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美的景色只有攀登者才有资格分享。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认识摄影家刘培恩,我突然想到的是初唐名臣虞世南写的一首咏物诗《咏蝉》中的一句诗“居高声自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北京摄影界,刘培恩是登上北京高点最多的摄影家。西山瞭望塔顶以及所有的山头、国贸大厦一期二期楼顶、中央电视塔——几乎所有能俯瞰和瞭望到北京更多景致的高点,都成了刘培恩攀登拍摄的地方。无论是灯火阑珊的除夕夜、礼花烟花奔放的奥运之夜,还是寒风料峭的晨曦,刘培恩总是能找到最佳的高点,以独特的角度拍摄出让人为之震撼的作品。
高起点来自对摄影的独特思考
其实,对40多岁才摸相机的刘培恩来说,他的起点并不高,他的优势也并不大。但就是这个干什么都会去思考的刘培恩,却在摄影上悟出了自己的门道,开辟出了自己独到的境界。
刘培恩刚学摄影那会儿,纯属业余爱好。两三年过去了,拍出的片子都没有新意,一度自己也很迷茫,在摄影人群走向全民化的今天,怎么才能出人头地,何时才能脱颖而出,使他很苦闷。怎样才能有所突破?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机在不断更新,但照片依旧是老样子。有一段时间,他对自己的摄影之路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摄影之路的料。
突然有一天,他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时,有位专家谈到产品经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特,别特我绝。”这句话如醍醐灌顶,对他启发很大,他想摄影也是应该这样,不能跟着别人的老路子走,那样永远也不会有出路。他把自己关起来,停下了手中的相机,琢磨照片如何创新,如何找到自己的角度。
北京西山以“三山五园”而著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红,冬有雪,风霜雪雨、云雾霞虹、亭塔楼阁,风景无处不在,美不胜收。但长期以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也已无处不到、无处不拍。对于“三山五园”摄影圈内的人有两种看法:一种叫“拍烂了”。这些人认为,多少年来多少代人已把这里拍的无数,已没的什么可拍的了。另一种叫“拍不尽”。这部分人认为常拍常新,大有拍头。起初感到两者说法似乎矛盾,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摄影的不断认识,他认为后者的说法很有道理。同样的景致如何去拍,这对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新课题。
几年的实践使他不断有新的感悟:首先不盲从,想好了再拍,脑筋要动在按快门之前,要胸中有图;二是要善于发现新点位,寻找新角度,把握新时机;三是要多用逆向思维,举一反三;四是要充分发掘、利用身边的摄影资源。
刘培恩的家住在颐和园北面,他家的后面就是一座山,对他来说,在他家后山拍以颐和园作前景的照片,也许会有新意。2005年7月,他拿了几张照片到圆明园找摄影家刘继文先生请教,刘继文先生当时看了说拍得很好,很有新意,问他能不能在这个角度再试拍张接片,看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刘先生也许可能是无意说的,但刘培恩却心里“咯噔”一震。对啊,干嘛不拍张大片呢!回家后他就反复琢磨,如何在这个新点位拍好这张片子。他买了新器材,反复学习接片知识,做好了各项准备。作为军人,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涵义,一点也大意不得。那段时间一有空他就上山,试看不同时机、不同高点、不同角度的不同效果,找到了最佳拍摄点。待到9月份,北京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正是拍摄的大好时机,经过四五次试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7日“中法文化年闭幕式”这天,终于完成了《昆明湖畔看北京》这张照片。
从此以后,以接片摄影的形式来拍摄北京成为他摄影的一个独特风格,也在摄影圈里出了名。目前,他已在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拍摄了数十张北京城市风光的大型长卷摄影作品,其中《北京全景图》长14米,宽1.2米,分别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可以说,刘培恩成功了,他开创了摄影的新记录,他也被业内业外称为“拍摄北京全景第一人”。
