扬了这个孩子,说他捡到东西能交上来,是拾金不昧的表现,不管是不是他拿的,钢笔找到了就好。我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行为随时都会被别人发现,估计不敢再去拿别人的东西了。
  可是过了几天,我们班在放学排路队的那会儿就丢了两支钢笔。听到孩子们跟我说,我很是吃惊,继而恼怒。在问了班上孩子都没有看到他们丢失的笔后,我把他们都放回去了。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笔肯定是我们班孩子拿了,他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笔呢?只有一个原因,他没有笔。很多孩子的笔就随意地放在桌子上、抽屉里,一不小心碰到桌子,笔就掉下来了。丢失了笔,上课就要用,他只有向别人借。这个时候如果别人不借给他,他想着没有笔会挨老师批评,回家跟父母说肯定会被父母念叨,情急之下就会去拿别人的笔。一个班只要有几个这样的孩子,整个事态就失控了。
  想通了这个问题,第二天, 我对孩子们说:“他一定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笔,想着上课要用,于是去向我们同学借笔。可是第一个同学说我那支笔是留着备用的,这支墨水用完了就用那支。第二个同学就说我怕你把我的钢笔弄坏了。第三个同学说……总之他借了一圈没有借到,内心很沮丧,想着没有笔上课老师会批评的,他就偷偷的去拿别人的钢笔了。老师很理解他,他多可怜啊!同学们你们有责任吗?”孩子们说有,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自己不借给同学笔,不肯帮助同学,才导致他去拿别人的笔。拿别人笔的孩子会觉得老师是理解他的。
  “是啊,因为你们缺乏爱心,才导致他去拿别人的钢笔。以后遇到同学向你借钢笔,你会借给他的同学请举手!”刷刷刷,小手齐齐举了起来。拿别人笔的孩子看到同学举起的手后放心了,即使我没有笔,同学也会借给我的。
  果然,我后来问丢失笔的两个孩子,一个说同学捡到了自己的笔,还给他了;一个说在自己的抽屉里找到了笔。
  与此同时,我在班上大力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如果你帮助了某位同学,比如借给同学学习用具,捡起同学掉在地上的东西还给他等等,请你把它写在老师帮你准备的亲亲贴上,贴在教室瓷砖的上面。贴在教室里的五个亲亲贴将获得老师奖励的星星。我希望到期末的时候,我们教室将被亲亲贴贴满。走进教室,那满墙五颜六色的亲亲贴,就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们之间亲密团结友爱如一家人的浓烈氛围。孩子们热情很高,立马行动起来。一段时间后,我看到亲亲贴上写得最多的就是“我借了什么东西给谁,我捡了什么东西交给谁。”
  此后,我们的班里几乎没再出现过丢笔的现象。
  (作者单位:410007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桂花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除了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外,良好的课堂气氛也起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堂 气氛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
期刊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中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初中思品课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端于语言活动,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儿童的思维同样是从语言表露出来的,所以,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语言活动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只要我们为孩子创造语言活动的氛围和条件,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得到很好地开掘。  【关键词】创造思维 宽松氛围 几点探索  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是后盾,教育的责任就是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
期刊
课堂教学改革,是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以及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这对教师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调控课堂呢?我认为,以下四种方式通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一、有效的小组评价  为了使班级管理更细致、更到位,也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建设与评价不失为一种分块管理的好方法。也许,我们曾听到调皮的学生这样要求:“老师,我
期刊
【摘要】社会日新月异,我们教育者的观念也要日新月异,这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认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新理念,才能让教学有条不紊地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心心相印 一张纸条 一句悄悄话  一、全面了解学生。  1.解读学生  每接一个新班时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第二步是
期刊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最近读了他的“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
期刊
“文章不熟无情物”,读个千遍也不厌倦。  语文世界包罗万象,自然人生,天文地理,诗文辞赋,姹紫嫣红,展示在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是海阔天空,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自由驰骋。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朱熹曾指出:“只要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
期刊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位,抓得更好。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新时期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有乐于付出的思想境界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真正懂得依法执教,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起甘
期刊
2011年9月,学校让我担任一年级3班的班主任,教该班的语文。  这个班有60来个孩子,都是随机分到班上来的。没多久,一个叫建国的男孩儿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时,建国有7岁多,比班上一般的孩子要高一点。他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课堂上,老师教读时,他根本不张嘴;抽他读黑板上的拼音字母,他站起来,却不开口。他甚至连学的哪一课也不知道,更不用说拿笔写字了。没多久,他的书本就丢了一大半。  面对这样一个完
期刊
【摘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大多师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教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地写作文呢?本文从扩大阅读量、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及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  【关键词】快乐作文 大量阅读 创设情境 分享成功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