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教学的最高目标。传统教学方式重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5/6与3/8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⑴5/6与3/8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⑵能将5/6与3/8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处这样提前暗示、指令,就会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意识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教师事先不作暗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就可以发现许多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比如:⑴化成小数比较;⑵用折纸比较;⑶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⑷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造,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上就有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创设创新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情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与信任,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
1.创设轻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问题改编成主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创设轻松、快乐、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分西瓜的情景。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23 个西瓜,分给沙师弟46 个西瓜,我分得69 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通过比较计算后得出大家分得一样多。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这几个分数,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这样,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头脑中想提的问题就增多了,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2.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教师准备带26位同学去公园划船游玩,如果每条船最多只能坐5个人,大家算一算需要租几条船?学生用除法计算得,商5余1,但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判断需要租5条船。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拓展问题:现在我们租6条船,那么怎样分配才能合适呢?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进一步尝试,终于学生又找到多种分配方案,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数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开放学习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赞扬、赏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一次又一次地激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碰撞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十几减7”这一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5-7”,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有位学生大声说:“我有不同的想法。15减7,5减7不够减,我倒着减,先用7减5得2,再用10减2得8,所以15-7=8。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片嘲笑声,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学生,反而高度评价他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解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解法有独创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信息,及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带给学生的将是学习中不断创新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对培养学生不断地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加强实践,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实践意识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受到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以发展,变得聪明,脑和手的技能得以训练,变得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参与操作实践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新,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的自由度,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并没有作“操作”上的详尽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一个你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
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直接让学生思考并探索:“怎样计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学生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周长?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学具进行观察、操作,尝试计算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直接提出可以把四条边的边长逐一相加的方法,并且想出其他办法,这样每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思维,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就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成绩也就必然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533024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两琶小学)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5/6与3/8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⑴5/6与3/8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⑵能将5/6与3/8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处这样提前暗示、指令,就会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意识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教师事先不作暗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就可以发现许多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比如:⑴化成小数比较;⑵用折纸比较;⑶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⑷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造,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上就有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创设创新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情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与信任,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
1.创设轻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问题改编成主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创设轻松、快乐、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分西瓜的情景。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23 个西瓜,分给沙师弟46 个西瓜,我分得69 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通过比较计算后得出大家分得一样多。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这几个分数,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这样,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头脑中想提的问题就增多了,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2.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教师准备带26位同学去公园划船游玩,如果每条船最多只能坐5个人,大家算一算需要租几条船?学生用除法计算得,商5余1,但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判断需要租5条船。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拓展问题:现在我们租6条船,那么怎样分配才能合适呢?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进一步尝试,终于学生又找到多种分配方案,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数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开放学习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赞扬、赏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一次又一次地激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碰撞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十几减7”这一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5-7”,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有位学生大声说:“我有不同的想法。15减7,5减7不够减,我倒着减,先用7减5得2,再用10减2得8,所以15-7=8。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片嘲笑声,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学生,反而高度评价他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解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解法有独创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信息,及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带给学生的将是学习中不断创新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对培养学生不断地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加强实践,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实践意识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受到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以发展,变得聪明,脑和手的技能得以训练,变得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参与操作实践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新,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的自由度,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并没有作“操作”上的详尽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一个你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
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直接让学生思考并探索:“怎样计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学生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周长?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学具进行观察、操作,尝试计算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直接提出可以把四条边的边长逐一相加的方法,并且想出其他办法,这样每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思维,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就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成绩也就必然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533024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两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