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限制,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这一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走出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瓶颈,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形成风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中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这就是农村学生作文不能打动人的主要原因。其次,家庭教育的欠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不能为孩子的写作创作良好的氛围,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2.1 采集民间文化,培养乡土情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民间的音乐、舞蹈、歌谣、戏剧等众多方面,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就在同学的身边。在学生采访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精华去糟粕,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获取当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展写作的范围。
2.2 利用校本课程,认识乡土文学。常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描写乡土生活的散文,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犁田放牧等都可以走进作文中,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写作的素材。当然,阅读优秀的散文,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精巧的布局等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写真事,诉真情,体现乡土特色。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2.3.1 观察农村景色。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如:大诗人陶渊明能在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的佳句,足以说明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可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抒写真善美的基础。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和体验。所以,为了配合写作教学,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生活的活动,如到工厂参观,到野外踏青,到田间采访,到菜场、乡下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生活积累,自然也产生了许多佳作。
2.3.2 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拔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劳动实践也将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这样,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才会闯出一番新天地。
1 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中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这就是农村学生作文不能打动人的主要原因。其次,家庭教育的欠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不能为孩子的写作创作良好的氛围,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2.1 采集民间文化,培养乡土情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民间的音乐、舞蹈、歌谣、戏剧等众多方面,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就在同学的身边。在学生采访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精华去糟粕,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获取当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展写作的范围。
2.2 利用校本课程,认识乡土文学。常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描写乡土生活的散文,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犁田放牧等都可以走进作文中,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写作的素材。当然,阅读优秀的散文,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精巧的布局等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写真事,诉真情,体现乡土特色。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2.3.1 观察农村景色。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如:大诗人陶渊明能在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的佳句,足以说明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可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抒写真善美的基础。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和体验。所以,为了配合写作教学,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生活的活动,如到工厂参观,到野外踏青,到田间采访,到菜场、乡下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生活积累,自然也产生了许多佳作。
2.3.2 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拔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劳动实践也将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这样,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才会闯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