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厦门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第一财经》曾对全国33个重点城市小学生在校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厦门小学生数量增速最快,排名全国第一,高达86.6%。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决学位紧张问题,新建了很多学校,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老校尽其所能地扩容,很多学校初中部每个年段多达20个班。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在校学生数也快速增长,目前,全校师生已经超过5000人。对于这样大体量的完中校,学校管理模式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三种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有句话说得好: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学校发展三阶段论”: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制度与文化是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也就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与校园精神。这就是常说的“人治”“法治”“文治”三种学校管理模式。
所谓“人治”,校长主要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影响力和号召力,建立学校的管理秩序。其优点主要有:执行力强、见效快、效率高,“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人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对校长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事件决策的主观性强,全靠校长个人的主观判断,总会有一些偏差。特别是管理大规模的完中校,校长不可能熟悉学校的所有情况。学校管理过程中所有事情都由某个人来决策,难免有一些偏颇,由校长或其他领导承担全部决策责任,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预先制定制度,大家按照制度解决问题,情况会大不相同。因此,“人治”是初级的管理模式,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法治”之路。
“法治”的“法”不仅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教育法规,也包括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治校”是大势所趋,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自主管理。学校可以通过教代会等途径,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定适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开展工作一律“依法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凡事对事不对人,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做到公平透明。所有人在制度内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因此,大家在工作中只有工作上的压力,而不会有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全校上下实现“管理处处见、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当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真正运行起来还有很多不足。毕竟教育对象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成长涉及方方面面,老师们做的很多事情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成效的。因此,各项制度定得太粗,漏洞会很多;定得太细,会显得条条框框过于死板,容易打击教师积极性,久而久之,会让教职工认为只要做好制度内的事情就万事大吉了,“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例如,学校制定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有些教师起不到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张奖状和校长的几句表扬话语,反而能让教师觉得更有动力。因此,营造良好学校文化,激发教师内驱力,以文化治校,是学校发展成为名校的必由之路。
“文治”即管理者以学校文化管理学校,在学校内部培育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养成文化自觉,推动团队齐心协力,实现自我管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文治”在学校管理中的具體体现就是“以人为本”,管理过程中关注的对象是人,即学生和教师。“文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为而治”。实现“文治”并非易事,良好的学校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精细“法治”,追求“文治”,是大体量完中学校管理的理想模式。
文化立校、科学治校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中考的教育新形势,学校也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的发展之路很难走远。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积淀的成果,是全校师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是学校凝聚人心、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读懂学校历史,创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积淀形成的,不同学校因历史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全校师生的行为举止、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有学校历史的印记,都会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校长要想建设学校的文化,首先要读懂学校历史,要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寻找轨迹,挖掘资源,发现亮点。只有在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才会更厚重、更有群众基础、更有生命力。
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发挥学校文化引领作用。学校文化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外显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层次。外显层指物质层面,主要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中间层指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等;核心层指精神层面,包括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品质等,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校风学风、师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体系。其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等都要通过物质文化的建设来呈现,从而更好地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建设、环境装饰、绿化美化时,要赋予其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内涵,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育人的载体,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与观念,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让文化育人真正落地。人们常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花大力气打造学校文化,是为了使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整体。正如前面所说,“文治”在学校管理中主要具现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的对象是人。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成为学校文化的践行者,更应该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强化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面对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样地,学校要顺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发展创新学校文化,增强师生对学校的文化自信,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
责任编辑:黄硕
三种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有句话说得好: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学校发展三阶段论”: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制度与文化是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也就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与校园精神。这就是常说的“人治”“法治”“文治”三种学校管理模式。
所谓“人治”,校长主要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影响力和号召力,建立学校的管理秩序。其优点主要有:执行力强、见效快、效率高,“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人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对校长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事件决策的主观性强,全靠校长个人的主观判断,总会有一些偏差。特别是管理大规模的完中校,校长不可能熟悉学校的所有情况。学校管理过程中所有事情都由某个人来决策,难免有一些偏颇,由校长或其他领导承担全部决策责任,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预先制定制度,大家按照制度解决问题,情况会大不相同。因此,“人治”是初级的管理模式,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法治”之路。
“法治”的“法”不仅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教育法规,也包括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治校”是大势所趋,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自主管理。学校可以通过教代会等途径,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定适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开展工作一律“依法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凡事对事不对人,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做到公平透明。所有人在制度内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因此,大家在工作中只有工作上的压力,而不会有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全校上下实现“管理处处见、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当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真正运行起来还有很多不足。毕竟教育对象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成长涉及方方面面,老师们做的很多事情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成效的。因此,各项制度定得太粗,漏洞会很多;定得太细,会显得条条框框过于死板,容易打击教师积极性,久而久之,会让教职工认为只要做好制度内的事情就万事大吉了,“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例如,学校制定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有些教师起不到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张奖状和校长的几句表扬话语,反而能让教师觉得更有动力。因此,营造良好学校文化,激发教师内驱力,以文化治校,是学校发展成为名校的必由之路。
“文治”即管理者以学校文化管理学校,在学校内部培育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养成文化自觉,推动团队齐心协力,实现自我管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文治”在学校管理中的具體体现就是“以人为本”,管理过程中关注的对象是人,即学生和教师。“文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为而治”。实现“文治”并非易事,良好的学校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精细“法治”,追求“文治”,是大体量完中学校管理的理想模式。
文化立校、科学治校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中考的教育新形势,学校也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的发展之路很难走远。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积淀的成果,是全校师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是学校凝聚人心、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读懂学校历史,创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积淀形成的,不同学校因历史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全校师生的行为举止、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有学校历史的印记,都会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校长要想建设学校的文化,首先要读懂学校历史,要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寻找轨迹,挖掘资源,发现亮点。只有在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才会更厚重、更有群众基础、更有生命力。
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发挥学校文化引领作用。学校文化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外显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层次。外显层指物质层面,主要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中间层指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等;核心层指精神层面,包括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品质等,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校风学风、师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体系。其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等都要通过物质文化的建设来呈现,从而更好地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建设、环境装饰、绿化美化时,要赋予其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内涵,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育人的载体,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与观念,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让文化育人真正落地。人们常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花大力气打造学校文化,是为了使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整体。正如前面所说,“文治”在学校管理中主要具现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的对象是人。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成为学校文化的践行者,更应该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强化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面对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样地,学校要顺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发展创新学校文化,增强师生对学校的文化自信,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