寻找制高点才有顿开的境界
刘培恩从拍摄独特的北京景色中尝到了甜头,从此他把拍出精彩的北京作为自己的追求。他细心听每天的天气预报,自己察看天气。别人还在呼呼睡大觉的午夜,只要感到天气适合他的拍摄,无论冬夏,他就从自己居住的北京西北方向的青龙桥附近出发,赶往高楼耸立的地方。几乎所有城区相对最高的高楼楼顶,以及附近的山顶,都成了他征服的高点。
可以说刘培恩拍摄于2006年10月17日清晨的《北京晨曦》,是他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这是他在新修建的北京电视中心大楼顶端,以竖构图形式转拍,用14张单幅画面拼接而成的。是他近百幅全景长卷摄影作品中试拍次数最多、拍摄难度最大的一次摄影。以西山作背景,从北京东南朝西北方向拍摄一张北京全景是他由来已久的想法。《北京晨曦》的拍摄难度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天气。超视角大跨度全景长卷接片摄影必须有高清晰天气,北京地区出现一个高透视度、无云且风力小的天气很难,尤其是早晨更难。他就这样跑了十几次去“碰”好天气。再就是拍摄点位距所取景物距离和高度要适宜。拍摄点位近了难以拼接且画面变形,高度不够画面缺少层次。北京电视中心大楼是银泰中心大厦以东最高建筑,在主体45层拍摄由于高度不够画面变形严重无法拼接,在高出主体结构以上正在修建的6层楼高的发射塔楼架上,通过多次试拍此高度和距离均没有问题。在没有平台的情况下,刘培恩用铁丝将三脚架捆绑在楼架外侧进行拍摄。他以西山做背景,将银泰中心、国贸大楼、京广中心、京城大厦等北京现代建筑作前景,聚焦于中轴线上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古楼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奥运村等,拍摄出来的片子画面清晰,光线柔和,初升的太阳把北京照得光彩亮丽,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冲击力。采取独特构图,大布局简洁开阔,景观层次分明,让人远景可观其势,近景可识其质。他抓住一年当中,北京大气能见度最高的时刻,画面焦点很实,作品信息量很大,在一个新的角度真实、客观、生动地记录了北京城市的总体概貌,表现了城市的整体美与特色美。
艰险之路采撷
新奇的花朵
说起颐和园人们都不会陌生,关于拍摄颐和园的照片恐怕司空见惯。不仅有在园内各个角度拍摄的,也有从西山远距离用长镜头拉的,更有航拍的。刘培恩想要展现这所世界园林独具一格的境界。他翻遍有关颐和园的照片集,终于发现唯独没有见过在颐和园东堤围墙以外近距离拍摄的照片。
依刘培恩多年的摄影经验,“同样的景色景物,如拍摄点位、拍摄角度新了,片子就容易出彩”。他为找到这样一个合适高度、理想角度的拍摄点位做过多种尝试。上过中央党校南院的瞭望亭,爬过芙蓉里小区的居民楼,登过38层的中关村中钢集团大厦,但这些点位不是距离太远就是高度不够。有一天,是一个闲暇周末,刘培恩在园内西堤散步时突然发现在颐和园东侧竖起两座“中国移动通信”塔,一个靠近新建宫门,一个靠近南如意门。这一发现使他喜出望外,于是次日就到这两座塔跟底看个究竟,感到这两座塔的角度和位置对拍颐和园比较理想,而高度是否合适只有上到顶部试看。点位找到了,找谁才能让上?怎么才能上?这是个难题。他仔细揣摩了塔的结构,它是一个上边小、下边大的圆锥桶状柱体,约50米高,最下边内直径仅一米多,最上端内直径不足60公分,桶内有攀梯,底部有一个特殊装置锁住的小铁门。在塔的顶端有一到三层不等,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网状圆型漏空平台。当时他试想把门打开爬上去看看,但没有专门的开锁工具门是打不开的。
经过几个月的周折,终于有了结果。负责通信塔的公司要求“为了确保安全上塔的人,一是不能有晕高症,二是上前先办一个登高证,三是要有公司人陪伴”,他出示了没有晕高症的证明,办理了登高证。
刘培恩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就爬起来,天公作美,天气正如他祈盼的那样适合拍摄。上午8点半他提前到达预先约定的颐和园南如意门外那座塔旁,他仔细端详着矗立在他面前的这座铁塔,信心十足地想:“再过一会儿我将把你拿下”。9点钟赶来的工作人员,检查了一下他的登高证,打量了一下结实健康的他,随后就用一个专用扳手熟练地打开了塔门,他说:“你自己上吧!”此刻刘培恩对自己也有些怀疑,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这些天来的期待化为了无穷的力量,他鼓足勇气:好,上!
