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23.2
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作文的过程,大纲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教学要达到这三个要求,教师就必须把指导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并把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作前指导更为重要。下面谈谈我在进行作前指导的三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践,创作写作天地。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材料源于其生活范围,有今天的生活实际,也有往日的回忆,还有明天的向往。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情所至,都可能成为作文的素材。因此,要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首先,得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使其广泛接触自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其次,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使每一次观察都有收获。在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使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谢出来就不会感到无内容可写了。
二、注重观察训练,提取作文素材。
现代教育把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儿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前提。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也很肤浅。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时,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增强学生观察到兴趣,使观察后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成为写作素材。
1.明确目的,全面仔细地观察
观察训练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如:在写《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之前,我让学生把能体现校园美的特征找出来,并让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找出美洲哪,为什么美。学生根据要求和个人感受,积极地去观察、去寻找。由于任务明确易行,学生观察到兴趣被调动起来,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抓住重点,具体细致地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既要全面仔细地观察整体,又要具体细致地观察局部。事物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观察就是要找出事物的不同点,如观察校园时,我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最吸引人的地方——操场,进行第二次观察。由于景物描写既要有静态描写,也要有动态描写。因此,我要求学生从操场场面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观察。观察静态时,让他们按由近及远、从左到右的顺序,并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动态时,则让学生从下课或课余时间、操场上同学们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从静、动两方面进行重点观察。在作文时,就能把重点突出来。
3.展开想象,丰富观察的感觉。
想象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观察时适当地展开想象,可以使学生作文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甚至使学生把文章写活。观察作文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对事物不仅要观察其表面,更要观察其根本。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观察的感受。当然,要对事物的观察展开想象,就要求学生有充分的知识作观察的准备,知识越充分,收获就越大。例如,在大雪纷飞的早晨,带领学生观察教学楼前的松树,启发学生想象:当大雪覆盖着整棵松树时,雪松像什么样?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雪松又是什么样的?雪松一年四季都一样吗?还可启发学生联想到雪松原来和以后是什么样?它们直立在教学楼前都像些什么等。这样,学生便对雪松等印象加深,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 、激发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
作文课上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将观察后、头脑里积蓄的素材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其侧重点应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学生大都怕写作文,经常是在老師强迫下写的。由于没有一点写作兴趣,写出的作文平平淡淡。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回顾生活经历中哪些观察最细、感受最深的人、事、物、景,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在引导学生写《我学做家务》这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中什么情况下,你想起来做家务的?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在家学做家务时的经过一一讲出来。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而且说得非常精彩。最后,我问学生通过这次学做家务,你懂得了什么?以后准备怎么做?把这些问题解决后,再宣布他们动笔写。由于学生把事情的经过,通过指导时的想和讲,思想已打开,便由“要我写”的心理变成“我要写”,大大提高了兴趣。
总之,要想学生有内容可写,解决学生“写什么”、“如何写”以及“为什么写”这三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作前指导。引导他们接触社会,观察自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使作文内容充实具体。
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作文的过程,大纲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教学要达到这三个要求,教师就必须把指导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并把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作前指导更为重要。下面谈谈我在进行作前指导的三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践,创作写作天地。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材料源于其生活范围,有今天的生活实际,也有往日的回忆,还有明天的向往。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情所至,都可能成为作文的素材。因此,要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首先,得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使其广泛接触自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其次,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使每一次观察都有收获。在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使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谢出来就不会感到无内容可写了。
二、注重观察训练,提取作文素材。
现代教育把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儿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前提。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也很肤浅。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时,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增强学生观察到兴趣,使观察后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成为写作素材。
1.明确目的,全面仔细地观察
观察训练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如:在写《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之前,我让学生把能体现校园美的特征找出来,并让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找出美洲哪,为什么美。学生根据要求和个人感受,积极地去观察、去寻找。由于任务明确易行,学生观察到兴趣被调动起来,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抓住重点,具体细致地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既要全面仔细地观察整体,又要具体细致地观察局部。事物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观察就是要找出事物的不同点,如观察校园时,我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最吸引人的地方——操场,进行第二次观察。由于景物描写既要有静态描写,也要有动态描写。因此,我要求学生从操场场面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观察。观察静态时,让他们按由近及远、从左到右的顺序,并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动态时,则让学生从下课或课余时间、操场上同学们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从静、动两方面进行重点观察。在作文时,就能把重点突出来。
3.展开想象,丰富观察的感觉。
想象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观察时适当地展开想象,可以使学生作文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甚至使学生把文章写活。观察作文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对事物不仅要观察其表面,更要观察其根本。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观察的感受。当然,要对事物的观察展开想象,就要求学生有充分的知识作观察的准备,知识越充分,收获就越大。例如,在大雪纷飞的早晨,带领学生观察教学楼前的松树,启发学生想象:当大雪覆盖着整棵松树时,雪松像什么样?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雪松又是什么样的?雪松一年四季都一样吗?还可启发学生联想到雪松原来和以后是什么样?它们直立在教学楼前都像些什么等。这样,学生便对雪松等印象加深,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 、激发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
作文课上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将观察后、头脑里积蓄的素材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其侧重点应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学生大都怕写作文,经常是在老師强迫下写的。由于没有一点写作兴趣,写出的作文平平淡淡。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回顾生活经历中哪些观察最细、感受最深的人、事、物、景,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在引导学生写《我学做家务》这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中什么情况下,你想起来做家务的?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在家学做家务时的经过一一讲出来。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而且说得非常精彩。最后,我问学生通过这次学做家务,你懂得了什么?以后准备怎么做?把这些问题解决后,再宣布他们动笔写。由于学生把事情的经过,通过指导时的想和讲,思想已打开,便由“要我写”的心理变成“我要写”,大大提高了兴趣。
总之,要想学生有内容可写,解决学生“写什么”、“如何写”以及“为什么写”这三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作前指导。引导他们接触社会,观察自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使作文内容充实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