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对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对统筹规划高校课余足球的发展、完善高校足球文化、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足球网络平台;高校足球
前言
随着“飞利浦”、“李宁”等知名品牌赞助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深入开展,足球运动在高
校日益火暴,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课余活动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然而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从108万人增加2008年600万人,虽然国家投资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但人均运动场地占有而积却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随之出现的矛盾就是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发展相对缓慢且十分有限的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传递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更是如此。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可利用其低成本、高效率、迅捷、便利的先天优势来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进行统筹规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与完善高校足球文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构建高校足球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了解我国高校课余足球开展的现状,查阅相关网络信息资料以掌握建立高校网络足球平台的具体知识。
1.2.2问卷调查法
向南华大学、湖南环境生物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学院、湖南工学院等4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6份,有效问卷356份。
1.2.3专家访谈法
走访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研究足球的专家教授、教练以及研究体育人文学科的相关专家,向其咨询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结果与分析
2.1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有资料显示,在对高校课余体育锻炼中开展最普及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发现,足球运动排名第二位[1]。这与调查表显示的被调查人数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90%)、参与程度(74%)及氛围认可程度(61%)的数据是一致的。说明,足球运动是高校大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运动方式。
2.1.1高校足球人口与场地的矛盾
一般来讲,田径场是高校足球开展的主要场所。根据教育部1999年第14号文《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规定: 8000名学生规模院校配备400m,300m田径场各一块,10000名学生规模院校配备400m田径场2块,12000名规模院校配备400m田径场2块,300m田径场1块。目而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从108万人增加2008年600万人,研究生以每年30%的规模扩招,虽然国家投资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但人均运动场地占有而积却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导致学生总量迅速增大,高校现有体育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通常情况下,下午5点左右的运动黄金时段,从事体育运动的不单单是足球,其他运动项目如田径等也在学校田径场内进行。另外,高校足球运动队、田径运动队还得进行训练,进一步减少了课余足球活动开展的空间,造成除了足球场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跑道甚至学校广场、马路等都成为大学生的足球运动场地。其后果是不但不能健身,还隐藏着极大的体育风险。
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高校大幅扩招导致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发展,足球课余活动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的矛盾突出。其次是大学生课余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足球人口增多,活动频繁导致场地紧缺。高校足球失去了开展的物质基础,源于足球运动的身心需求自然无法实现。
由上述发现,高校足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高校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在田径场等大型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急增的学生数量的情况下,采用一种先进的管理措施来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2.1.2足球网络平台对高校课余足球活动的规划作用
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有限的足球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已经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了,也成为制约高校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大学生以及高校体育主管部门都在主观上非常渴望有一个简洁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就能在田径场等大型体育基础设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设到位的情况下,从优化资源的角度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高校大学生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网络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对足球网络平台的认可程度高达81%。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来统筹规划管理足球运动场地的使用,对渴望有一个好的踢球环境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2.1.3足球网络平台对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促进与完善
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而且求知欲强烈。他们关注与足球有关信息,渴望对足球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足球理论讲座、足球摄影、足球音乐、足球沙龙等足球活动形式越多样、举办频度越高、水平层次越高,大学生对足球的内心感悟就越强烈[2]。因此,提供一个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足球观点的平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传统的校园足球环境显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而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就能够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控制能力较低,在休闲时间内登陆不健康的网站的比例达到16%。而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其形象被公认是正面和健康的。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将吸引足够多的高校大学生来参与其中,这对于净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2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可行性
目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各行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建立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行业网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管理与知识创新,是行业争夺市场资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样,体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体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亦是如此。
2.2.1足球网络平台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足球网络平台在中国相对其他行业的网络平台来讲还是一个新的事物,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足球省市有用于看球、评球、约球以及足球彩票投注的足球网络平台,在西部足球欠发达省市及高校这方面的足球网络平台还没有相关文献资料予以显示,足球网络平台用于对高校课余足球进行统筹管理的文献资料同样没有。
2.2.2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通讯、数据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和手段,由于它比其他任何手段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因此在全球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2.1直接性
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和信息流通的直接化,处于各网络端点的信息发布者与信息阅读者可直接联系。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可以使高校内部甚至是高校之间相关的足球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节省大量中间途径,提高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与传播量。
2.2.2.2全天候
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对于本平台的网络用户可以每天24小时全天候地进行各种相关的足球信息的发布、交流与传递,从而使高校足球爱好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很轻松地了解相关的足球信息。
2.2.2.3普及性
资料显示,有71%的高校已具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硬件条件[3]。据调查,本校学生每宿舍都集体购置了平均一台以上的电脑。另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学校公用机房或网吧的电脑。
2.2.2.4互动性
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是开放性的,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对内开放;另一方面通过internel对外开放。一方面统筹规划并组织学校内各种课余足球活动,另一方面收集校内学生对一个时间段内本校课余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反馈信息,同时还可以及时学习、借鉴外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2.2.2.5高效率
