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自主探究成了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通过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叹自己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看不中用,以致于出现了探究活动中存在形式多、实质少等一些问题,有一些探究活动缺少实效,流于形式。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联系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宜”与“不宜”,谈几点看法。
一、探究的内容宜少不宜多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的,它富有一定的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来源是广泛的、灵活的、开放的,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只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又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都可以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也许是受上述原因影响,我们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探究的内容越多越好”,凡事都喜欢让学生进行探究”正因为如此,导致探究的内容太多,再加上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会造成探究时学生非常费时,以致于造成一些探究课上不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其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探究的内容宜少不宜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A教师: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有面积的含义、面积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面积单位的产生、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的应用等等)按照书本要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是由于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又比较重要,再加上这些内容又都比较适合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老师把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逐一进行探究,结果,探究的效果受时间的影响,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教师和学生都被累得心力交瘁,课后又不得不花时间去补。B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地对教材重新划分,把“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分开,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探究的时间比较充分,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设计,让探究的内容变多为少,为实现人人能探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这么说,精选探究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成功的有效保证。
二、探究的情境宜实不宜俏
探究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在探究性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师会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做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样做同时导致了部分教师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的花俏、时髦,造成非数学因素太多,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我们创设探究情境时不能只看表面的花俏,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问题的呈现;而是要用务实的眼光去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精兵简政,简化情境中的非数学因素,让探究情境由俏变实。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突出主题,省时增效。
三、探究的空间宜大不宜小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比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研究讨论解决,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割一割、补一补,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探究的路径宜直不宜曲
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该等同于科学家的原始探究活动;以为只有学生付出了与前人大致相同的探究过程,才能算得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课。这种认识导致了一些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无形之中增加了探究的难度,使学生探究的路径变得弯曲,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五、探究的结论宜宽不宜严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智力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探究的成果也往往不是书本上有的一种或两种,其实探究的成果也就是得到的结论应该是多样的。从这一点说,探究的过程就好比是从一个端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而决不可能是从一个端点出发向指定端点的线段。因此,我们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结论要求应该宽松些,只要能达到说明探究的目的即可,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去要求和规范。如果对结论要求过严,那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得整齐划一,思维完全预设在老师的框架内,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又能有什么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探究,只要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得到的探究结论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它只有正确的理念,却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灵魂,探究性学习就一定会发挥它的应有价值,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一、探究的内容宜少不宜多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的,它富有一定的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来源是广泛的、灵活的、开放的,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只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又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都可以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也许是受上述原因影响,我们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探究的内容越多越好”,凡事都喜欢让学生进行探究”正因为如此,导致探究的内容太多,再加上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会造成探究时学生非常费时,以致于造成一些探究课上不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其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探究的内容宜少不宜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A教师: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有面积的含义、面积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面积单位的产生、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的应用等等)按照书本要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是由于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又比较重要,再加上这些内容又都比较适合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老师把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逐一进行探究,结果,探究的效果受时间的影响,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教师和学生都被累得心力交瘁,课后又不得不花时间去补。B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地对教材重新划分,把“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分开,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探究的时间比较充分,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设计,让探究的内容变多为少,为实现人人能探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这么说,精选探究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成功的有效保证。
二、探究的情境宜实不宜俏
探究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在探究性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师会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做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样做同时导致了部分教师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的花俏、时髦,造成非数学因素太多,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我们创设探究情境时不能只看表面的花俏,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问题的呈现;而是要用务实的眼光去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精兵简政,简化情境中的非数学因素,让探究情境由俏变实。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突出主题,省时增效。
三、探究的空间宜大不宜小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比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研究讨论解决,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割一割、补一补,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探究的路径宜直不宜曲
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该等同于科学家的原始探究活动;以为只有学生付出了与前人大致相同的探究过程,才能算得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课。这种认识导致了一些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无形之中增加了探究的难度,使学生探究的路径变得弯曲,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五、探究的结论宜宽不宜严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智力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探究的成果也往往不是书本上有的一种或两种,其实探究的成果也就是得到的结论应该是多样的。从这一点说,探究的过程就好比是从一个端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而决不可能是从一个端点出发向指定端点的线段。因此,我们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结论要求应该宽松些,只要能达到说明探究的目的即可,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去要求和规范。如果对结论要求过严,那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得整齐划一,思维完全预设在老师的框架内,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又能有什么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探究,只要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得到的探究结论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它只有正确的理念,却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灵魂,探究性学习就一定会发挥它的应有价值,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