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自治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面鲜亮的旗帜,是学生乐观人生、积极生活的昭示,是学校德育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过,实施学生自治要谨慎,毕竟学生的文化内涵、变通能力有限,因此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应该有先进的管理文化和严谨的思想体系,否则很可能影响师生的共同发展,挫伤班主任老师的职业道德感,挫败学生的管理热情,挫低德育管理的整体效益。德育管理终极目标是人,培养有创造性、能发展并感受体悟生命丰富性和幸福快乐意义的社会人、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学生,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发展班主任老师的智慧和涵蕴。围绕这个中心形成有各学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方式方法体系,形成不回避各级、各类“利害”关系和不迷失精神、信念的管理模式。教育应该能自由呼吸,管理中的“人”应该有生命的更大意义和追求的热情。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自治 人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0-01
当复杂的社会生态文化冲击中职校园文化时,做老师的依然能感受到每天工作的幸福与快乐,那是课堂与学生给予的最高荣誉和最好的回报;当班主任的世界在社会与家庭、市场与行政等多重压力下,依然能保留一份小小的清醒远离那条“趋利”的快车道,用阅读换来淡定内涵,用思考赢得聪慧冷静,那是学生和领导们奉送幸福快乐的不竭源泉。然而,学生也好,教师也罢,谁也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人,学校更不是社会之外的真空地带,当各种各样的“利益”之争悄悄潜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时候,似乎很多人都少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焦虑和暴躁;少了一种精神与信仰,更多了一类生活意义的丧失与精神的贫法与麻木。中等职业学校,这个杂糅了各式“另类”学生的地方,教师们能否在最大化利益追求和最大化社会压力与最没有社会地位和最难看到“教育树人”成效的夹缝中追求教书育人的幸福快乐呢?也许幸福快乐是种感觉,也许幸福快乐是种境界,当校园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能享受到幸福快乐时,那是教育的智慧,是管理的睿智。我们期待着,我们期盼着中职教育真正的灿烂阳光。
一、学生自治过程中的问题
在中职校园实施学生自治是不是把所有事务交给学生会干部执行就以为是自治呢?这样的学生自治能不能行得通?这样的管理有没有意义,或者说是正意义还是负意义?学生会的干部能得到什么,我们广大的学生成长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我们常常过于看重管理的权威,却往往忽略了管理的终极目的: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学生的前程命运和班主任教师对工作的内在热忱和执著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告诫我们: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做好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是啊,和学生一生的发展相比、和教师终其一生乐于本职工作相比,权威算什么!而且我们也完全可以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呀![1]
二、德育管理迫切需要做减法
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是让所有学生会干部、班主任老师和广大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下成为能提高生命质量和把握人生的人,让所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拥有一定的生活智慧和生命丰富性来不断推进更富创造性和更富人性的社会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工作方式,在积累财富的同时让生命个体有精神信仰和幸福人生的意义。叶澜教授说: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科学的、人文的还是技术的、社会的,无论是低年级的、中年级的还是高年级,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学校须尽全力实现下列的一切:拓展学生对人性和世界丰富性的体悟和认识,让学生对未知、未来充满向往,对学习、探索本身充满兴趣并能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让学生树立自信,懂得人生必会遭遇各种不测,环境必有好恶顺逆,人只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实现发展,怨天尤人无用;每个人都只能自活,不能由他人代活,可靠的、可把握的、可运用的、别人无法夺走和代替的根本力量,是一个有足够实力和意志、有明确目标和善于规划、能与环境对话并能战胜自我和与他人合作奋斗的自我;使学生相信只有合理的愿望、合法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才是坦荡的财富;相信财富是人的奴隶,不是人的主人,用财富完善、丰富人生,能使财富体现对个体有意义的生命、人文的价值;相信自己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只有提高本身的需求水平、丰富性和实现需求的能力,才能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人生,才能在成就最好自我的同时,为事业、社会做出自己能做出的最大贡献。[2]
三、心中有人,细节凝聚智慧
有生命活力、心中有人的德育管理凝聚更多的是人的发展,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信仰,是有智慧的细节闪光。它更多的是从人本的角度考虑人的需求,给予被管理对象更多、更大的舞台和更有憧憬的未来,这不关乎物质条件的优劣、不关乎潜能的高低,却能让管理披上更迷人的温情,让管理者更具归属力和向心力,他们能释放更多的正面能量,能更充分地发挥更有心的凝聚力。