柱桶内在偏离中心位置有一个竖直钢管,在钢管左右交替焊有约10公分宽、能蹬、能抓的横钢板,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梯子。因为空间狭窄,他没能带三脚架,只是背了一个右挎左斜的摄影包,起初的一二十米他爬得还满顺利,桶内因只有微光看不清梯层几乎靠手摸脚踹才能找到感觉,随着高度增加,桶径越来越小,仅有他身体的宽度,再背着摄影包已不能上行,于是他把包顶在头上,越往上爬觉得身体四周越紧,几乎贴着桶壁,一点点向上蹭。由于桶壁通风口较小,还有一些缺氧的感觉,身体有点吃力。脚每蹬上一步,嘴里就数一下,1、2、3、10、20、30、40……心里也在暗自鼓劲。20米、30米、40米……坚持!一定坚持!大约用了十几分钟已摸到上端出口,胜利就在眼前。先把摄影包从出口送到平台,然后他再从桶壁口爬出去。由于是漏空平台,人的悬空感增加,心里有些紧张,在风的作用下塔身的晃动更加剧了他内心的惧怕,他的两腿有些抖动,并且发软,手扶桶柱外壁,身体慢慢站直。向下俯瞰,清晰碧透,一个全景、立体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尽收眼底,一幅气势恢弘的全景画卷展现在面前。当抬头西望,美丽的西山近在咫尺,漫山的枫叶和黄栌如霞似锦,清澈的昆明湖水碧波荡漾。顿时,他心中豁然开朗,攀爬中的疲惫、恐惧感瞬间荡然无存,此刻已被兴奋、激动所代替。他迅速打开摄影包,拿出相机开拍。咔嚓,咔嚓,各个角度,不同构图倾注全身心拍摄起来,不到10分钟上百张照片囊括相机。
其实,这些拍摄仅限于全景的局部,由于受上端平台环形围栏上间隔安装的近两米高信号发射器影响,无法拍摄宽幅全景画面,要避开它们对镜头的遮挡,就必须提高相机的拍摄高度。怎么提高?只有将相机高举超过发射器顶端,因为愈靠环台边沿晃动感和悬空感愈强烈,为克服心理害怕的因素,他把预先准备好的绳子一头拴在腰部,一头捆在桶体,每一次拍摄要屏住呼吸,然后回到环台中间稍作停歇,看一下拍摄效果,这样反复了几次,确保拍摄的每张片子都有好的构图和准确曝光。等他下到地面,慢慢从塔底钻出来的时候,已在塔下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立刻投来信服的目光。正如法国诗人勒内·夏尔所说:“不同寻常的历险,是我们共同的晨曦!”刘培恩这一次不同寻常的历险,也为我们带来了颐和园全新的晨曦。
记得去年深秋,我们一起上西山,寻找他拍摄《北京全景图》的制高点。荒草和荆棘掩盖了他曾经独自穿梭的道路。在几乎没有道路的树丛里,刘培恩不怕野酸枣扎破手和脸,执著地朝着那制高点攀登的勇气和忘我精神令我感动:一个官职不低的大校为了自己的理想如此虔诚,还有什么能阻止他通向成功?夜深下来,我们在西山最高的瞭望塔上,俯瞰着万家灯火的京都,原来壮美的景色只有攀登者才有资格分享。相信刘培恩向我们展开的将是更精彩的自然与人生的画卷。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认识摄影家刘培恩,我突然想到的是初唐名臣虞世南写的一首咏物诗《咏蝉》中的一句诗“居高声自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北京摄影界,刘培恩是登上北京高点最多的摄影家。西山瞭望塔顶以及所有的山头、国贸大厦一期二期楼顶、中央电视塔——几乎所有能俯瞰和瞭望到北京更多景致的高点,都成了刘培恩攀登拍摄的地方。无论是灯火阑珊的除夕夜、礼花烟花奔放的奥运之夜,还是寒风料峭的晨曦,刘培恩总是能找到最佳的高点,以独特的角度拍摄出让人为之震撼的作品。
高起点来自对摄影的独特思考
其实,对40多岁才摸相机的刘培恩来说,他的起点并不高,他的优势也并不大。但就是这个干什么都会去思考的刘培恩,却在摄影上悟出了自己的门道,开辟出了自己独到的境界。
刘培恩刚学摄影那会儿,纯属业余爱好。两三年过去了,拍出的片子都没有新意,一度自己也很迷茫,在摄影人群走向全民化的今天,怎么才能出人头地,何时才能脱颖而出,使他很苦闷。怎样才能有所突破?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机在不断更新,但照片依旧是老样子。有一段时间,他对自己的摄影之路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摄影之路的料。
