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竞争意识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阶段,数学教育中激发他们竞争意识的,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竞争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前提。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
  所以,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竞争的意识。
  
  一、以激励的形式来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出能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的问题,用这些问题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师还要设计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问题,如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得到培养。
  在设计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使用一些激励性、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话语,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鼓舞学生,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投入到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如,“看谁说得对?”、“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看谁提出的见解有独到之处?”“看哪一小组正确率最高?”、“看哪一小组想的方法最多、最好?”
  
  二、以竞赛形式来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分层质疑,内容分层练习。课堂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质疑,质疑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好手段、好方法。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智能优势等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可通调、测量、观察等方法将学生分成A、B、C三层,在上课前对不同层级学生给予不同的预习指导,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
  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多方面设计问题情境、问题产生的方法、问题提问的角度以及问题解决的办法。
  在课堂教学中让A层级学生和B层级学生多质疑一些发展性、探究性问题;鼓励C层级学生多质疑一些直观、具体、应用性问题。
  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三单元分数就用题教学完之后,可让A、B、C层级的学生共同完成练习的9题,A、B层级的学生除完成9题外,再完成探究性、发展性的10题。
  练习结束后,教师要立刻进行评价,对完成第一类习题的学生作出肯定,对两组题目都能完成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的场面,同时也使每一个学生都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2.在课堂教学中,练习题要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我要说、我能做的欲望,使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在小学数学中,一种是一道题只有惟一答案,因此探究解法的多样性对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显得较为重要。课堂练习中,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选择的练习题目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灵活性。如:一种药粉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配成的,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此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不同方法解答(作法略)。
  另一种是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这种题型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具有激励作用。
  3.练习形式要多样。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智能优势等存在着差异,学生在课堂中对于解答的练习也会因人而异。
  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多样化,新颖性。除了一般的填空、判断、选择、改错、计算等形式外,还可以采取用开火车、小组接力赛等以小组为单位的群体竞争形式进行练习。这不仅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激发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布置课外机动作业多考虑自愿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的不一样,单靠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特别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优等生来说,书本以及课堂上的习题已易如反掌,而非常急于想解答更高层次的题目,以满足其强烈兴趣的需要。
  假如这一兴趣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因而,在课堂教学之余要把竞争意识引向课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在布置家庭作业的同时,设计一些内容同教材同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的思考题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的实践题,充分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积极性。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练习题必须以学生自愿为前提,而不应施以压力。因此,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就具有一定弹性,让有兴趣的课外作业应具有一定弹性,让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去完成。
  每次完成后,教师可表扬所有参与者,尤其是解答正确的学生,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竞争氛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河南省罗山县龙山中心校)
其他文献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初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  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
期刊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做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老师的理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淡薄,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口干舌
期刊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
期刊
语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并视之为重点,呕心呖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中学生却最怕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中冥思苦索,却提不起精神,许多人 往往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  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分析,一般说学生看到题目,相关的材料呈现于脑际,然后将材料归类疏理,根据 题意分清主次,从中立意后决定取舍,形成提纲,才动笔写作。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社会科学,要将语文知识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三种方法:移觉换味法、辅助生趣法和由浅入深法。  关键词:语文知识 兴趣 激发 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下,意识活动最强烈。这一规律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语文知识,说得具体点,应该是指汉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语文中也有外国作品
期刊
误区一: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即今天学的字怎样记,怎样用,明天学的字又怎样记,怎样用……  却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
期刊
探究性学习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呢?听了同行们的一些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些不成熟的思考。下面谈谈自己对探究性学习的一些理解,与同行们商榷。    一、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    1.创设民主环境。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期刊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浓厚的兴趣爱好对于求知者来讲,有着非凡的意义。  古今中外许多实例告诉我们:兴趣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大大开发与展现,牛顿、张衡、爱因斯坦、陈景润正是从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兴趣是推动人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罗兰有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对于我们的学生,不是
期刊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重在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看重成果的有无。因为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就具备了今后创新的根基。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主观意识形象化的表现,是儿童陈述事物与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方式,对于儿童绘画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真实、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