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听觉思维能力初探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997i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强调的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初中音乐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继而能逐渐掌握的关键能力。而音乐审美的核心就是音乐的听觉。那么具体落实在课程上,体现出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五声音阶;听觉思维;音乐审美能力;认读唱写;音组构唱
  随着现代教育的升级与转型,音乐教学的形式与重心也在随之转变与发展,教师们逐步认识到音乐教育要落实在学生本身之上,知识只是基础,技能只是方法,而人的塑造与成长才是关键。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中也做出了指导规范,要求音乐教育要与相关文化进行渗透结合,以此指明了现代社会环境下对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以文化为基础进行音乐指导,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基础,进而升华其音乐感悟与体验,能够从艺术层面追求完美人格,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意图。同时,还要全面促进学科与素养的双向融通,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素养为内核,让学生保持高强度、全方位的发展态势。尤其近年来,在中山市教研室的引领下,开展柯达伊教学法的实践学习,这是一个科学、实用、可操作的音乐教学法,帮助我们的音乐教学向育人理念靠近,已成为我们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
  音乐这门学科有着重要的技能属性,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或者是创编等环节,在不同的环节或领域中都需要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作为基础,但总体来说,其都需要建立在音乐听觉思维的核心基础上。音乐是通过听觉途径进行传递与传播的,因此听觉思维就成为限制音乐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前提,同样成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紧抓的核心。
  听觉思维应如何理解呢?在我们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听觉系统会针对音乐的性质和变化做出反馈,进而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情绪上的感染与共鸣,甚至在脑海中出现特殊意义的意象想象以意念表达,有时也会受到对应的启示与引导,实现从艺术到哲学的转变,而这种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就来自于听觉思维的作用。因此,音乐听觉思维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听觉反馈体系,当人们通过听觉收集音乐的基本要素时,针对不同的音高、音强、音色、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就会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由此发动人们的形象思维,借助比较、联想、想象等方式实现对音乐的理解,并透过哲学、情感、情绪、肢体动作等完成表达与表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当然,让学生建立音乐听觉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获得很多音乐要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缓慢的浸润与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渗透式教学课程,不再认为音乐课就是“教歌课”,让培养学生听觉思维能力成为我们每一节音乐课的重要任务,并指引教师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部分教师提出,听觉能力是一种技术,通过重复性训练即可达成。但显然这种观念有其理解上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识谱、视唱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视谱就是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做好的方式。对此,《柯达伊333首读谱练习》这本教材就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我在实际教学中也逐步认识到其实际教育效果,通过选择合适的视唱练习曲,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这同样属于学生听觉思维训练的关键内容,甚至是最核心的部分。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依托开展视唱能力教学的过程。
  柯达伊提出,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来源于自身的体验,因此教师就要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体验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体验教学,比如在听觉、读写或者视唱能力建设进程中,都可以利用优秀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引导,以此给予学生好的体验。但是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教师还必须关注音乐要素的教学指导,学生如果无法掌握音乐要素的性质,就无法从更专业的角度理解音乐,也就无法建立敏感的音乐感知能力,更无法理解音乐内容之间形成的联系与作用。
  在音乐学习中,视唱谱子上的旋律首先是视觉转化成抽象的听觉,这个听觉是一个内心听觉,再将这个内心听觉转化成歌声读出来,也就是转化成读,而音乐中的听写、记谱是听觉进入大脑转化成视觉图像,通过识别、记谱,写出来。音乐中的认读唱写是密切联系,可以通过同步训练得到提高的一项能力。
