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按照设问,充分利用题组提供的各种材料,揭示命题的前提与结论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运用有关地理知识,立足于多角度、多思维地对题目所提供的答案选项进行定性的分析、全面的对比、正误的鉴别、科学的筛选、捕捉信息,从而把正确答案合理而迅速地选出。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选择题的特性,在高考备考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解答地理选择题。
1.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利用选择项错误或题干与选择项逻辑不相符,将错误答案排除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也是学生在解答选择题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技巧是根据题意要求,以反向思维为导向,将备选答案中不符合题意的逐一排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例1,(2016江苏)如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解答技巧】首先要明确“遥感”这个概念,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技术。因此位于地表的居民点、水系和地形,更容易用遥感技术来获取,A正确;而位于地下的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不适合用遥感技术,所以要排除。
经验告诉我们: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多数在排除之列,但也应仔细判别。
2.推理法
推理法是通过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推理法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重视地理推理的学习,有利于从本质上掌握地理规律,利于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2,(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響: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解答技巧】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大于河道被冲刷强度;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河床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枯水期,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9~12月,此时段海潮携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所以答案选D。
3.优选法
此法较适用于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的选择题。一般情况下,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优选法进行取舍。适合运用优选法的选择题的各选项都不同程度地与题干有联系,不同于一般的正误关系。因此,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选项,解题时要通过对比,分析其“质”“量”与题干的相符度,从而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这类试题要求对每个选项都读明白,比较鉴别,优胜劣汰,在众多的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
例3,(2015全国I)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解答技巧】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故选D。
4.先易后难法
在平时的测试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陷入一个“怪圈”而后悔。即一些很容易选择的基础知识题目考试终了时间已到,来不及答而丢“冤枉分”。这主要是考生的应考心理素质不佳和解题方法选取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很有必要传授一种能使学生跳出“怪圈”的解题方法。“先易后难法”无疑就是最佳的解题方法。此法的指导思想是:从全部备选答案中,将自己最熟悉的、已经完全掌握理解的基础知识题先选出,稳定了自己的考试情绪,而对一些模糊不清、拿不到注意、一时答不出或根本不理解的难题留作最后来分析判断。这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地理选择题解答的方法亦因题而异、多种多样,在解答选择题时,只有将诸法相结合,灵活应用,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利用选择项错误或题干与选择项逻辑不相符,将错误答案排除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也是学生在解答选择题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技巧是根据题意要求,以反向思维为导向,将备选答案中不符合题意的逐一排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例1,(2016江苏)如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解答技巧】首先要明确“遥感”这个概念,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技术。因此位于地表的居民点、水系和地形,更容易用遥感技术来获取,A正确;而位于地下的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不适合用遥感技术,所以要排除。
经验告诉我们: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多数在排除之列,但也应仔细判别。
2.推理法
推理法是通过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推理法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重视地理推理的学习,有利于从本质上掌握地理规律,利于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2,(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響: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解答技巧】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大于河道被冲刷强度;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河床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枯水期,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9~12月,此时段海潮携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所以答案选D。
3.优选法
此法较适用于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的选择题。一般情况下,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优选法进行取舍。适合运用优选法的选择题的各选项都不同程度地与题干有联系,不同于一般的正误关系。因此,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选项,解题时要通过对比,分析其“质”“量”与题干的相符度,从而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这类试题要求对每个选项都读明白,比较鉴别,优胜劣汰,在众多的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
例3,(2015全国I)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解答技巧】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故选D。
4.先易后难法
在平时的测试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陷入一个“怪圈”而后悔。即一些很容易选择的基础知识题目考试终了时间已到,来不及答而丢“冤枉分”。这主要是考生的应考心理素质不佳和解题方法选取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很有必要传授一种能使学生跳出“怪圈”的解题方法。“先易后难法”无疑就是最佳的解题方法。此法的指导思想是:从全部备选答案中,将自己最熟悉的、已经完全掌握理解的基础知识题先选出,稳定了自己的考试情绪,而对一些模糊不清、拿不到注意、一时答不出或根本不理解的难题留作最后来分析判断。这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地理选择题解答的方法亦因题而异、多种多样,在解答选择题时,只有将诸法相结合,灵活应用,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