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校语文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占主流,素质教育、创新教学举步维艰,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遵从韩愈所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师“本”教育。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缺乏学生主体作用的支撑,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是无所依附的,教学也必然沦为一厢情愿的生硬灌输,因而达不到良好效果。
现就我对课文《藤野先生》的教学,谈谈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课前熟读课文,课前预读达到两遍以上,每次要求各有不同:第一遍,粗读,充分运用工具书学习和积累字词,领略课文大意。第二遍,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洋溢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非常适合朗读。开口读书,有利于学生细细品味作品,以避免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式的浏览,要在涵泳品味中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例如: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后“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以及“我”放弃学医,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这两处感人的文字如果不带着感情读出来,作者那种浓浓的感情就难以完全理解,学生就难以完全与文本产生“共鸣”。第三遍我要求默读,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结构入手学习课文。如:①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②以文中“我”活动的地点为标志,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③请概括出各部分的意思。以上几个问题并不很难,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成,概括各部分的意思有一定难度,不能准确概括出来的,学生也可以讨论解决。这样,课前预习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须知,我们的中学生素质还不高。教师在教学中起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由于《藤野先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除了字词的学习和积累,还有以下教学目标:①学习本文塑造人物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了解本文组织材料的两条线索;③分析藤野先生形象;④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些目标如何来完成呢?我根据新课改“生本”教育的要求,计划用两节课时间上完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是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抓人物特征、选取典型事例的写人方法。第二课时主要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了解本文中的“暗线”,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为了搞好师生互动,我设计了一些思考题,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因为在分析课文时进行师生互动最佳的办法还是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所以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的关键内容与核心问题,要考虑问题的“切入点”,不要在无关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题的探讨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②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可写,作者选取了几件事来写?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具有怎样的高尚品质?回答上面的问题并不难,稍难的是用什么词来概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来概括。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列出结构提纲,使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加醒目。
如何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来理解课文中的“暗线”,来理解作者洋溢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也是学习《藤野先生》的目标之一。本文篇幅长、写的内容多,题目是“藤野先生”,除了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歌颂他的高尚品质外,课文还用相当的篇幅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写“匿名信”事件、写看电影,甚至连去仙台的途中所见的几个地名也写了。如果没有一条“暗线”贯穿,这些内容就应该是离题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思考题:①讲讲本文的写作顺序。②结合当时的背景,想想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③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④文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感受、“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⑤(课后第三题)弃医之事是鲁迅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到仙台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第一个问题不难。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在预习前讲讲时代背景,介绍鲁迅青年时代的抱负,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布置学生到网站上查资料。课后第三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题,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第一问: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因为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让鲁迅憎恶、鄙夷,东京这个地方,让鲁迅失望……鲁迅到仙台学医是为了实现他的医学救国梦想(见课文P9中的解释②)。最后一问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来思考的。二十世纪初,正是清朝政府行将灭亡、中国处于多灾多难之时,鲁迅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才到日本学医的,为了实现“医学救国的梦想”,他宁愿舍弃东京到很艰苦的仙台学医:当意识到只有用文艺才能唤醒愚昧的国民时,他又“弃医从文”。试想,鲁迅在恩师的精心栽培下就要学有所成了,却突然“弃医从文”,这一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爱国热忱,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师生互动,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
最后,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程氛围十分重要。轻松、活跃、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下面是课堂活动中整理出来的几段对话:
1、关于藤野年龄的讨论
师:根据鲁迅勾画的人物特征,大家猜猜藤野先生当时的大概年龄。
生:60多岁。
师:60多岁还不退休吗,请讲讲为什么?
生:40多岁。
生:50多岁。
师:为什么是50多岁?
生:课文中讲“黑瘦”的先生,戴着眼镜”,讲话缓慢,穿衣服“模糊”。
师:怎样理解“缓慢而顿挫的声调”。 生:有气无力。
生:是指声音富有变化,并不是有气无力。
生:穿衣服模糊是指他不讲究,不一定年龄大。
师:(让学生根据30多岁、40多岁、50多岁、60多岁来举手。)
结果,猜40多和50多的同学居多,猜30多岁、60多岁的占极少数。
师:藤野先生生于1874年,当时的年龄正好是30岁。
生:(惊奇)是30岁啊!
师:事实上,当时的藤野先生还是很帅的,只是黑瘦了点,我曾经在一本资料上看过他的照片。他的黑瘦是因为他一门心思钻研学问,耗费了精力,“戴着眼镜”很有学者风度,讲话“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说明他亲切,语调好听,穿衣服“太模糊”也只是说他忘记带领结;穿旧外套,说明他朴素……这些说明藤野先生不注重个人生活,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和钻研学问上。
2、关于藤野先生对鲁迅精心栽培的讨论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藤野先生会对一个异域学生厚爱有加、精心栽培,而且还是一个受人歧视的弱国子民?
