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小学数学练习面广,量大,内容多,系统性又很强,一旦哪个环节的知识练习不扎实,将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既能减轻学生数学课业负担,又能提高练习实效性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科学的选择课堂练习的内容及数量
1、课堂练习内容选择的目的性。任务或目标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合理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只有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出各种任务,明确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要能分辨得出富有启发性、代表性的练习题,并作挑选、要从合理安排习题框架开始,也就是要研究学生目前的知识背景,寻找到学生有能力去完成的试题例题来进行当堂测试。
2、课堂练习数量的合理性。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盲目的多练。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更有甚者布置大量的练习是为了不让学生有玩耍的时间。由此可见,根据教学实际,应该适时的安排练习的数量,进行有效的练习。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同时这种练习应当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那种靠大量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练习不是有效练习,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效练习。
二、不断的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将“整理和复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疏理和复习,可以让他们把疏理出的知识点(可以举一点例题,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小资料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创办一张,中高年级可以独立承办,并开展有奖展评活动,展评过程中还允许对手抄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创设开放的练习情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参与复习和疏理,学生兴趣很浓,既复习了知识,还会创举出很多例子,会写出提醒同学学习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同时,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此举比教师过多地讲解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逐步的提高课堂练习的实践性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练习中,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练习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复习比例尺的意义时,请同学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你能将长8米、宽6米的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练习本上吗?请结合比例尺的定义算一算自己所画图的比例尺?并在所画图上注上比例尺。再结合自己所画图,想一想该比例尺表示什么意义?看哪一位同学能全面的说一说比例尺的意义。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再次感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练习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课堂练习后的反思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认真完成练习作业,简单的、常规的作业质量也较高。但是在练习时,同学们总会犯一些诸如:计算时不小心写错了、审题出错、忘记带单位等小毛病。殊不知,这些都是缺少练后反思、检验的习惯造成的。因此,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束,必须进行反思、检验或小结。这部分最好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运用不同的小结方式。如,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比较弱,归纳、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由于“图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运用图示法进行小结,适合低年级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课堂练习教学的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养成反思和检验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科学的选择课堂练习的内容及数量
1、课堂练习内容选择的目的性。任务或目标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合理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只有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出各种任务,明确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要能分辨得出富有启发性、代表性的练习题,并作挑选、要从合理安排习题框架开始,也就是要研究学生目前的知识背景,寻找到学生有能力去完成的试题例题来进行当堂测试。
2、课堂练习数量的合理性。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盲目的多练。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更有甚者布置大量的练习是为了不让学生有玩耍的时间。由此可见,根据教学实际,应该适时的安排练习的数量,进行有效的练习。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同时这种练习应当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那种靠大量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练习不是有效练习,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效练习。
二、不断的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将“整理和复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疏理和复习,可以让他们把疏理出的知识点(可以举一点例题,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小资料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创办一张,中高年级可以独立承办,并开展有奖展评活动,展评过程中还允许对手抄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创设开放的练习情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参与复习和疏理,学生兴趣很浓,既复习了知识,还会创举出很多例子,会写出提醒同学学习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同时,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此举比教师过多地讲解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逐步的提高课堂练习的实践性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练习中,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练习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复习比例尺的意义时,请同学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你能将长8米、宽6米的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练习本上吗?请结合比例尺的定义算一算自己所画图的比例尺?并在所画图上注上比例尺。再结合自己所画图,想一想该比例尺表示什么意义?看哪一位同学能全面的说一说比例尺的意义。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再次感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练习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课堂练习后的反思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认真完成练习作业,简单的、常规的作业质量也较高。但是在练习时,同学们总会犯一些诸如:计算时不小心写错了、审题出错、忘记带单位等小毛病。殊不知,这些都是缺少练后反思、检验的习惯造成的。因此,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束,必须进行反思、检验或小结。这部分最好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运用不同的小结方式。如,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比较弱,归纳、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由于“图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运用图示法进行小结,适合低年级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课堂练习教学的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养成反思和检验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