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验目的是分析中国人群中HIV-1感染相关的CCR5-D32, CCR5-m303, 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 研究的人群包括2318例中国普通人群(来自全国各地8个
【机 构】
:
解放军三○二医院传染病研究所,Laboratory of Molecular Immunoregulation, Division of Basic Sciences, National Cance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是分析中国人群中HIV-1感染相关的CCR5-D32, CCR5-m303, 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 研究的人群包括2318例中国普通人群(来自全国各地8个民族), 年龄范围在15~80岁之间, 他们中没有一例是HIV感染者. 从上述人群外周血的PBMC中抽提基因组DNA, 然后分别应用PCR和PCR/RFLP等方法做基因分型, 用直接DNA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其准确性. 结果发现: (1) 我国汉族、维族和蒙古族人群中CCR5- D32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0.16%, 3.48%和1.12%, 但是在藏族、佤族、瑶族、普米族和彝族人群未检测到CCR5- D32突变基因型. 与白种人相比, 我国人群中CCR5- D32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对具有D32突变家系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突变可能以孟德尔规律遗传给下一代. (2) 在中国人群中, 未检测到存在CCR5-m303突变. (3) 我国人群的CCR2-64I和SDF1-3′A突变频率分别为19.15%~28.79%和19.10%~29.86%. 统计学分析表明中国汉族人群中上述等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上述结果提示在中国人群中除了维族以外, 其他民族人群的CCR5-D32遗传突变频率很低, 可能不是抗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此外中国人群却具有较高的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 它们可能与延缓艾滋病发病进程有关. 这一结论需要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对工业用铬青铜QCr0.5-0.2-0.1进行了超塑性压缩试验研究,测定了其超塑流变曲线、m值,考察了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以及超塑压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740~820℃,应变速率1.67×10-4~1.33×10-3S-1的范围内
近年来,高考试题正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便是这一转变的突出表现和有力佐证.开放性试题指向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对中学的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后面的题目。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豌豆快将盆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再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看他碗中粒粒可数的豌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经有不少了,而你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了一把豆想放在他的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
农村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需要对土地进行依法征用.农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运动养生的养生理念.太极拳锻炼要求心静体松,情绪处于平和内敛的安静状态,精神内守,动中处静,静中寓动,适于老年人的运动习惯.同时,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人的
【适用年级】八年级下学期 【真题回放】学习了这个文言文单元,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的国度。现在,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好好地参加下面的活动,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 ”为题,为你收集的古诗分好专题。你会设如下专题:A.古诗中的 春夏秋冬 B.古诗中的 C.古诗中的 等。 2.下面这副对联是赞颂某一古代名人的。请写出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诗句
【适用年级】四年级下学期 【真题回放】这天,喜羊羊带羊群外出,路遇灰太狼带的狼群,狼对羊垂涎欲滴。这时,正巧来了个猎人。猎人知道喜羊羊聪明,便对喜羊羊和灰太狼说:“你们把羊群与狼群混合编成组,各组的总数一样,排列方法一样,每组里一只狼,其余都是羊。编组后再把各组连成长队。我把枪口对准第20只,如果第20只是羊,所有的羊就让狼吃;如果第20只是狼,那结果就不用说了。”灰太狼想:每组一只狼,其余都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课改以来,单一求解的思维方式已风光不再,多元开放的教学过程正扑面而来。一些开放题打破了教学观念上的封闭思维习惯,拒绝固定不变的答案,颠覆了僵化保守的解题思路。开放题设计不仅方兴未艾,而且呈现花样翻新的态势。正是由于开放题设计的魅力非凡,多种可能性的求解方式才深受师生青睐。然而,尽管广大一线教师普遍认可开放题的诸多益处,但在设计开放题时,一些教师仍然遭遇到开放题设计的许多困扰。 第一个困扰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