生:老师,后面不是讲了吗?“小而言之,……大而言之……”(学生读段落)。
师:如果换成前面所讲的“清国留学生”,藤野先生还会如此关爱吗?
生1:不会。
生2:他们根本就不会来这么艰苦的地方。他们只晓得赏樱花、跳舞。
师:讲得很好。
生:藤野先生很有眼光,善于发现人才。
师:对,慧眼识才。
生:青年时代的鲁迅很得老师的意,有魅力。
师:有人格魅力。
生:说明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师:藤野先生对鲁迅厚爱有加、精心栽培,我想,主要是鲁迅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了藤野先生,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独自一人到条件艰苦的仙台求学,他能不刻苦吗?加上鲁迅才能出众,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事实也是如此,鲁迅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作为教授的藤野先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还有就是鲁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打动了藤野先生。
3、关于“弃医从文”的对话
师:鲁迅是怀着“医学救国”的梦想到仙台学医的,很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位精心栽培他的恩师,当他就要学成的时候,却毅然放弃学医,请谈谈同学们的看法。
生1:一个留学生,突然放弃自己的专业,多么可惜啊!
生2:他总得为自己的家庭着想吧!他的父母亲会同意吗?
生3:他当时没有父亲。
师:为什么?
生3:课文第9页下面的注释②:“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痛苦。”
生:这句也不一定能够说明他父亲死了。
师:你读书很仔细,值得学习。鲁迅最初学医的念头就是缘于他的父亲。鲁迅的祖父是翰林院的编修,在北京做官,因为科场的案件,被关进清朝政府的牢狱。他父亲也因此而病倒了。给他父亲治病的几个医生都是绍兴的“名医”,开的处方也是稀奇古怪,虽然花费了很多钱,结果却因为被误而死了。但是,鲁迅真正到仙台学医,是因为他的“医学救国”的梦想。鲁迅从当时翻译的外国历史教科书上,知道“日本维新”是和西方的医学有关的。
生:鲁迅弃医从文,可想而知他在看电影时所受的思想震动有多大。
生:不管是学医还是弃医从文,都表现了鲁迅强烈的爱国热忱。
4、关于“清国留学生”标点的对话
生:老师,“清国留学生”这个词语为什么打上引号?
师:引号的基本用法有四种: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的称谓。③表否定、讽刺。④表示着重指出。请同学们谈谈应该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生:表示着重指出。
生:表示引用。
生:应该不是第①种,我认为是表示讽刺。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前面部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进行了讽刺。
师:请同学谈谈,标点的不同,意义上有什么区别。(板书:①清国留学生;②“清国”留学生;③清国“留学生”;④“清国留学生”。)
生:第一种不用引号,就是指一般的清朝留学生。
生:第二种,在“清国”一词上标上引号,表示否定。
生:第三种“留学生”一词上标上引号,表示不承认他们是留学生。正如课文中“速成班”盘着大辫子的留学生,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混张文凭。
生:他们不学无术。只知道打扮、吃喝玩乐,不配“留学生”称号。
师:第四种情况呢?
生:把“清国”和“留学生”全部标上引号,表示对“清国”和“留学生”的全部否定,鲁迅不承认清国,也不认可这些留学生。
师:分析得很好。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那时正是清朝末年,当时有不少仁人志士剪掉辫子,表示与清朝决裂,鲁迅也是其中之一。他到东京不久,就毅然把那条带有种族压迫象征的辫子剪掉了。
生: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鲁迅当时还加入了“光复会”。当时孙中山经常到日本进行活动,鲁迅受他的影响很大。
师:对,鲁迅不愿称自己是清国人。记得到仙台学医刚一年,也就是1905年夏天,他从仙台到东京,忽然想到去瞻仰朱舜水遗迹,于是在水户下了车。因为是夜间,要投旅店,旅店要求记下履历,那时日本人称中国人为“清国人”,因鲁迅不愿这样称呼,于是就写上“周树人……支那”。
由上可知,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在上课时我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①很多学生没有动手查工具书的习惯,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工具书。②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根本达不到“流利、有感情”这个层次。③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总是希望抄点黑板上现成的东西。④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不强。⑤学生打不开思路。结果,两节课的时间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生成”也不理想。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完不成教学目标主要是讨论问题花的时间太多,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枝蔓不羁,甚至海阔天空。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过于放任学生。这样,没有合理地利用时间,因而影响了课堂进程。
从对课文《藤野先生》的教学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思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能否“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又有多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想,在新型课堂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一堂好课的导演,他的课前规划相当重要,没有他的引导,整个课堂就会没有方向和目标。但是,一堂好课好比一部戏剧,光有导演没有演员也是不成立的,还得靠演员把剧本演绎得出神入化。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演员,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重要。
现就我对课文《藤野先生》的教学,谈谈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课前熟读课文,课前预读达到两遍以上,每次要求各有不同:第一遍,粗读,充分运用工具书学习和积累字词,领略课文大意。第二遍,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洋溢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非常适合朗读。开口读书,有利于学生细细品味作品,以避免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式的浏览,要在涵泳品味中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例如: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后“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以及“我”放弃学医,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这两处感人的文字如果不带着感情读出来,作者那种浓浓的感情就难以完全理解,学生就难以完全与文本产生“共鸣”。