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分为三部分:‘理念、体系和内容。理念是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设计思路等的阐述。体系是指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内容是指“课程标准”中具体的学习要点。如果把课程标准比喻成一个人,则理念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体系就像一个人的骨骼,内容就像一个人的血肉。解读历史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首先要触及的是灵魂。
历史课程理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在历史观上,一定程度上引入文明史观的视野和方法;在教育观上,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观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观上,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人文素养、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内容选择上,体现适合高中生学习的,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本文以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为例,谈谈历史教学思维方法的转变策略。
一、考察历史:理解历史比记忆历史更重要
对历史学本身的意义,我国著名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的理解或诠释。第一层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客观不变的,但第二层次却是随着我们思想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学在于第二层次。这就告诉我们,记忆历史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即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讲授教材、组织训练,学生以教材为本,回归教材,记忆教材,完成以教材为核心的相关训练。记忆历史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一是历史科学依附于政治,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工具;二是获取历史知识和资源信息极为困难,大脑成为历史信息的主要贮存器,记忆成为思考与研究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记忆大量史实。学术自由时代更需要历史意识,具有对众多观点进行评价的能力。而正确的历史意识的形成,不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结果,而是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经过对历史事件充分理解、生成、建构作出的价值判断。第四单元的教学应该更多将学生的精力引向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结论。如鸦片战争失败反映的根本差距为什么是制度?“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这些基本问题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予以理解。
二、长时段考察历史: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更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上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好比一年四季,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四季的特征和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上来,至于春天从哪一天开始、到哪天结束等具体精确的时间则可以淡化。我们并不否认历史阶段分期的存在,但连阶段特征都没有搞清楚,空谈分期的具体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
比如,第四单元要求学生把握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各个阶段的特点,1840-1949年的近代中国政治史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让学生理解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关键要让学生从这两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鲜明的阶段特征上来理解“新”“旧”的深刻内涵。
三、关注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探索历史事件的学术意义更重要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思想的学问,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核心内涵。比如对“辛亥革命”的学习,不少学生往往满足于记忆其历史意义。其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学术上有很大争议,中学教学可以去关注,但没有必要去求解,否则就把中学历史教学等同于高校的历史教学了。作为辛亥革命,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建立起一个民主共和国家,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就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突出的价值观,应从关注革命本身到关注革命在文明进步中的价值。中国近代史是民主革命的历史。过去教材用较多的篇幅介绍革命的来龙去脉,课程目标中要求比较这个革命和那个革命的共性和个性。新课程教材对此作了大幅度删减,如《历史(必修)》第一册前言部分所说,课程目标要求的是“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政治人物”。为此,我们在进行高一历史教学时,着力方式就与以往不一样,应侧重于制度演进,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就着力于其在近代反封建反侵略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从大历史观出发,分析辛亥革命在我国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这个历程中的作用等,更加关注革命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四、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学会从世界角度去思考
历史教育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世界意识,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关系。这就区别于传统或经典的国际主义,以“世界革命”为主旨的国际主义是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产物。世界意识内涵深刻、外延广阔,既包括国际关系意识,也包括关于整个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第四单元教材中已略去“革命的国际意义”。教材中外混编,目的在于拉近世界与中国的距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世界,从世界角度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如我们应这样理解近代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互动。第一,中国的全球交往的起始并不是自发的和自愿的,更不是平等的和对等的,而是在一系列暴力和抵抗中完成的。在世界史西方权力的扩散过程中,西方给非西方包括中国带来了创伤与痛苦,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通过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批判,让学生理解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在改造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和当今全球化中的力量对比和权力配置。第二,中国走向世界,追求国家现代化,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和历史经验。比如,我们要重点关注近代中国,是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的转型,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第三,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比如近代中日关系。第四,中国与世界共同消除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成果,比如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教学中要对第四单元与第一、三单元进行有机衔接,从而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被孤立于世界之外。明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并通过对具体原因的分析,理解第一单元中关于明清封建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学生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体会人类尊重生命、共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产党,也要注意从国内和国际背景考察。对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也要从世界角度予以理解,从而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是在与世界的碰撞、互动中发展的。