突然有一天,他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时,有位专家谈到产品经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特,别特我绝。”这句话如醍醐灌顶,对他启发很大,他想摄影也是应该这样,不能跟着别人的老路子走,那样永远也不会有出路。他把自己关起来,停下了手中的相机,琢磨照片如何创新,如何找到自己的角度。
北京西山以“三山五园”而著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红,冬有雪,风霜雪雨、云雾霞虹、亭塔楼阁,风景无处不在,美不胜收。但长期以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也已无处不到、无处不拍。对于“三山五园”摄影圈内的人有两种看法:一种叫“拍烂了”。这些人认为,多少年来多少代人已把这里拍的无数,已没的什么可拍的了。另一种叫“拍不尽”。这部分人认为常拍常新,大有拍头。起初感到两者说法似乎矛盾,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摄影的不断认识,他认为后者的说法很有道理。同样的景致如何去拍,这对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新课题。
几年的实践使他不断有新的感悟:首先不盲从,想好了再拍,脑筋要动在按快门之前,要胸中有图;二是要善于发现新点位,寻找新角度,把握新时机;三是要多用逆向思维,举一反三;四是要充分发掘、利用身边的摄影资源。
刘培恩的家住在颐和园北面,他家的后面就是一座山,对他来说,在他家后山拍以颐和园作前景的照片,也许会有新意。2005年7月,他拿了几张照片到圆明园找摄影家刘继文先生请教,刘继文先生当时看了说拍得很好,很有新意,问他能不能在这个角度再试拍张接片,看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刘先生也许可能是无意说的,但刘培恩却心里“咯噔”一震。对啊,干嘛不拍张大片呢!回家后他就反复琢磨,如何在这个新点位拍好这张片子。他买了新器材,反复学习接片知识,做好了各项准备。作为军人,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涵义,一点也大意不得。那段时间一有空他就上山,试看不同时机、不同高点、不同角度的不同效果,找到了最佳拍摄点。待到9月份,北京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正是拍摄的大好时机,经过四五次试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7日“中法文化年闭幕式”这天,终于完成了《昆明湖畔看北京》这张照片。
从此以后,以接片摄影的形式来拍摄北京成为他摄影的一个独特风格,也在摄影圈里出了名。目前,他已在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拍摄了数十张北京城市风光的大型长卷摄影作品,其中《北京全景图》长14米,宽1.2米,分别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可以说,刘培恩成功了,他开创了摄影的新记录,他也被业内业外称为“拍摄北京全景第一人”。
寻找制高点才有顿开的境界
刘培恩从拍摄独特的北京景色中尝到了甜头,从此他把拍出精彩的北京作为自己的追求。他细心听每天的天气预报,自己察看天气。别人还在呼呼睡大觉的午夜,只要感到天气适合他的拍摄,无论冬夏,他就从自己居住的北京西北方向的青龙桥附近出发,赶往高楼耸立的地方。几乎所有城区相对最高的高楼楼顶,以及附近的山顶,都成了他征服的高点。
