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树立理念,正确确立阅读中的师生地位
  教师阅读主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中学生的阅读注意,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让其尽快进入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要使每位学生都参与阅读活动,让大家的阅读认识互相补充和完善,起到导演的作用;三是要为学生对阅读对象的“入境”排难解困;四是强化阅读信息对学习主体的刺激作用,让学生的阅读心理尽快达到顺应和同化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立美(阅读)的主体,又是阅读的中介,他把自己对教材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感应,把教师的美、教材的美物化为学生的美,从而“在学生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语)。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其主体意识, 即从阅读态度、情感、意志等方面把阅读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使阅读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推进、互相强化;师生间心理距离缩短,教育教学内容的艺术化、亲切感、阅读性,都促使学生主体阅读意识的形成和确立。
  二、品析文本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培养语感是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种认识,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对那些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使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品词析句呢?这就必须借助具体的文本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丰富的感情色彩。揣摩评品是建立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修辞、逻辑、心理、语境等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对文本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等言语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写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言语形式去表达这些内容,对于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这些言语形式为什么是最恰当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言语经验。
  例如,《范进中举》中,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讽刺魅力,在本文随处可见,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宗白华说:“美的动机,起于同感。”我们分析文本若不能带领学生一起设身处地,直感文中的境界,则不能理解文本的美。所以说教师要“入境动情”,才能“出情传情”。学生一旦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他们就会表现出独到的发现力和创造力。
  例如,《背影》中描写背影的部分,也是最感人的地方是以下部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分析动作时,可以让学生分层次推敲词语的妙处。包括“走路”时的动作、“过铁道”时的动作、“爬月台”时的动作。在分析“走路”时的动作时,不仅要能够读出“走”,更要体会“走”的修饰语“蹒跚”所体现出来的父亲走这个动作之艰难;在分析“过铁道”时的动作时,不仅要让学生细细琢磨“探”的情态,更要体会修饰语“慢慢”一词的表现力;在分析“爬月台”时的动作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找出三个主要动作“攀”“缩”“倾”,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清楚这三个动作的施动对象分别是“手”“脚”“身体”,从而更加容易想象当时的情形。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的分析,让学生彻底体会父亲动作的艰难,进而思考艰难的原因。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父亲动作艰难的原因在于其身体肥胖、年老体衰等。再联系当时的家境,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艰难的动作的描写的作用,进而体会背影的感人力量。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上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课堂内外全面关注和落实“三维目标”。而任务驱动能实现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即对技术上的操练、技术方法、学习方法和信息文化的感受、内化的整合。  一、理解“任务”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如何去理解“任务”,怎样才算是“任务”呢?我认为在中小学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多角度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在环境的三大范畴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先树立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世界、我国和身边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现状,
导数的应用,给函数性质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函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与传统方法相比,简捷明快,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导数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更需要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过程.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懂得数学、学好数学.也就是说,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要让学生充满具体的数学经验,而获得数学经验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做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1. 指明探究的方向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仅仅凭借思考,则往往比较抽象,很难得出结果,但
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我觉得要想教好一个学生,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案例一:一次科代表和另一名学生抱着收上来的练习册来到办公室,告诉我还有3个同学没有交作业。我像往常一样,很生气地对课代表交代:“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处罚他们了。”话音刚落,旁边的学生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交作业吧!”我一看,他也是一名不爱交作业的学生。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的高科技企业.
进行儿童舞蹈的创作之前,编导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深入到幼儿园、小学,在和孩子们共同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孩子们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他们的性情和所好,懂得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儿童舞蹈是编给孩子们看的,儿童舞蹈绝不是成人舞蹈和专业舞蹈的改头换面。因此,儿童舞编导必须先研究“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特征。  一、儿童心理特征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  大量创作实践已表
培养青年教师,科研是关键。只有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以课题促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校尝试构建网络化培养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构建青年教师培训网络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涉及到青年教师的教学、教育和教科研等多方面。在校长领导下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下,培养青年教师,我校实行年级负责制,层层承包,落实责任,构建全方位培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