心中有“人”能绽放智慧的光彩,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具人性的魅力,瞻望未来发展平台的供给更能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体悟来自细节,感恩源于有心,付出与收获之间因个人内心的制高点而平衡,德育的快乐与幸福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33-34
[2]叶澜·教育发展研究·2006·8·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P5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自治 人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0-01
当复杂的社会生态文化冲击中职校园文化时,做老师的依然能感受到每天工作的幸福与快乐,那是课堂与学生给予的最高荣誉和最好的回报;当班主任的世界在社会与家庭、市场与行政等多重压力下,依然能保留一份小小的清醒远离那条“趋利”的快车道,用阅读换来淡定内涵,用思考赢得聪慧冷静,那是学生和领导们奉送幸福快乐的不竭源泉。然而,学生也好,教师也罢,谁也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人,学校更不是社会之外的真空地带,当各种各样的“利益”之争悄悄潜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时候,似乎很多人都少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焦虑和暴躁;少了一种精神与信仰,更多了一类生活意义的丧失与精神的贫法与麻木。中等职业学校,这个杂糅了各式“另类”学生的地方,教师们能否在最大化利益追求和最大化社会压力与最没有社会地位和最难看到“教育树人”成效的夹缝中追求教书育人的幸福快乐呢?也许幸福快乐是种感觉,也许幸福快乐是种境界,当校园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能享受到幸福快乐时,那是教育的智慧,是管理的睿智。我们期待着,我们期盼着中职教育真正的灿烂阳光。
一、学生自治过程中的问题
在中职校园实施学生自治是不是把所有事务交给学生会干部执行就以为是自治呢?这样的学生自治能不能行得通?这样的管理有没有意义,或者说是正意义还是负意义?学生会的干部能得到什么,我们广大的学生成长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我们常常过于看重管理的权威,却往往忽略了管理的终极目的: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学生的前程命运和班主任教师对工作的内在热忱和执著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告诫我们: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做好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是啊,和学生一生的发展相比、和教师终其一生乐于本职工作相比,权威算什么!而且我们也完全可以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呀![1]
二、德育管理迫切需要做减法
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是让所有学生会干部、班主任老师和广大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下成为能提高生命质量和把握人生的人,让所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拥有一定的生活智慧和生命丰富性来不断推进更富创造性和更富人性的社会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工作方式,在积累财富的同时让生命个体有精神信仰和幸福人生的意义。叶澜教授说: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科学的、人文的还是技术的、社会的,无论是低年级的、中年级的还是高年级,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学校须尽全力实现下列的一切:拓展学生对人性和世界丰富性的体悟和认识,让学生对未知、未来充满向往,对学习、探索本身充满兴趣并能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让学生树立自信,懂得人生必会遭遇各种不测,环境必有好恶顺逆,人只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实现发展,怨天尤人无用;每个人都只能自活,不能由他人代活,可靠的、可把握的、可运用的、别人无法夺走和代替的根本力量,是一个有足够实力和意志、有明确目标和善于规划、能与环境对话并能战胜自我和与他人合作奋斗的自我;使学生相信只有合理的愿望、合法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才是坦荡的财富;相信财富是人的奴隶,不是人的主人,用财富完善、丰富人生,能使财富体现对个体有意义的生命、人文的价值;相信自己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只有提高本身的需求水平、丰富性和实现需求的能力,才能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人生,才能在成就最好自我的同时,为事业、社会做出自己能做出的最大贡献。[2]
三、心中有人,细节凝聚智慧
有生命活力、心中有人的德育管理凝聚更多的是人的发展,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信仰,是有智慧的细节闪光。它更多的是从人本的角度考虑人的需求,给予被管理对象更多、更大的舞台和更有憧憬的未来,这不关乎物质条件的优劣、不关乎潜能的高低,却能让管理披上更迷人的温情,让管理者更具归属力和向心力,他们能释放更多的正面能量,能更充分地发挥更有心的凝聚力。
心中有“人”能绽放智慧的光彩,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具人性的魅力,瞻望未来发展平台的供给更能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体悟来自细节,感恩源于有心,付出与收获之间因个人内心的制高点而平衡,德育的快乐与幸福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33-34
[2]叶澜·教育发展研究·2006·8·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