可以说刘培恩拍摄于2006年10月17日清晨的《北京晨曦》,是他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这是他在新修建的北京电视中心大楼顶端,以竖构图形式转拍,用14张单幅画面拼接而成的。是他近百幅全景长卷摄影作品中试拍次数最多、拍摄难度最大的一次摄影。以西山作背景,从北京东南朝西北方向拍摄一张北京全景是他由来已久的想法。《北京晨曦》的拍摄难度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天气。超视角大跨度全景长卷接片摄影必须有高清晰天气,北京地区出现一个高透视度、无云且风力小的天气很难,尤其是早晨更难。他就这样跑了十几次去“碰”好天气。再就是拍摄点位距所取景物距离和高度要适宜。拍摄点位近了难以拼接且画面变形,高度不够画面缺少层次。北京电视中心大楼是银泰中心大厦以东最高建筑,在主体45层拍摄由于高度不够画面变形严重无法拼接,在高出主体结构以上正在修建的6层楼高的发射塔楼架上,通过多次试拍此高度和距离均没有问题。在没有平台的情况下,刘培恩用铁丝将三脚架捆绑在楼架外侧进行拍摄。他以西山做背景,将银泰中心、国贸大楼、京广中心、京城大厦等北京现代建筑作前景,聚焦于中轴线上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古楼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奥运村等,拍摄出来的片子画面清晰,光线柔和,初升的太阳把北京照得光彩亮丽,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冲击力。采取独特构图,大布局简洁开阔,景观层次分明,让人远景可观其势,近景可识其质。他抓住一年当中,北京大气能见度最高的时刻,画面焦点很实,作品信息量很大,在一个新的角度真实、客观、生动地记录了北京城市的总体概貌,表现了城市的整体美与特色美。
艰险之路采撷
新奇的花朵
说起颐和园人们都不会陌生,关于拍摄颐和园的照片恐怕司空见惯。不仅有在园内各个角度拍摄的,也有从西山远距离用长镜头拉的,更有航拍的。刘培恩想要展现这所世界园林独具一格的境界。他翻遍有关颐和园的照片集,终于发现唯独没有见过在颐和园东堤围墙以外近距离拍摄的照片。
依刘培恩多年的摄影经验,“同样的景色景物,如拍摄点位、拍摄角度新了,片子就容易出彩”。他为找到这样一个合适高度、理想角度的拍摄点位做过多种尝试。上过中央党校南院的瞭望亭,爬过芙蓉里小区的居民楼,登过38层的中关村中钢集团大厦,但这些点位不是距离太远就是高度不够。有一天,是一个闲暇周末,刘培恩在园内西堤散步时突然发现在颐和园东侧竖起两座“中国移动通信”塔,一个靠近新建宫门,一个靠近南如意门。这一发现使他喜出望外,于是次日就到这两座塔跟底看个究竟,感到这两座塔的角度和位置对拍颐和园比较理想,而高度是否合适只有上到顶部试看。点位找到了,找谁才能让上?怎么才能上?这是个难题。他仔细揣摩了塔的结构,它是一个上边小、下边大的圆锥桶状柱体,约50米高,最下边内直径仅一米多,最上端内直径不足60公分,桶内有攀梯,底部有一个特殊装置锁住的小铁门。在塔的顶端有一到三层不等,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网状圆型漏空平台。当时他试想把门打开爬上去看看,但没有专门的开锁工具门是打不开的。
经过几个月的周折,终于有了结果。负责通信塔的公司要求“为了确保安全上塔的人,一是不能有晕高症,二是上前先办一个登高证,三是要有公司人陪伴”,他出示了没有晕高症的证明,办理了登高证。
刘培恩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就爬起来,天公作美,天气正如他祈盼的那样适合拍摄。上午8点半他提前到达预先约定的颐和园南如意门外那座塔旁,他仔细端详着矗立在他面前的这座铁塔,信心十足地想:“再过一会儿我将把你拿下”。9点钟赶来的工作人员,检查了一下他的登高证,打量了一下结实健康的他,随后就用一个专用扳手熟练地打开了塔门,他说:“你自己上吧!”此刻刘培恩对自己也有些怀疑,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这些天来的期待化为了无穷的力量,他鼓足勇气:好,上!