网络的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料、数据、图片和影像等易修改、易存储、易复制,并且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资料浏览、数据通讯和业务管理等非常方便迅捷。因此,对于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活动的高校大学生来讲,这种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
2.2.2.6低成本
我们知道,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消费相对是比较低的,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存储、远程通讯、数据传输和业务管理等效率非常高,成本却非常低。因此,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传播工具十分适用于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建立。
2.2.3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对构建足球网络平台的看法
高校网站中的体育网页情况调查显示:在全国1519所高校中,65. 4%建立了校园网站。其中本科院校占947%,专科院校占45. 1%[4]。说明,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在高校构建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各所大学体育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对长年从事足球教学的老师的仿谈中了解到,他们对于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的设想大多持肯定态度。并且表达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供帮助或便利条件的想法。
2.2.4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及知识结构优势,比如由计算机专业学生或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学生来负责网络平台的构建。由学校足球协会或者是由全校足球爱好者推荐几位在本校课余足球圈有一定声望的并且热忠于本校足球事业的学生参与管理本校足球网络平台。管理者制定场地使用计划表,计划表可以是长期的、短期的或是长短期结合的,计划表的制定依据是本校足球场地以及本校足球人口日常参与足球活动的具体情况;另外,管理者也可以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协商,合作承办本校的足球联赛等大型足球活动,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本校足球网络平台的权威性。其具体构建模式如图1: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我国高校足球人口相对固定、且在高校体育人口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我国高校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拥有足球运动场地相对不足;在目前来看,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十分有限的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
成为高校课余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1.2我国高校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的相对匮乏的不利因素存在资源优化的空间,如资源利用得当,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相对匮乏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的不利影响。
3.1.3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可利用其低成本、高效率、迅捷、便利的先天优势来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进行统筹规划,同时也为高校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踢球、比赛、观看比赛心得的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与完善高校足球文化。
3.2建议
3.2.1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和帮助高校足球协会或高校民间足球组织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3.2.2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建成后,应主动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在时间安排上不得与高校足球课及高校足球运动队训练发生冲突,应根据高校足球课程表及高校足球运动队训练时间表来安排课余足球的活动时间,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
3.2.3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属于相对新兴的事物,应引起高校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现与足球网络平台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何盛. 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系统发展之研究[J].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5. 10—13
[2] 何盛,唐成. 试析中国的大学生足球运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3. 57—58
[3] 曹杰,李伟.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多媒体及网络现状的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4
[4] 魏亚栋,郭英. 利用校园网资源,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2
关键词:足球网络平台;高校足球
前言
随着“飞利浦”、“李宁”等知名品牌赞助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深入开展,足球运动在高
校日益火暴,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课余活动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然而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从108万人增加2008年600万人,虽然国家投资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但人均运动场地占有而积却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随之出现的矛盾就是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发展相对缓慢且十分有限的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传递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更是如此。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可利用其低成本、高效率、迅捷、便利的先天优势来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进行统筹规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与完善高校足球文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构建高校足球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了解我国高校课余足球开展的现状,查阅相关网络信息资料以掌握建立高校网络足球平台的具体知识。
1.2.2问卷调查法
向南华大学、湖南环境生物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学院、湖南工学院等4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6份,有效问卷356份。
1.2.3专家访谈法
走访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研究足球的专家教授、教练以及研究体育人文学科的相关专家,向其咨询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结果与分析
2.1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有资料显示,在对高校课余体育锻炼中开展最普及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发现,足球运动排名第二位[1]。这与调查表显示的被调查人数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90%)、参与程度(74%)及氛围认可程度(61%)的数据是一致的。说明,足球运动是高校大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运动方式。
2.1.1高校足球人口与场地的矛盾
一般来讲,田径场是高校足球开展的主要场所。根据教育部1999年第14号文《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规定: 8000名学生规模院校配备400m,300m田径场各一块,10000名学生规模院校配备400m田径场2块,12000名规模院校配备400m田径场2块,300m田径场1块。目而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从108万人增加2008年600万人,研究生以每年30%的规模扩招,虽然国家投资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但人均运动场地占有而积却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导致学生总量迅速增大,高校现有体育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通常情况下,下午5点左右的运动黄金时段,从事体育运动的不单单是足球,其他运动项目如田径等也在学校田径场内进行。另外,高校足球运动队、田径运动队还得进行训练,进一步减少了课余足球活动开展的空间,造成除了足球场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跑道甚至学校广场、马路等都成为大学生的足球运动场地。其后果是不但不能健身,还隐藏着极大的体育风险。
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高校大幅扩招导致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发展,足球课余活动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的矛盾突出。其次是大学生课余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足球人口增多,活动频繁导致场地紧缺。高校足球失去了开展的物质基础,源于足球运动的身心需求自然无法实现。
由上述发现,高校足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高校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在田径场等大型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急增的学生数量的情况下,采用一种先进的管理措施来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2.1.2足球网络平台对高校课余足球活动的规划作用