第三遍我要求默读,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结构入手学习课文。如:①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②以文中“我”活动的地点为标志,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③请概括出各部分的意思。以上几个问题并不很难,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成,概括各部分的意思有一定难度,不能准确概括出来的,学生也可以讨论解决。这样,课前预习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须知,我们的中学生素质还不高。教师在教学中起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由于《藤野先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除了字词的学习和积累,还有以下教学目标:①学习本文塑造人物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了解本文组织材料的两条线索;③分析藤野先生形象;④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些目标如何来完成呢?我根据新课改“生本”教育的要求,计划用两节课时间上完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是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抓人物特征、选取典型事例的写人方法。第二课时主要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了解本文中的“暗线”,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为了搞好师生互动,我设计了一些思考题,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因为在分析课文时进行师生互动最佳的办法还是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所以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的关键内容与核心问题,要考虑问题的“切入点”,不要在无关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题的探讨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②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可写,作者选取了几件事来写?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具有怎样的高尚品质?回答上面的问题并不难,稍难的是用什么词来概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来概括。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列出结构提纲,使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加醒目。
如何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来理解课文中的“暗线”,来理解作者洋溢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也是学习《藤野先生》的目标之一。本文篇幅长、写的内容多,题目是“藤野先生”,除了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歌颂他的高尚品质外,课文还用相当的篇幅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写“匿名信”事件、写看电影,甚至连去仙台的途中所见的几个地名也写了。如果没有一条“暗线”贯穿,这些内容就应该是离题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思考题:①讲讲本文的写作顺序。②结合当时的背景,想想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③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④文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感受、“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⑤(课后第三题)弃医之事是鲁迅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到仙台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第一个问题不难。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在预习前讲讲时代背景,介绍鲁迅青年时代的抱负,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布置学生到网站上查资料。课后第三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题,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第一问: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因为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让鲁迅憎恶、鄙夷,东京这个地方,让鲁迅失望……鲁迅到仙台学医是为了实现他的医学救国梦想(见课文P9中的解释②)。最后一问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来思考的。二十世纪初,正是清朝政府行将灭亡、中国处于多灾多难之时,鲁迅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才到日本学医的,为了实现“医学救国的梦想”,他宁愿舍弃东京到很艰苦的仙台学医:当意识到只有用文艺才能唤醒愚昧的国民时,他又“弃医从文”。试想,鲁迅在恩师的精心栽培下就要学有所成了,却突然“弃医从文”,这一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爱国热忱,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师生互动,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
最后,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程氛围十分重要。轻松、活跃、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下面是课堂活动中整理出来的几段对话:
1、关于藤野年龄的讨论
师:根据鲁迅勾画的人物特征,大家猜猜藤野先生当时的大概年龄。
生:60多岁。
师:60多岁还不退休吗,请讲讲为什么?
生:40多岁。
生:50多岁。
师:为什么是50多岁?
生:课文中讲“黑瘦”的先生,戴着眼镜”,讲话缓慢,穿衣服“模糊”。
师:怎样理解“缓慢而顿挫的声调”。 生:有气无力。
生:是指声音富有变化,并不是有气无力。
生:穿衣服模糊是指他不讲究,不一定年龄大。
师:(让学生根据30多岁、40多岁、50多岁、60多岁来举手。)
结果,猜40多和50多的同学居多,猜30多岁、60多岁的占极少数。
师:藤野先生生于1874年,当时的年龄正好是30岁。
生:(惊奇)是30岁啊!
师:事实上,当时的藤野先生还是很帅的,只是黑瘦了点,我曾经在一本资料上看过他的照片。他的黑瘦是因为他一门心思钻研学问,耗费了精力,“戴着眼镜”很有学者风度,讲话“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说明他亲切,语调好听,穿衣服“太模糊”也只是说他忘记带领结;穿旧外套,说明他朴素……这些说明藤野先生不注重个人生活,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和钻研学问上。
2、关于藤野先生对鲁迅精心栽培的讨论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藤野先生会对一个异域学生厚爱有加、精心栽培,而且还是一个受人歧视的弱国子民?