历史课程理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在历史观上,一定程度上引入文明史观的视野和方法;在教育观上,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观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观上,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人文素养、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内容选择上,体现适合高中生学习的,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本文以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为例,谈谈历史教学思维方法的转变策略。
一、考察历史:理解历史比记忆历史更重要
对历史学本身的意义,我国著名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的理解或诠释。第一层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客观不变的,但第二层次却是随着我们思想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学在于第二层次。这就告诉我们,记忆历史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即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讲授教材、组织训练,学生以教材为本,回归教材,记忆教材,完成以教材为核心的相关训练。记忆历史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一是历史科学依附于政治,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工具;二是获取历史知识和资源信息极为困难,大脑成为历史信息的主要贮存器,记忆成为思考与研究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记忆大量史实。学术自由时代更需要历史意识,具有对众多观点进行评价的能力。而正确的历史意识的形成,不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结果,而是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经过对历史事件充分理解、生成、建构作出的价值判断。第四单元的教学应该更多将学生的精力引向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结论。如鸦片战争失败反映的根本差距为什么是制度?“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这些基本问题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予以理解。
二、长时段考察历史: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更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上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好比一年四季,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四季的特征和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上来,至于春天从哪一天开始、到哪天结束等具体精确的时间则可以淡化。我们并不否认历史阶段分期的存在,但连阶段特征都没有搞清楚,空谈分期的具体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
比如,第四单元要求学生把握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各个阶段的特点,1840-1949年的近代中国政治史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让学生理解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关键要让学生从这两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鲜明的阶段特征上来理解“新”“旧”的深刻内涵。
三、关注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探索历史事件的学术意义更重要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思想的学问,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核心内涵。比如对“辛亥革命”的学习,不少学生往往满足于记忆其历史意义。其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学术上有很大争议,中学教学可以去关注,但没有必要去求解,否则就把中学历史教学等同于高校的历史教学了。作为辛亥革命,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建立起一个民主共和国家,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就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突出的价值观,应从关注革命本身到关注革命在文明进步中的价值。中国近代史是民主革命的历史。过去教材用较多的篇幅介绍革命的来龙去脉,课程目标中要求比较这个革命和那个革命的共性和个性。新课程教材对此作了大幅度删减,如《历史(必修)》第一册前言部分所说,课程目标要求的是“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政治人物”。为此,我们在进行高一历史教学时,着力方式就与以往不一样,应侧重于制度演进,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就着力于其在近代反封建反侵略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从大历史观出发,分析辛亥革命在我国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这个历程中的作用等,更加关注革命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四、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学会从世界角度去思考
历史教育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世界意识,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关系。这就区别于传统或经典的国际主义,以“世界革命”为主旨的国际主义是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产物。世界意识内涵深刻、外延广阔,既包括国际关系意识,也包括关于整个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第四单元教材中已略去“革命的国际意义”。教材中外混编,目的在于拉近世界与中国的距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世界,从世界角度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如我们应这样理解近代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互动。第一,中国的全球交往的起始并不是自发的和自愿的,更不是平等的和对等的,而是在一系列暴力和抵抗中完成的。在世界史西方权力的扩散过程中,西方给非西方包括中国带来了创伤与痛苦,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通过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批判,让学生理解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在改造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和当今全球化中的力量对比和权力配置。第二,中国走向世界,追求国家现代化,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和历史经验。比如,我们要重点关注近代中国,是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的转型,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第三,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比如近代中日关系。第四,中国与世界共同消除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成果,比如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教学中要对第四单元与第一、三单元进行有机衔接,从而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被孤立于世界之外。明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并通过对具体原因的分析,理解第一单元中关于明清封建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学生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体会人类尊重生命、共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产党,也要注意从国内和国际背景考察。对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也要从世界角度予以理解,从而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是在与世界的碰撞、互动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