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的学习主力军在学校,而小学阶段又是重中之重。小学生天真烂漫,世界观和价值观处在形成的最初阶段,若使之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必然对其文化格局有着重大的促进和提升。传承千年优秀文明的第一站就放在了这群孩子身上。如何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中华文明,提高人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化魅力;文化精髓;中华文明;人文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儿女传承千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老法宝,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思想精神财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感受文化魅力
优秀的氛围塑造优秀的品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学校努力营造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氛圍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广场上开设了传统文化专栏,涉及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名人名言、名胜古迹等方面,教学楼、功能室、走廊内也随处可见经典传统文化的痕迹。学生走进校园,就如同漫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廊中,他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学校还注重打造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文化,把学生的书法、国画、剪纸等优秀作品在教室走廊橱窗、教室内的学习园地中进行展览,让学生在欣赏自己成就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以精彩的课堂为载体,汲取文化精髓
课堂依然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怎么上出一堂精彩的课是各级学校、各个老师思考的主要问题。首先,选择经典是重中之重。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来授课。由此以点及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精心规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阅读感受经典。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内容,选取切入点、展开点,并结合生活实例,简明扼要地理解经典的精髓,从而将传统文化课堂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并将经典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能够从经典中受益,在经典中成长,从而达到“自悟、明理、导行”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中华文明
学习传统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学习体验。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对传统节日进行探究,搜集传统节日的来历、节日的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古诗、故事等材料。在学生对传统节日探究的基础上,再开展写对联迎新春、传统节日诗歌朗诵、名人故事会、做灯笼猜灯谜、包粽子迎端午、春游踏青等多种实践活动进行交流体验。让学生在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会更深远。例如,春节来临时,学校可以开展“写对联,迎新春”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书法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走访,更加了解不同家庭不同对联的不同含义,也有利于家风的塑造。在元宵节这个节日中,孩子们不仅会制作灯笼,还充分了解到它象征着团团圆圆这一内涵,由此联系到祖国的统一,孩子的爱国之情也会因此油然而生。
四、博览优秀的相关书籍,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只能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激发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想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引导学生涉猎更多的经典传统文化书籍,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经典传统文化书籍的习惯。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刊,如《论语》《诗经》《弟子规》《三字经》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自己设定阅读目标,如实填写“读书存折”,定期开展“书香小学士”“书香小硕士”“书香小博士”和“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诵读经典已经蔚然成风,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田,汲取文化精华,传承中华文明,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梁宝珠.谈如何上好一节中华传统文化课[J].小学教学参考, 2015(12).
关键词:文化魅力;文化精髓;中华文明;人文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儿女传承千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老法宝,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思想精神财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感受文化魅力
优秀的氛围塑造优秀的品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学校努力营造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氛圍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广场上开设了传统文化专栏,涉及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名人名言、名胜古迹等方面,教学楼、功能室、走廊内也随处可见经典传统文化的痕迹。学生走进校园,就如同漫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廊中,他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学校还注重打造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文化,把学生的书法、国画、剪纸等优秀作品在教室走廊橱窗、教室内的学习园地中进行展览,让学生在欣赏自己成就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以精彩的课堂为载体,汲取文化精髓
课堂依然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怎么上出一堂精彩的课是各级学校、各个老师思考的主要问题。首先,选择经典是重中之重。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来授课。由此以点及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精心规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阅读感受经典。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内容,选取切入点、展开点,并结合生活实例,简明扼要地理解经典的精髓,从而将传统文化课堂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并将经典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能够从经典中受益,在经典中成长,从而达到“自悟、明理、导行”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中华文明
学习传统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学习体验。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对传统节日进行探究,搜集传统节日的来历、节日的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古诗、故事等材料。在学生对传统节日探究的基础上,再开展写对联迎新春、传统节日诗歌朗诵、名人故事会、做灯笼猜灯谜、包粽子迎端午、春游踏青等多种实践活动进行交流体验。让学生在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会更深远。例如,春节来临时,学校可以开展“写对联,迎新春”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书法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走访,更加了解不同家庭不同对联的不同含义,也有利于家风的塑造。在元宵节这个节日中,孩子们不仅会制作灯笼,还充分了解到它象征着团团圆圆这一内涵,由此联系到祖国的统一,孩子的爱国之情也会因此油然而生。
四、博览优秀的相关书籍,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只能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激发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想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引导学生涉猎更多的经典传统文化书籍,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经典传统文化书籍的习惯。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刊,如《论语》《诗经》《弟子规》《三字经》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自己设定阅读目标,如实填写“读书存折”,定期开展“书香小学士”“书香小硕士”“书香小博士”和“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诵读经典已经蔚然成风,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田,汲取文化精华,传承中华文明,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梁宝珠.谈如何上好一节中华传统文化课[J].小学教学参考,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