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有限的足球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已经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了,也成为制约高校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大学生以及高校体育主管部门都在主观上非常渴望有一个简洁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就能在田径场等大型体育基础设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设到位的情况下,从优化资源的角度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高校大学生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网络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对足球网络平台的认可程度高达81%。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来统筹规划管理足球运动场地的使用,对渴望有一个好的踢球环境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2.1.3足球网络平台对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促进与完善
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而且求知欲强烈。他们关注与足球有关信息,渴望对足球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足球理论讲座、足球摄影、足球音乐、足球沙龙等足球活动形式越多样、举办频度越高、水平层次越高,大学生对足球的内心感悟就越强烈[2]。因此,提供一个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足球观点的平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传统的校园足球环境显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而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就能够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控制能力较低,在休闲时间内登陆不健康的网站的比例达到16%。而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其形象被公认是正面和健康的。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将吸引足够多的高校大学生来参与其中,这对于净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2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可行性
目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各行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建立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行业网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管理与知识创新,是行业争夺市场资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样,体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体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亦是如此。
2.2.1足球网络平台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足球网络平台在中国相对其他行业的网络平台来讲还是一个新的事物,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足球省市有用于看球、评球、约球以及足球彩票投注的足球网络平台,在西部足球欠发达省市及高校这方面的足球网络平台还没有相关文献资料予以显示,足球网络平台用于对高校课余足球进行统筹管理的文献资料同样没有。
2.2.2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通讯、数据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和手段,由于它比其他任何手段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因此在全球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2.1直接性
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和信息流通的直接化,处于各网络端点的信息发布者与信息阅读者可直接联系。因此,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可以使高校内部甚至是高校之间相关的足球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节省大量中间途径,提高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与传播量。
2.2.2.2全天候
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对于本平台的网络用户可以每天24小时全天候地进行各种相关的足球信息的发布、交流与传递,从而使高校足球爱好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很轻松地了解相关的足球信息。
2.2.2.3普及性
资料显示,有71%的高校已具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硬件条件[3]。据调查,本校学生每宿舍都集体购置了平均一台以上的电脑。另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学校公用机房或网吧的电脑。
2.2.2.4互动性
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是开放性的,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对内开放;另一方面通过internel对外开放。一方面统筹规划并组织学校内各种课余足球活动,另一方面收集校内学生对一个时间段内本校课余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反馈信息,同时还可以及时学习、借鉴外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2.2.2.5高效率
网络的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料、数据、图片和影像等易修改、易存储、易复制,并且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资料浏览、数据通讯和业务管理等非常方便迅捷。因此,对于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活动的高校大学生来讲,这种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
2.2.2.6低成本
我们知道,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消费相对是比较低的,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存储、远程通讯、数据传输和业务管理等效率非常高,成本却非常低。因此,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传播工具十分适用于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建立。
2.2.3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对构建足球网络平台的看法
高校网站中的体育网页情况调查显示:在全国1519所高校中,65. 4%建立了校园网站。其中本科院校占947%,专科院校占45. 1%[4]。说明,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在高校构建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各所大学体育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对长年从事足球教学的老师的仿谈中了解到,他们对于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的设想大多持肯定态度。并且表达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供帮助或便利条件的想法。
2.2.4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及知识结构优势,比如由计算机专业学生或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学生来负责网络平台的构建。由学校足球协会或者是由全校足球爱好者推荐几位在本校课余足球圈有一定声望的并且热忠于本校足球事业的学生参与管理本校足球网络平台。管理者制定场地使用计划表,计划表可以是长期的、短期的或是长短期结合的,计划表的制定依据是本校足球场地以及本校足球人口日常参与足球活动的具体情况;另外,管理者也可以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协商,合作承办本校的足球联赛等大型足球活动,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本校足球网络平台的权威性。其具体构建模式如图1: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我国高校足球人口相对固定、且在高校体育人口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我国高校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拥有足球运动场地相对不足;在目前来看,不断增多的高校足球人口与十分有限的运动场地之间的矛盾
成为高校课余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1.2我国高校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的相对匮乏的不利因素存在资源优化的空间,如资源利用得当,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足球运动场地资源相对匮乏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的不利影响。
3.1.3在高校构建足球网络平台,可利用其低成本、高效率、迅捷、便利的先天优势来对高校课余足球运动进行统筹规划,同时也为高校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踢球、比赛、观看比赛心得的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与完善高校足球文化。
3.2建议
3.2.1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和帮助高校足球协会或高校民间足球组织构建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3.2.2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建成后,应主动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在时间安排上不得与高校足球课及高校足球运动队训练发生冲突,应根据高校足球课程表及高校足球运动队训练时间表来安排课余足球的活动时间,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
3.2.3高校足球网络平台属于相对新兴的事物,应引起高校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现与足球网络平台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何盛. 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系统发展之研究[J].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5. 10—13
[2] 何盛,唐成. 试析中国的大学生足球运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3. 57—58
[3] 曹杰,李伟.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多媒体及网络现状的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4
[4] 魏亚栋,郭英. 利用校园网资源,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