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截至2018年7月2日,我国目前已拥有世界遗产53处。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壮观的优秀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好这些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结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意识和应尽的义务。
【名人堂】
习近平保护名人故居
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福州繁华闹市之中。林觉民就义后,林家人为逃避清兵的追杀,躲到福州远郊,将此宅卖给了冰心的祖父。1982年,这里被确定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准备建设商品房,刺眼的“拆”字被写在了市文物保护碑上。
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谢冰心故居不容再拆》,习近平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并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办公厅核实情况。
习近平亲自主持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时任福州市文管会常务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启权参加了会议。习近平问黄启权:“老黄,这里是不是林觉民故居?”黄启权回答:“对,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林觉民故居的大厅。”“好,我们就决定把它保护下来,进行修缮。”习近平的话语很简洁。
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除了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
(选自“新华网”2015年1月11日)
樊锦诗四十年情系敦煌
樊锦诗自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她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素材解读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则材料写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了保护名人故居所作出的努力。第二则材料则介绍了为保护敦煌,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成语令】
吉光片羽
[出处]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解释]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造句]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近义]凤毛麟角 奇珍异宝
敝帚自珍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旦放兵纵火,聞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造句]他的小人书都有些破旧了,可他却不舍得丢弃,真是敝帚自珍。
[近义] 敝帚千金
千金敝帚
【故事说】
华沙古城——摧不毁的波兰精神
位于欧洲大陆心脏地区的波兰,西部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东部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相连,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其在历史上连年遭遇战火纷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华沙是波兰的首都。二战期间,法西斯为镇压1944年的华沙起义,大规模的轰炸使华沙几乎被从地球表面抹去。而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以及普通的老百姓,用生命保护了在战前测绘的华沙老城区的主要街道和主要建筑物的全部图纸以及皇宫内的古画。
常年往返于中波两国的导游说,波兰这个民族特别有骨气,二战的时候宁死不屈。波兰人民明明知道华沙起义会失败,但还是以卵击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死也要死得理直气壮,华沙起义死了十几万人。而纳粹为了摧毁波兰首都——这个国家的灵魂,将华沙古城几乎炸毁。波兰人民和建筑系人士在二战期间,把皇宫里的古画、城墙的测绘图纸藏起来,用人民保护民族的灵魂。二战结束后,凭着这些图纸、老照片和记忆,人们对华沙古城进行了重建,就连一个门把手也进行了相应的修复。
1963年,整个工程竣工。古城每座建筑物的外貌都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内部结构和设施。这样的重建工作也使从来不承认重建是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0年把这座浴火重生的老城以“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华沙历史中心时是这样描述的:1944年8月华沙起义期间,华沙历史中心85%以上的建筑遭到纳粹部队的摧毁。二战之后,华沙人民用长达5年的时间重建古城,他们修建了教堂、宫殿和贸易场所。华沙的重生是13世纪至20世纪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摘自“网易新闻”2014年5月6日)
思维迁移
华沙古城记录了波兰人民为保护历史文物所作的斗争,为华沙人和世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历史。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壮观的优秀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好这些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结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意识和应尽的义务。
【名人堂】
习近平保护名人故居
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福州繁华闹市之中。林觉民就义后,林家人为逃避清兵的追杀,躲到福州远郊,将此宅卖给了冰心的祖父。1982年,这里被确定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准备建设商品房,刺眼的“拆”字被写在了市文物保护碑上。
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谢冰心故居不容再拆》,习近平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并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办公厅核实情况。
习近平亲自主持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时任福州市文管会常务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启权参加了会议。习近平问黄启权:“老黄,这里是不是林觉民故居?”黄启权回答:“对,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林觉民故居的大厅。”“好,我们就决定把它保护下来,进行修缮。”习近平的话语很简洁。
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除了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
(选自“新华网”2015年1月11日)
樊锦诗四十年情系敦煌
樊锦诗自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她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素材解读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则材料写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了保护名人故居所作出的努力。第二则材料则介绍了为保护敦煌,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成语令】
吉光片羽
[出处]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解释]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造句]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近义]凤毛麟角 奇珍异宝
敝帚自珍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旦放兵纵火,聞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造句]他的小人书都有些破旧了,可他却不舍得丢弃,真是敝帚自珍。
[近义] 敝帚千金
千金敝帚
【故事说】
华沙古城——摧不毁的波兰精神
位于欧洲大陆心脏地区的波兰,西部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东部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相连,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其在历史上连年遭遇战火纷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华沙是波兰的首都。二战期间,法西斯为镇压1944年的华沙起义,大规模的轰炸使华沙几乎被从地球表面抹去。而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以及普通的老百姓,用生命保护了在战前测绘的华沙老城区的主要街道和主要建筑物的全部图纸以及皇宫内的古画。
常年往返于中波两国的导游说,波兰这个民族特别有骨气,二战的时候宁死不屈。波兰人民明明知道华沙起义会失败,但还是以卵击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死也要死得理直气壮,华沙起义死了十几万人。而纳粹为了摧毁波兰首都——这个国家的灵魂,将华沙古城几乎炸毁。波兰人民和建筑系人士在二战期间,把皇宫里的古画、城墙的测绘图纸藏起来,用人民保护民族的灵魂。二战结束后,凭着这些图纸、老照片和记忆,人们对华沙古城进行了重建,就连一个门把手也进行了相应的修复。
1963年,整个工程竣工。古城每座建筑物的外貌都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内部结构和设施。这样的重建工作也使从来不承认重建是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0年把这座浴火重生的老城以“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华沙历史中心时是这样描述的:1944年8月华沙起义期间,华沙历史中心85%以上的建筑遭到纳粹部队的摧毁。二战之后,华沙人民用长达5年的时间重建古城,他们修建了教堂、宫殿和贸易场所。华沙的重生是13世纪至20世纪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摘自“网易新闻”2014年5月6日)
思维迁移
华沙古城记录了波兰人民为保护历史文物所作的斗争,为华沙人和世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