  柯达伊还提出,对于音乐来说,读写与歌唱在教学中具有统一性,一般都要以五声音阶作为开端。就像是我们的母语,在学习没有半音的曲调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唱准。从五声音调开始训练音准,这是多年教学中形成的规律要求,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必须以简单为入手基础,并逐步介入相对复杂的层次。因此在听唱训练进程设计中,我一般都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在学生能够准确唱出五个骨干音级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下面是我在培养学生建立五声音准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个八度音域的范畴之内仅有五个音级则为五声音阶,一般包含“全音”“半音”“平均”等几种类型。在实际教学时,经常讲到的是全音五声音阶就是包括:d r m s l五声。在我国的音乐理论中又可以称为“阶名”,即针对音阶级别而设定的名称。中国民歌大多采用五声音阶来写旋律,所以柯达伊教学体系中,提倡以民歌为基础,鼓励大家利用大量的民歌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在五声音阶中,它的核心音组是三音组关系音。三音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小三度和大二度叠置,如:m-s-l  l,-d-r  r-m-s  s-l-d` 。第二类是通过两个大二度叠置而成,形式上如同d-r-m。由此可以发现第一类的三音组具有较为典型的状态效果,也是我国音乐体系中独特存在的一种形式。这两类音组是五声音阶旋律的基础,先唱准这两类音组,并选用相关的民歌旋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基础构唱能力,建立对五声调式的初步概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唱准三音组后,我们则可以在其中再加一个音,进而转化为四音组,我选择在d-r-m上加入l,,构成l,-d-r-m四音列,因为在我们初中教材出现的民歌中,出现的民歌就有这样的音列,如江西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和《放马山歌》。另外,我也选择了在l,-d-r上加入s,构成s,-l,-d-r四音组。其实,从记谱上看,我们可以写成r-m-s-l,也可以写成s,-l,-d-r。因为这两种音列其中的音程关系都是一样的,那么我根据教材的歌曲《彩云追月》和《嘎达梅林》选择了s,-l,-d-r让学生练唱。由四音列构成的民歌作品非常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采取级进的方式,所形成的旋律表达出委婉抒情的效果,而这也是我国南方民歌之中常见的旋律效果。如果采取跳进的方式,则更容易展现出高亢的状态效果,我国北方尤其在西北区域的民歌风格就体现出该形式类型。通常来说,级进对唱的难度要求更低,而跳进相对更难,因此教学时要以级进为基础。经过反复练唱和相关民歌的学唱后,学生对基础四音列的音准掌握了,老师可以加入最后一个音,完整构唱五声音阶,开始的训练都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在基础调也就是C调上的构唱,待学生已培养起这五音之间的音距感,能建立一定的五声音阶音律感觉之后,老师可以进行转调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移动D,让学生体验转调的唱法,可以很简单地让学生知道转调式、定调式的知识点。这一系列的训练后,学生在进行民族调式编创上可以很清楚调式结构,顺理成章,学生也不会觉得很难理解,不会觉得旋律编创触不可及。五声音阶的训练不能脱离歌曲做依托,任何技巧在训练时不能单独展开,由此既脱离了音乐的整体性,也失去了教育的趣味性。听觉思维既然是以音响为基础的能力,那么必须在训练时融入音响范畴的内容,所以我们在进行五声音阶训练的同时应该借鉴大量的民歌素材,或者就《333读谱练习》中有特点的视唱曲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习。
  任何一项技能的学习,不能没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如果没有评价就失去了目标。所以制定科学、全面、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价不应以单纯的考核为目标,而是通过评的过程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找到其中的问题,通过方法上的调整,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在教学时会根据评价方式的灵活多变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方式可采用趣味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目的明确,检测当堂学习内容即可。
  当然,听觉思维无法孤立展开训练,就像我们在陶冶音乐作品时,不能单独判断某一个音表现出的要素,也不能仅训练一个音的内容。即使在听辨能力训练之中,也要通过聆听、演唱以及创作等多元化的课题进行呈現与练习。由此来看,听觉思维就必须建立在两种内容或以上的结合效果下,形成综合且立体的训练机制。
  音乐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我们需要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经过听唱等各个环节的循序发展,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五声音阶的构唱能力,才能运用到其他民歌中的演唱和听记中,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本领。听觉思维能力的建立反应在学生实操技能上就是听唱写创的能力,听和唱是基础,也是教学中老师们最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科学的教学法做依据,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借鉴,在我们实际教学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通过调整与优化,保证培训计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扎实落实在我们的音乐课上,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歌唱的自信,并成为那个能唱出动听歌声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刘洋.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研究[J].参花,2019(004):140.