柱桶内在偏离中心位置有一个竖直钢管,在钢管左右交替焊有约10公分宽、能蹬、能抓的横钢板,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梯子。因为空间狭窄,他没能带三脚架,只是背了一个右挎左斜的摄影包,起初的一二十米他爬得还满顺利,桶内因只有微光看不清梯层几乎靠手摸脚踹才能找到感觉,随着高度增加,桶径越来越小,仅有他身体的宽度,再背着摄影包已不能上行,于是他把包顶在头上,越往上爬觉得身体四周越紧,几乎贴着桶壁,一点点向上蹭。由于桶壁通风口较小,还有一些缺氧的感觉,身体有点吃力。脚每蹬上一步,嘴里就数一下,1、2、3、10、20、30、40……心里也在暗自鼓劲。20米、30米、40米……坚持!一定坚持!大约用了十几分钟已摸到上端出口,胜利就在眼前。先把摄影包从出口送到平台,然后他再从桶壁口爬出去。由于是漏空平台,人的悬空感增加,心里有些紧张,在风的作用下塔身的晃动更加剧了他内心的惧怕,他的两腿有些抖动,并且发软,手扶桶柱外壁,身体慢慢站直。向下俯瞰,清晰碧透,一个全景、立体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尽收眼底,一幅气势恢弘的全景画卷展现在面前。当抬头西望,美丽的西山近在咫尺,漫山的枫叶和黄栌如霞似锦,清澈的昆明湖水碧波荡漾。顿时,他心中豁然开朗,攀爬中的疲惫、恐惧感瞬间荡然无存,此刻已被兴奋、激动所代替。他迅速打开摄影包,拿出相机开拍。咔嚓,咔嚓,各个角度,不同构图倾注全身心拍摄起来,不到10分钟上百张照片囊括相机。
其实,这些拍摄仅限于全景的局部,由于受上端平台环形围栏上间隔安装的近两米高信号发射器影响,无法拍摄宽幅全景画面,要避开它们对镜头的遮挡,就必须提高相机的拍摄高度。怎么提高?只有将相机高举超过发射器顶端,因为愈靠环台边沿晃动感和悬空感愈强烈,为克服心理害怕的因素,他把预先准备好的绳子一头拴在腰部,一头捆在桶体,每一次拍摄要屏住呼吸,然后回到环台中间稍作停歇,看一下拍摄效果,这样反复了几次,确保拍摄的每张片子都有好的构图和准确曝光。等他下到地面,慢慢从塔底钻出来的时候,已在塔下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立刻投来信服的目光。正如法国诗人勒内·夏尔所说:“不同寻常的历险,是我们共同的晨曦!”刘培恩这一次不同寻常的历险,也为我们带来了颐和园全新的晨曦。
记得去年深秋,我们一起上西山,寻找他拍摄《北京全景图》的制高点。荒草和荆棘掩盖了他曾经独自穿梭的道路。在几乎没有道路的树丛里,刘培恩不怕野酸枣扎破手和脸,执著地朝着那制高点攀登的勇气和忘我精神令我感动:一个官职不低的大校为了自己的理想如此虔诚,还有什么能阻止他通向成功?夜深下来,我们在西山最高的瞭望塔上,俯瞰着万家灯火的京都,原来壮美的景色只有攀登者才有资格分享。相信刘培恩向我们展开的将是更精彩的自然与人生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