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枝且蔓 “回揉”摆渡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修订版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标准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进一步强化语言训练习题,加强题目运用的功能,规范、准确、灵动地进行语言运用训练。一篇课文、一个主题、一组课文的课堂练习,应该有一个向心点,就像一根指挥棒,使一篇课文中或整组的每篇课文之间的练习有机、系统地融合起来。笔者近年尝试设计运用作业有目的地向课文、主题或整组进行规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回揉”语言训练,获益匪浅。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组;“回揉性”练习;实践
  “揉”是擦、搓的意思,所谓“回揉”,就是巧架支点,巧设形式,回头反复搓擦,融会贯通运用的意思。“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10个字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正确运用”包含准确、规范、有序、精炼、灵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强,文化选择能力优,语言积累丰富,语感好等等。本着这一理念,为着这一目的,近两年来,笔者探索对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或单元整组在紧扣学段目标、教材语言特色、教学学情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进行整体“回揉性”的练习。
  一、指向规范表达,活用作业题,向课文灵动性“回揉”
  在课文中选出优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这样一来,课文中的语言就变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言语”了,孩子们为自己能“捡”到这么好的句子而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选择性的学习。而且可以看到,孩子们说出的句子不仅规范了,还巧妙地变文中的语句为珍宝,灵动地、创造性地再次活化了课文中原本可能被“边缘化”的语言。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能结合生活、身边的事物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规范的、高水平的句子。“好舵手能使八面风。”教学是一个灵动的过程,老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各种有益的方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吸收文本中优秀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久而久之,这些语言将不知不觉地被孩子们装进自己的“语言资源库”,变成孩子们自己真正的语言。
  二、指向有序表达,活用经典语句,向主题深化性“回揉”
  低年级孩子说话的有序性是很缺乏的,孩子们脑海中的事物是模糊的、没条理的。教学中,由于教师通过“词语示例”,“我来说、你来学”,“一看一听”,“说好开头的话”,“说好结尾的话”,“整个内容连起来说”,“把看到的、听到的合起来说一说”,一次又一次,反复回揉,由扶到放,不仅一步一步地深化了主题,而且帮助孩子理清了语言的条理,增强了说话的有序性,锤炼了语言。模仿是最好的学习,依照老师经典语句,辅导学生看图说话,深入浅出,教给了孩子方法;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联系课外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循序渐进,拓展了说写素材空间。这不失为一次有序性语言锤炼训练的美丽历程。
  三、指向背诵内化,巧设填补题,向单元整组回归性“回揉”
  学生仿照文本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感受,“辞以情发”,诉诸文字,既有“课”的影子,又有心灵的折射。像这样,文中既有“仿”的痕迹,又有“重组”的内容。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挖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语段体悟上绽放的活力显示的无穷魅力。
  四、指向综合学习,丰富实践题,向单元整组拓展性“回揉”
  反观我们的课堂,就教材而言,阅读设计或引导本身就单向并缺乏创意,加上教师对文本的利用率又不高,在教学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和高质量地去碰撞教材,不会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同伴对话。师生之间,问来问去,学生答来答去,问题肤浅,双方对文本本来就缺乏多元思考,深度认识,如此一来,语言积累不丰厚,思想深入不下去,整个课堂,更是少有意义的发生、智慧的积淀,长期下去,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自然窄化而贫乏。
  我们的新教材是按整组编排的,在一组相似课文的学习之后,也可以设计一组拓展性题目,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地回揉”复习。
  五、指向习作表达,进行作文“回揉”性训练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宽容和谦让的态度都非常欠缺,所以,学生的烦恼大多来自人际交往。整理好原因后,带上学生的作文本,将这些原因逐条出示以唤醒学生,重新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心中的委屈、愤怒、无奈等糟糕的心情,通过交流点拨,思路顿感开阔,加上细节活化,孩子们的心里话如泉涌出,娓娓道来。
  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语文的语言训练变活了,语文教学获得了新生,这样的做法赋予语文鲜活的生命。
  如果可以,我建议在配套课堂作业中能构建一些体现学段目标、教材特点等的整合优化,回揉性的练习。
  参考文献:
  曾元静.语言训练规范性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5(02).
  作者简介:龚帮梅,女,1969年出生,浙江庆元人,本科,小学高级,致力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研究。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社会不安定因素已逐渐显现,因此,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入剖析城乡小学英语教育的差距,才能不断推进城乡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现状;措施;均衡发展  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
小学三年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所以,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结合计算自身的特性,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一、物化理解算理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智慧往往出在手指尖上。“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他们对外在数学技能的认同、掌握与运用,离不开对内在数学算理的意义理解。小学生对
摘 要: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深入贯彻,自主游戏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教师所理解。作为自主游戏中的重头戏——角色游戏,它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那么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通过观察与导引,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是现在每位老师所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理发店的实践过程中进行观察与导引,发现理发店中导引策略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转变观念,从不
古人云:“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教育”与“情感”始终互相渗透,“情感”让“教育”有了生命力,“教育”赋予“情感”更多的存在价值。  作为课堂的载体——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内涵。但是每一本教材都如同没有开封的“宝藏”一般,若没有一个研究的过程,很难使授课教师领会编著者的良苦用心。因此,如何在“教”与“学”中正确运用“情感”,让“教”与“育”既高效又和谐是每个老师的研究课题。  一、
(浙江省宁波市第三幼儿园)  幼儿美术是一种表达性艺术。美术即语言!在儿童文字和口头语言还未发展完善的时期,美术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是儿童表达其对世界的认知、情感的一种最为常用的方式。图画书是以图画叙事为主的语言教育读本,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如何把儿童美术活动与图画书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整合性学习,从而既发展儿童的美术能力,又加深儿童对图画故事的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浙江
摘 要:信息技术是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新学科,信息资源与生活资源息息相关,将生活与信息技术学科链接起来是对课堂教学内质与处延两者的最好结合。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出发,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学习素材  作为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信息技术,是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存活的一门新型学科。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学生未来在这个世界生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最简单和常见的助教形式是教育活动中的辅助和间接式家长助教活动,即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帮助收集资料、丰富幼儿主题相关经验、协助老师参与教育活动等。本学年我们尝试了一种“家长进课堂助教”形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邀请有特点、有专长的家长走进班级和老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家长进课堂助教”方式  (一)阳刚之气的“爸爸老师”助教  大家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我所钟爱的名句,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我欣赏它能经受千锤百炼的不屈精神,更欣赏它独到的百炼成品后的韵味。  仰望长空,凝视星空时,我时时想到:“宝剑”和“梅花”似乎和“教育科研”有似曾相识的味道。如果说,我选择教育事业,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光明的世界,那么在教育这片天空中,足以让我绽放生命的光彩,让生命飞扬。  一、执着追求,必有所得  1.读书是教研的基础点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担负着教育职责,还肩负着班级管理的重任。在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班级的主宰,严格按照幼儿园的规定和班级规章制度对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控制,这样做的效果一般不好。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爱的引导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爱;常规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教育教
一、案例背景  从事教育已有十余年,在与众多家长的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家孩子放学一回家就看电视,我们说了他就是不听。”“他看电视都快上瘾了,作业都不高兴做。”“看电视眼睛都近视了。”“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将来上初中、高中怎么办?”……  无独有偶,在苏教版小语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辩论,主题:“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正好给了我一次引导学生认识的契机,于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