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基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互动教学法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对于强化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科学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和完善,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增强,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互动教学法应用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法
  课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注重课堂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互动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互动体系,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科知识间的互动等,实现学生的集体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一、互动教学法应用的积极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转变了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话语权,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答疑解惑,明辨是非[1],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互动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教与学都更自觉,需要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精心备课,将课堂上需要讲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计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使学生主动投入语文课堂学习,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是一种督促与激励[2]。互动教学法需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查阅资料学习,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对语文问题进行探讨。
  互动教学法能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将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拉近,使其充分发挥优势与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
  虽然传统教学法是让学生认知知识,但是这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广度、深度及高度上更好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法的应用
  1.转变师生理念,树立互动的意识。
  一直以来,教师都将自己作为课堂的掌控者和权威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持课堂纪律,不允许学生随意发言,学生需要完全听从教师的指挥,在教师的要求下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教师的要求没有被顺利履行,就会通过比较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3]。在这种形势下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无法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
  为了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建立,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努力成长为师生互动的组织者与帮助者,在教学中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服务,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更好地学。比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从课文中找到描写环境的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在表面文章中心思想上的重要作用;找到文章中的中心句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快速地找到答案,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很愉快。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互动生成。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开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及共鸣与情境有密切的关系[4],因此需要积极渲染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师的教学精神及情绪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学生的感官进行有效的刺激,使学生更好地创造、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比如角色表演、故事、问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对教学的情与景的感受,实现有效互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及时代背景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花木兰、官兵等角色,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更好地对诗句进行欣赏与分析。
  3.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互动兴趣。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式教学,还应积极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设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使教学更顺利。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更丰富,将大量的教学资料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大部分学生其实没有真正到过苏州园林,对其不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面对大量美丽的图片,学生会提升兴奋劲,这时再进行语文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互动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4.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情感互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应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对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制订科学的研究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相关的资料,做出研究报告[5]。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从而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
  比如在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忆中最感动的母爱,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动与同学和教师分享,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温暖的眼神、微笑向学生传授力量与温暖,使学生更积极上进,主动投入语文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一定的发展,互动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互动教学法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对于强化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互动教学法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合理地应用,明确课堂互动教学的不足,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及与知识间的互动和延伸,使互动教学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将互动教学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实现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才.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9:42.
  [2]周晓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课堂互动的有益探讨[J].新课程(下),2014,03:148-149.
  [3]王新.有效互动让课堂更精彩——谈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有效生成[J].课外语文,2014,06:54.
  [4]卢善纯.浅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7:51.
  [5]严成翠.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5,09:3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深入影响并改变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蔚然兴盛。它所倡导的自主研究,师生交互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导学案设计陷入一些误区,与最初的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设计理念出现偏差。因此,深入研究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提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它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其文化底蕴,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好的品质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古诗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古诗“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等特点的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体会出古诗要点和精髓,以至于使这些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师的讲述中单调枯燥、味同嚼蜡,师生不能产生共鸣
摘 要: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了解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课前导入、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氛围的营造、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传授“五步曲”的分析,探索如何通过这“五步曲”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五步曲 教学效益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模式,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知识的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识别差异
摘 要: 文章从语文课程理念精髓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种导读策略,阐述如何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实现文本内涵解读和能力生成,从而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 有效导读 辨析 读写结合 高效课堂  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内涵,教师要善于解读和领悟课标要求,挖掘文本内涵,优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句,利用朗读、对话等研读方式,品味词句,运用文本插图,强调学生强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