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越來越高,地方性高校教育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严重的厌学问题,并且还在日益加重,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质量提升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高校学生出现厌学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解决高校学生厌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厌学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厌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法对学生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厌烦的一种心理情绪,学生对目前在校生活状态不满意、心情郁闷厌倦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后就会在实际行动上有所表现,具体表现在学习态度消极、日常生活情感表现低沉、常常出现逃离学习活动的行为。这几年来,高校内部也不断加大学风建设工作力度,高校学风建设很大程度的发展高校学生从根本上得到了根本转变,然而在地方性高校中依然存在着“逃课族”“特困生”“补考族”等厌学群体,为此,下文首先对地方性高校影响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而后做出了对应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关键性的现实意义。
1致使地方性高校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导致目前地方性高校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
1.1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心理和价值观念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出现的拜金思想、个人主义以及享乐思想等不良价值观念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高校统一施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就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对自身未来就业感到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畏惧和自卑的心理等诸多问题,产生厌学心理。目前,互联网、移动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及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着直接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目前很多高校学生远离了父母来到大学当中,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沈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经常逃课等问题,这都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导致的。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人才资源紧张、结构不平衡以及生源差异大、学生就业难度大,这些都是大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来源。再加上教育体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应试教育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中没有进行自我约束和规划,在学没有动力,厌学思想顺势而生。
1.2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学校、家庭因素
学校:由于很多新办的本科学校都是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市区,学校创办时间短,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知名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学校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素质、学生考评的形式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陈旧的教学体制、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很多学校的管理不科学也是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家庭:家庭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的补充,也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失衡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学校的思想,在沟通教育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一些家长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迫切的要望子成龙,教育行为出现极端现象:过度溺爱或者是过分严厉,使学生对家庭过度依赖、逆反,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的重要来源,家境优越的学生对就业以及生活没有压力,在学校的学习是一种无目的的状态;而家庭困难的学生会因为想减轻家庭负担去做一些兼职导致影响学习,还有的学生自卑导致自暴自弃,心理上产生冲突,从而厌学。
2解决地方性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有效策略
2.1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提供优质、健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好的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优质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能够对学生起到美育的作用,学校可以扩建校舍和图书馆,增添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利用各种资源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校可以强化图书馆以及网络教室来提高教育服务功能,强化学生对校训、校歌的理解,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校人文性标志的深刻领悟;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学术氛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高校园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形成优秀的品质与优良的学风。
2.2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应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优化学校的教育机构,对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更新教学的手段、改革教学的方法,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走进课堂、主动学习。学校应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改善教师薪资待遇能够有效的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年轻化、欠缺优秀师资等问题,学校要能做到以制度留人、感情留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要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2.3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坚持以生为本、服务育人
高校应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用服务的理念来帮助和引导学生,为学生看展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来适应大学的生活,增强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调控能力,缓解学生的压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拓展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积极的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来保证在最佳教育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和学生之间构架桥梁,发挥三方面的合作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丽清.浅谈地方性高校学生的厌学原因[J].教育研究.2014.6(3)11-15.
[2]李煜.高校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2016.9(7)24-26.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厌学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厌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法对学生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厌烦的一种心理情绪,学生对目前在校生活状态不满意、心情郁闷厌倦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后就会在实际行动上有所表现,具体表现在学习态度消极、日常生活情感表现低沉、常常出现逃离学习活动的行为。这几年来,高校内部也不断加大学风建设工作力度,高校学风建设很大程度的发展高校学生从根本上得到了根本转变,然而在地方性高校中依然存在着“逃课族”“特困生”“补考族”等厌学群体,为此,下文首先对地方性高校影响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而后做出了对应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关键性的现实意义。
1致使地方性高校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导致目前地方性高校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
1.1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心理和价值观念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出现的拜金思想、个人主义以及享乐思想等不良价值观念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高校统一施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就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对自身未来就业感到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畏惧和自卑的心理等诸多问题,产生厌学心理。目前,互联网、移动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及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着直接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目前很多高校学生远离了父母来到大学当中,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沈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经常逃课等问题,这都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导致的。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人才资源紧张、结构不平衡以及生源差异大、学生就业难度大,这些都是大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来源。再加上教育体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应试教育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中没有进行自我约束和规划,在学没有动力,厌学思想顺势而生。
1.2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学校、家庭因素
学校:由于很多新办的本科学校都是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市区,学校创办时间短,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知名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学校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素质、学生考评的形式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厌学情绪的来源。陈旧的教学体制、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很多学校的管理不科学也是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家庭:家庭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的补充,也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失衡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学校的思想,在沟通教育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一些家长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迫切的要望子成龙,教育行为出现极端现象:过度溺爱或者是过分严厉,使学生对家庭过度依赖、逆反,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的重要来源,家境优越的学生对就业以及生活没有压力,在学校的学习是一种无目的的状态;而家庭困难的学生会因为想减轻家庭负担去做一些兼职导致影响学习,还有的学生自卑导致自暴自弃,心理上产生冲突,从而厌学。
2解决地方性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有效策略
2.1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提供优质、健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好的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优质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能够对学生起到美育的作用,学校可以扩建校舍和图书馆,增添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利用各种资源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校可以强化图书馆以及网络教室来提高教育服务功能,强化学生对校训、校歌的理解,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校人文性标志的深刻领悟;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学术氛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高校园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形成优秀的品质与优良的学风。
2.2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应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优化学校的教育机构,对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更新教学的手段、改革教学的方法,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走进课堂、主动学习。学校应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改善教师薪资待遇能够有效的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年轻化、欠缺优秀师资等问题,学校要能做到以制度留人、感情留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要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2.3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坚持以生为本、服务育人
高校应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用服务的理念来帮助和引导学生,为学生看展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来适应大学的生活,增强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调控能力,缓解学生的压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拓展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积极的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来保证在最佳教育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和学生之间构架桥梁,发挥三方面的合作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丽清.浅谈地方性高校学生的厌学原因[J].教育研究.2014.6(3)11-15.
[2]李煜.高校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2016.9(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