  [2]吉雅静.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20(005):234.
  [3]金秋.听觉思维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4(006):50-52.
  [4]谢明霞,刘纪辰.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听觉训练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9,32(01):61.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类电子资源浩如烟海,善学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有用资源为自己充电或进行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如何将优秀资源服务于实体教学,是信息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正因如此,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智慧教学应运而生。在高校经管类课程研究中,财务会计课程如何进行智慧教学备受关注。  关键词:信息时代;
期刊
摘要:通过开展法治化的大学生管理方式,学校不仅让各项管理的开展更为规范化,而且提升了整体大学生管理水平,还能切实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的学习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多项复杂的内容。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对高校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管理;大学生管理;管理法治化;必要性及策略  高校管理者需要以依法治国为指导方向,注重响应国家依法治国的号召,并在此过程
期刊
摘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类艺术出现了互相融通的情况,在古筝表演艺术中融入戏曲元素,能大幅提升古筝表演艺术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文化内涵,凸显出古筝表演艺术的魅力。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当代古筝表演艺术对戏曲元素的运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古筝表演艺术;戏曲元素;运用研究  一、对戏曲唱腔元素的运用  在戏曲的结构中,唱腔主要说的是演唱过程中的曲调、演唱形式等,它可以看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优化,对原本的教育观念进行了极大程度的调整。在以往的教学领域,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但现代教育思想明确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形成与能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性,所以很多教师忽视了其内在的德育价值。文章将以小学数学为核心,对如何在数学教育工作中渗透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
期刊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近三年我校积极开展了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作为一名普通完全中学九年级的班主任,有缘遇到了三位因身体残障而难以跟上正常学习节奏的特殊学生,即随班就读学生(以下简称随班就读生)。在朝夕相处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这三位随班就读生或少或多存有精神痴呆、胆怯、自卑、走神、很少或很难体验到成功感、难以融入班集体生活而遭到班级其他同学有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学前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逐渐被重视起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都是处于一个需要父母的阶段,而进入幼儿园则需要幼儿学会生活上的独立,能够自主完成穿衣、吃饭、睡觉等活动,而且幼儿园也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背景,提高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农村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更好地运转起来呢?这需要业务园長对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活动有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让幼儿在一个合理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期刊
摘要:量化指标体系为“课岗证赛”数字化应用人才融合培养质量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以学生获取企业需求的能力为导向,围绕“课岗证赛”四元评价主体,构建以“岗”为中心、以“课”“证”“赛”为三个基本点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学生通过课程培养、岗位实习、行业认证、技能大赛等手段立体化培养所获取的能力进行评测,形成一个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指标体系;课岗证赛;人才培养  一
期刊
摘要:在今年年初之际,中国所有学校延迟开学,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各电视台播放“网课”提供假期线上学习的优质教育服务。但老师不能像在学校一样随时把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变化,导致部分孩子在这段居家学习网课期间,心情波动大,网络游戏上瘾,学习效率极低。对于这些“反弹”学生,班主任有3个小妙招。  关键词: 张弛有度;居家学习;教育“反弹” 孩子;小妙招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战“疫”这个特殊节点的开学季,
期刊
摘要:以往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笔者意在通过本研究了解高职艺术生手机依赖现状,为高职艺术生的培养提供依据,提高高职艺术生的培养质量。  关健词:高职艺术生;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的学业及生活等方方面面已造成很大危害,严重痴迷手机更使得大学生因难以自控使用手机,以致于在身心甚至在社会功能方面都明显受损。范俊杰在研究中发现,专科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而高
期刊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不能局限于智育教育,要想培养出契合社会需求的服务、管理人才,必须要发挥德育管理价值,促使高职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面对日益提高的社会人才招收标准,高职人才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思想品质等,真正成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的学生。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职责和使命,这就需要在管理中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型综合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