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思考、合作交流,从而掌握和理解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数学思想和技巧。在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使其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出现思维僵化。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训练;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49
引言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某种新东西的思维过程,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常见的有: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直觉思维,违反常规思维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善于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的学习行为,启发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思维意识。数学学习本就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如让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先用圆规、剪刀等工具制作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将裁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然后打开,接着在对折打开,多次重复,然后打开观察纸片上的痕迹有什么样的特征。经过学生们认真的对折打开后发现“多次重复对折打开后可以看到纸片上有很多折痕,而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而且多次的对折总能将圆的两半完全重合。还能发现所有的折痕都是相等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才能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的发挥思维的空间,通过主动阅读思考折在书中怎么说,交点又是什么,在寻找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学到想要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自己的纸片很快也会发现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堂一直是学生自己在寻找、在发现,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不断地用眼睛观察,用手实践、动口去讨论,积极主动的寻找结论。
二、注重生活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标准》中提出:“‘綜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能力,应当注重保障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而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紧密,从基本的“加、减、乘、除”“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到“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在实际教学阶段,当数学教师向学生教授“难点”“重点”数学知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以直观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再次认识生活。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应用有着积极影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抽象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利用一张A4纸,对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折叠、拼接,然后计算A4纸涉及到的面积,利用“面积转化”的思想,得到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在新房子的墙面上刷涂料,从全局的角度观察房屋结构,可以将房屋整体看成一个长方体。通过对屋子内部刷墙面、墙顶、铺地板等实际装修活动的观察,将房屋内每一个面的面积相加,最终得到的总面积便是房屋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联想思维,在实践中创新
“学贵有疑”,学生先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辅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探索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让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应如何计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不能计算它的面积。”也有的学生提出:“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如何计算一个曲面的面积,但是,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笔者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很多学生都沿着圆柱的高剪开侧面,展开为长方形;也有的学生斜着剪开侧面,展开为平行四边形。虽然两个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都是一样的,都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即都顺利得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创新,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以便其在未来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水霞.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2.
[2]曹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略谈[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0):68.
[3]张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139.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华坛山镇叶家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训练;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49
引言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某种新东西的思维过程,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常见的有: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直觉思维,违反常规思维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善于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的学习行为,启发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思维意识。数学学习本就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如让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先用圆规、剪刀等工具制作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将裁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然后打开,接着在对折打开,多次重复,然后打开观察纸片上的痕迹有什么样的特征。经过学生们认真的对折打开后发现“多次重复对折打开后可以看到纸片上有很多折痕,而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而且多次的对折总能将圆的两半完全重合。还能发现所有的折痕都是相等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才能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的发挥思维的空间,通过主动阅读思考折在书中怎么说,交点又是什么,在寻找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学到想要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自己的纸片很快也会发现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堂一直是学生自己在寻找、在发现,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不断地用眼睛观察,用手实践、动口去讨论,积极主动的寻找结论。
二、注重生活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标准》中提出:“‘綜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能力,应当注重保障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而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紧密,从基本的“加、减、乘、除”“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到“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在实际教学阶段,当数学教师向学生教授“难点”“重点”数学知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以直观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再次认识生活。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应用有着积极影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抽象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利用一张A4纸,对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折叠、拼接,然后计算A4纸涉及到的面积,利用“面积转化”的思想,得到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在新房子的墙面上刷涂料,从全局的角度观察房屋结构,可以将房屋整体看成一个长方体。通过对屋子内部刷墙面、墙顶、铺地板等实际装修活动的观察,将房屋内每一个面的面积相加,最终得到的总面积便是房屋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联想思维,在实践中创新
“学贵有疑”,学生先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辅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探索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让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应如何计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不能计算它的面积。”也有的学生提出:“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如何计算一个曲面的面积,但是,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笔者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很多学生都沿着圆柱的高剪开侧面,展开为长方形;也有的学生斜着剪开侧面,展开为平行四边形。虽然两个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都是一样的,都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即都顺利得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创新,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以便其在未来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水霞.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2.
[2]曹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略谈[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0):68.
[3]张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139.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华坛山镇叶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