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创设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它是一个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来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创设情境不是为了给小学语文教学穿上一件美丽的华衣,也未必是完全为了“有味儿”。它要求教师真正地聆听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关注他们生命成长的足迹,真正地滋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呈现多彩的世界
绘画深受孩子欢迎,因为它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是多彩的。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爱画画,因为白纸可以成为他们自由的天空,画笔间可以流淌他们自由的思想,他们在快乐、自由中表现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如我在教学《月亮湾》一文时,让学生将文本的描述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湾。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拿起了画笔。跃然纸上的有果树林立的山坡、曲折跌宕的小石桥、小石桥下面淌着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一片灿烂朝霞似的桃花、五彩缤纷的房屋以及那广袤无垠的绿油油的田野……可是,学生们对课文中的这些景物并不满足,有的学生在河岸那片火红的桃花中添上了几棵柳树,柳树垂下了那一头丝丝缕缕的长发;几只蜜蜂和蝴蝶在美丽的桃花中采蜜、嬉戏;在碧绿的田野上空,增添了几只飞翔的小鸟和燕子;村子里人们的生活也很富裕,小路上有几辆小轿车在奔跑……月亮湾在学生们的笔下越描越美。通过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敏于发现,理解了文本,同时又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维也在这情境中潺潺而出。
二、渲染情感的流淌
音乐往往使人心向往之,因为它的语言微妙而强烈,它有着特有的旋律、节奏,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把我们带到特定的意境中,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着人的联想和想象。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流淌着他们浓郁的情感,所以音乐更能震撼人心,抚慰心灵,通过音乐情境的渲染可以很好地创造学习的氛围。我在实践中发现,沟通好音乐语言和文本语言,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会有意外的收获。如《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描绘的是节日欢快的场面以及孩子们喜悦的心情。我以歌曲《快乐的节日》为表现形式,带着学生一起哼唱。当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而对歌词比较生疏时,告知他们这是由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改编而成的,这时学生主动进入了学习状态,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地想学唱这首歌。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再次唱起这首歌时,学生在巩固知识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三、打开生活的库藏
生活课堂的构建,学生心灵的放飞,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情境创设首要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切实瞄准学生的起点,展现他们自然的学习过程。因此,情境创设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预设学生的接受状态,力求自然,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一切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叩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如我在一次“借铅笔”口语交际课上,是这样将学生的交际引向生活的:当你在写作业时,突然,手中铅笔“罢了工”,此时自己又没有多余的笔可以用,可是作业要及时上交,这时你想怎么办?同桌间激烈地讨论和交流之后,我指名学生分组在班上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由于这个生活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能做到积极动脑,饶有兴趣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激活创造的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关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堂上,我时常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在活动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的快乐,我一改往日诗歌读读讲讲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说话情境:假如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将怎样生活?一下子,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开一次个人演唱会,把森林里的朋友们都召唤来。”“假如我是一只小猴,看着阳光抚摸着花草,我坐在秋千上尽情地摇。”“假如我是一只小鹿,我要在树林里和伙伴们一起奔跑,一起在树林里纳凉。”……学生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好似亲临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相伴,体验着绿树给他们带来的惬意。学生的潜意识处于活跃状态,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成为发掘学生想象能力,激活学生创造潜能的辅助渠道。教学艺术不是某种技巧,而是一种创造,而情境教学本身就体现着高度的创造性。
总之,情境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是以激发学生的情意为动力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喜怒哀乐的心灵倾诉,捕捉到了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那么就让我们努力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吧!
(责编陈剑平)
一、呈现多彩的世界
绘画深受孩子欢迎,因为它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是多彩的。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爱画画,因为白纸可以成为他们自由的天空,画笔间可以流淌他们自由的思想,他们在快乐、自由中表现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如我在教学《月亮湾》一文时,让学生将文本的描述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湾。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拿起了画笔。跃然纸上的有果树林立的山坡、曲折跌宕的小石桥、小石桥下面淌着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一片灿烂朝霞似的桃花、五彩缤纷的房屋以及那广袤无垠的绿油油的田野……可是,学生们对课文中的这些景物并不满足,有的学生在河岸那片火红的桃花中添上了几棵柳树,柳树垂下了那一头丝丝缕缕的长发;几只蜜蜂和蝴蝶在美丽的桃花中采蜜、嬉戏;在碧绿的田野上空,增添了几只飞翔的小鸟和燕子;村子里人们的生活也很富裕,小路上有几辆小轿车在奔跑……月亮湾在学生们的笔下越描越美。通过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敏于发现,理解了文本,同时又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维也在这情境中潺潺而出。
二、渲染情感的流淌
音乐往往使人心向往之,因为它的语言微妙而强烈,它有着特有的旋律、节奏,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把我们带到特定的意境中,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着人的联想和想象。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流淌着他们浓郁的情感,所以音乐更能震撼人心,抚慰心灵,通过音乐情境的渲染可以很好地创造学习的氛围。我在实践中发现,沟通好音乐语言和文本语言,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会有意外的收获。如《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描绘的是节日欢快的场面以及孩子们喜悦的心情。我以歌曲《快乐的节日》为表现形式,带着学生一起哼唱。当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而对歌词比较生疏时,告知他们这是由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改编而成的,这时学生主动进入了学习状态,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地想学唱这首歌。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再次唱起这首歌时,学生在巩固知识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三、打开生活的库藏
生活课堂的构建,学生心灵的放飞,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情境创设首要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切实瞄准学生的起点,展现他们自然的学习过程。因此,情境创设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预设学生的接受状态,力求自然,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一切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叩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如我在一次“借铅笔”口语交际课上,是这样将学生的交际引向生活的:当你在写作业时,突然,手中铅笔“罢了工”,此时自己又没有多余的笔可以用,可是作业要及时上交,这时你想怎么办?同桌间激烈地讨论和交流之后,我指名学生分组在班上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由于这个生活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能做到积极动脑,饶有兴趣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激活创造的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关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堂上,我时常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在活动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的快乐,我一改往日诗歌读读讲讲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说话情境:假如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将怎样生活?一下子,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开一次个人演唱会,把森林里的朋友们都召唤来。”“假如我是一只小猴,看着阳光抚摸着花草,我坐在秋千上尽情地摇。”“假如我是一只小鹿,我要在树林里和伙伴们一起奔跑,一起在树林里纳凉。”……学生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好似亲临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相伴,体验着绿树给他们带来的惬意。学生的潜意识处于活跃状态,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成为发掘学生想象能力,激活学生创造潜能的辅助渠道。教学艺术不是某种技巧,而是一种创造,而情境教学本身就体现着高度的创造性。
总之,情境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是以激发学生的情意为动力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喜怒哀乐的心灵倾诉,捕捉到了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那么就让我们努力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吧!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