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在面对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校教育要“松绑”,全体学生要“减负”,但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即“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教学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一、文本了解要深入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你对文本理解有多深,你获取的就会有多少。因此,这便要求我们应该放松心态,慢慢去仔细欣赏文本。
首先,不仅老师自己要准确、深入地了解文本,而且要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文本。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文本之间反复来回地走,只有你准确地了解了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你才有资格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只有让学生充分读好文本,才能让他们准确地理解作品。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还没理解,课文还读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更有甚者,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一来,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很低。因为如果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就势必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其次,允许学生多元解读。一个文本可以有多种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中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有学生认为在这样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鱼儿不可能会游到水面,早就藏到江中,老人是在钓一个春天,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老人陶醉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有学生认为当时诗人正遭遇排斥,内心苦闷,诗中的老人就是诗人,诗人这个“钓”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又有学生有趣地发现把诗的每行第一个字连起来,正好要告诉人们他的内心是“千万孤独”。这样多元解诗不能不说是一种“妙”吧。
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就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
二、目标意识要强烈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经常去听一些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但有些教师竟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了解的起点上,这样的课上起来就会让人感觉有点做作。虽然这些教师上课的目标很明确,但他们的目标是如何上好表演课,而不是以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为目标,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
三、教师指导要有效
虽然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但也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就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朗读指导有没有效果,我们首先要看要求有没有落实,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课文。那么,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原来读不准的,后来能读准了,原来读不通的,后来能读通了,我们说,这种指导就是有效指导。如果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
四、练笔拓展要结合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这个大前提下,就不容忽视孩子的听说读写训练。在现在的课堂上,听说读落实得较好,但在写的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能充分安排好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而总是单独把写放在课外,认为课堂上的时间不够也不能练笔,总是把这项任务推向课外,推给家长,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完全有可能也完全能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写的训练。一位教师在教学《桥》时,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老汉高大的形象,而且还准备了汶川地震中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孩子的画面来让孩子们结合课文的写作方式进行现场练笔。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因为孩子们当时正被文中的老汉感染着,正被汶川地震中的英雄鼓舞着,在这种气氛下就觉得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永恒的课题。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我相信也是教育者真正关注人文、关注未来以及关注自身价值体现的深刻思考。
(责编钟岚)
一、文本了解要深入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你对文本理解有多深,你获取的就会有多少。因此,这便要求我们应该放松心态,慢慢去仔细欣赏文本。
首先,不仅老师自己要准确、深入地了解文本,而且要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文本。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文本之间反复来回地走,只有你准确地了解了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你才有资格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只有让学生充分读好文本,才能让他们准确地理解作品。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还没理解,课文还读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更有甚者,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一来,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很低。因为如果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就势必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其次,允许学生多元解读。一个文本可以有多种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中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有学生认为在这样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鱼儿不可能会游到水面,早就藏到江中,老人是在钓一个春天,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老人陶醉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有学生认为当时诗人正遭遇排斥,内心苦闷,诗中的老人就是诗人,诗人这个“钓”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又有学生有趣地发现把诗的每行第一个字连起来,正好要告诉人们他的内心是“千万孤独”。这样多元解诗不能不说是一种“妙”吧。
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就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
二、目标意识要强烈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经常去听一些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但有些教师竟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了解的起点上,这样的课上起来就会让人感觉有点做作。虽然这些教师上课的目标很明确,但他们的目标是如何上好表演课,而不是以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为目标,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
三、教师指导要有效
虽然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但也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就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朗读指导有没有效果,我们首先要看要求有没有落实,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课文。那么,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原来读不准的,后来能读准了,原来读不通的,后来能读通了,我们说,这种指导就是有效指导。如果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
四、练笔拓展要结合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这个大前提下,就不容忽视孩子的听说读写训练。在现在的课堂上,听说读落实得较好,但在写的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能充分安排好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而总是单独把写放在课外,认为课堂上的时间不够也不能练笔,总是把这项任务推向课外,推给家长,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完全有可能也完全能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写的训练。一位教师在教学《桥》时,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老汉高大的形象,而且还准备了汶川地震中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孩子的画面来让孩子们结合课文的写作方式进行现场练笔。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因为孩子们当时正被文中的老汉感染着,正被汶川地震中的英雄鼓舞着,在这种气氛下就觉得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永恒的课题。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我相信也是教育者真正关注人文、关注未来以及关注自身价值体现的深刻思考。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