生:老师,后面不是讲了吗?“小而言之,……大而言之……”(学生读段落)。
师:如果换成前面所讲的“清国留学生”,藤野先生还会如此关爱吗?
生1:不会。
生2:他们根本就不会来这么艰苦的地方。他们只晓得赏樱花、跳舞。
师:讲得很好。
生:藤野先生很有眼光,善于发现人才。
师:对,慧眼识才。
生:青年时代的鲁迅很得老师的意,有魅力。
师:有人格魅力。
生:说明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师:藤野先生对鲁迅厚爱有加、精心栽培,我想,主要是鲁迅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了藤野先生,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独自一人到条件艰苦的仙台求学,他能不刻苦吗?加上鲁迅才能出众,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事实也是如此,鲁迅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作为教授的藤野先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还有就是鲁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打动了藤野先生。
3、关于“弃医从文”的对话
师:鲁迅是怀着“医学救国”的梦想到仙台学医的,很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位精心栽培他的恩师,当他就要学成的时候,却毅然放弃学医,请谈谈同学们的看法。
生1:一个留学生,突然放弃自己的专业,多么可惜啊!
生2:他总得为自己的家庭着想吧!他的父母亲会同意吗?
生3:他当时没有父亲。
师:为什么?
生3:课文第9页下面的注释②:“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痛苦。”
生:这句也不一定能够说明他父亲死了。
师:你读书很仔细,值得学习。鲁迅最初学医的念头就是缘于他的父亲。鲁迅的祖父是翰林院的编修,在北京做官,因为科场的案件,被关进清朝政府的牢狱。他父亲也因此而病倒了。给他父亲治病的几个医生都是绍兴的“名医”,开的处方也是稀奇古怪,虽然花费了很多钱,结果却因为被误而死了。但是,鲁迅真正到仙台学医,是因为他的“医学救国”的梦想。鲁迅从当时翻译的外国历史教科书上,知道“日本维新”是和西方的医学有关的。
生:鲁迅弃医从文,可想而知他在看电影时所受的思想震动有多大。
生:不管是学医还是弃医从文,都表现了鲁迅强烈的爱国热忱。
4、关于“清国留学生”标点的对话
生:老师,“清国留学生”这个词语为什么打上引号?
师:引号的基本用法有四种: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的称谓。③表否定、讽刺。④表示着重指出。请同学们谈谈应该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生:表示着重指出。
生:表示引用。
生:应该不是第①种,我认为是表示讽刺。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前面部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进行了讽刺。
师:请同学谈谈,标点的不同,意义上有什么区别。(板书:①清国留学生;②“清国”留学生;③清国“留学生”;④“清国留学生”。)
生:第一种不用引号,就是指一般的清朝留学生。
生:第二种,在“清国”一词上标上引号,表示否定。
生:第三种“留学生”一词上标上引号,表示不承认他们是留学生。正如课文中“速成班”盘着大辫子的留学生,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混张文凭。
生:他们不学无术。只知道打扮、吃喝玩乐,不配“留学生”称号。
师:第四种情况呢?
生:把“清国”和“留学生”全部标上引号,表示对“清国”和“留学生”的全部否定,鲁迅不承认清国,也不认可这些留学生。
师:分析得很好。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那时正是清朝末年,当时有不少仁人志士剪掉辫子,表示与清朝决裂,鲁迅也是其中之一。他到东京不久,就毅然把那条带有种族压迫象征的辫子剪掉了。
生: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鲁迅当时还加入了“光复会”。当时孙中山经常到日本进行活动,鲁迅受他的影响很大。
师:对,鲁迅不愿称自己是清国人。记得到仙台学医刚一年,也就是1905年夏天,他从仙台到东京,忽然想到去瞻仰朱舜水遗迹,于是在水户下了车。因为是夜间,要投旅店,旅店要求记下履历,那时日本人称中国人为“清国人”,因鲁迅不愿这样称呼,于是就写上“周树人……支那”。
由上可知,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在上课时我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①很多学生没有动手查工具书的习惯,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工具书。②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根本达不到“流利、有感情”这个层次。③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总是希望抄点黑板上现成的东西。④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不强。⑤学生打不开思路。结果,两节课的时间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生成”也不理想。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完不成教学目标主要是讨论问题花的时间太多,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枝蔓不羁,甚至海阔天空。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过于放任学生。这样,没有合理地利用时间,因而影响了课堂进程。
从对课文《藤野先生》的教学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思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能否“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又有多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想,在新型课堂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一堂好课的导演,他的课前规划相当重要,没有他的引导,整个课堂就会没有方向和目标。但是,一堂好课好比一部戏剧,光有导演没有演员也是不成立的,还得靠演员把剧本演绎得出神入化。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演员,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