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建设两型社会,从价值理念的层面看,要着力破除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追求一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生态发展理念、生态技术手段和生态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9-0052-05
一、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述评
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年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苏联环境学家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中首先使用“生态文明”一词。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强调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此后,许多学者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途径与思路。唐奈勒·H·梅多斯等人提倡从系统结构乃至思维模式上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突破口,生态文明还需要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克利福德·柯布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一文中试图在经济和政治框架内寻求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乔舒亚·法尔利指出了解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经济。
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内容的探讨表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共识已经确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关于“两型社会”这一概念,国外理论界并未明确提出,但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分别有较多研究,也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宇宙飞船内资源循环特征的启示,提出了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思想。“环境友好”理念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提出的。之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环境友好企业”等概念相继出现。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国内相关研究概要
(1)生态文明研究。一是内涵研究。叶谦吉在1987年6月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解释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1987年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刘宗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社会文明形态”。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研究。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个体间的关系,着重强调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三是实践应用研究。学者们提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等多种生态实现形式,包括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季昆森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本运营的理念,注重“四个人手”、“九大产业”,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
(2)两型社会研究。国内学者对两型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型社会内涵的研究。学术界对此虽未有统一界定,但其中心思想都基本一致,即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发展主题,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所有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持续利用。二是两型社会建设意义的研究。学者们大多都从国内国际环境、资源供需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阐述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三是两型社会建设机制和路径研究。秦尊文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建立十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友好、产业融合、市场开放、政府管理、政绩考核、内外协调等机制;欧阳蛲提出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政策,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的建议;侯向军、刘细发认为两型社会建设“要完善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实施细则,围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恢复和增强,突出综合治理的实施措施。”四是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简新华依据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从四个层次构建了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陈晓红提出了长株潭“两型社会”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3)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关联性研究。秦尊文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四大文明”之一,其实质内容是建设两型社会;刘雅珍认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陆远如认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建设两型社会应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李涤非、欧汉生诠释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和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纵观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关于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内在联系
通过剖析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1.生态文明的内涵
国内许多学者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诠释,综合归纳后可陈述为:广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历史维度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曾做出悲剧性选择,造成农村生态保护的深层失范。负责的政治决策应当在城市与农村利益方面做出合理的衡量,彻底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在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
2.两型社会的内涵
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早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为“两型社会”的文献是2006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读本》,其后作为一种简称在湖北、湖南两省直至全国其他地区广泛使用。
国内对两型社会的内涵虽没有统一界定。但其中心思想都基本一致,即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发展主题,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所有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持续利用。两型社会包括两个方面: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3.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关联特征
从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内涵可以看出,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联系紧密(如下图所示),具有以下三大内在关联特征:
(1)统一性。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是在同一时期、同一背景下提出的:两者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两者都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两者都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两者的实践路径和举措都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两者的发展都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
(2)从属性。两型社会建设从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范畴,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正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3)指导性。建设两型社会,从价值理念的层面说,应着力破除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追求一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生态发展理念、生态技术
手段和生态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坚持统筹兼顾,即统筹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两型社会建设应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培养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习惯,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三、充分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示范作用
1.“两型”法规制度先试
首先,率先建立和实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2009年3月18日在武汉正式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同月27日成立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到2013年为止已成功组织了7次交易活动。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2010年10月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追究、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信贷、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适当扩大环境保护行政强制权。2010年6月21日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同意湖北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复函》,湖北省排污权交易正式被纳入国家试点。2011年6月30日,武汉城市矿产资源交易所落户青山,这也是全国首家再生资源交易所。揭牌当日,当场有12家会员企业在此进行了铁精矿、粗灰、粉煤灰等6种废弃物的转让交易,成交金额达700万元。2014年1月22日,《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通过颁布实施。2014年4月3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所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正式鸣锣开市,这也意味着体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全面上线。
其次,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2009年9月,《滠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出台,滠水河成为湖北省首个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试点河流。长江支流滠水河发源于大悟三角山,流经大悟、红安和武汉黄陂三地,全长142,14平方公里,是黄陂区80万人的唯一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上游大悟、红安的生活、农业污染及工业污染和无序采砂,滠水河总体水质降为4类,其中部分河段水质趋于5类,全流域64,3%的水域受到污染,低于饮用水标准(3类)。滠水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后,大悟和红安沿滠水河的乡镇不得发展涉污经济项目,已有的工业企业也要搬迁,当地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按照补偿方案,有关部门将制定测算标准,若上游来水达标,上游地区将从专项资金中得到相应补偿:一旦水质超标,上游地区将得不到补偿金,并将以双倍的金额补偿下游地区。 再次,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武汉市开展了创建“两型机关”、“两型企业”等活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夯实节约型社会的基础。2009年开始,武汉市中心城区开始“两型社区”建设试点,现已建成100个“两型社区”。湖北省正在建立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将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国有及控股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点内容,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明确将节能减排列为干部考核的硬指标。
2,“两型”增长方式探索
武汉要积极探索“两型”增长方式,致力于实现三大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型向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来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察,在光谷展示中心详细观看了光纤通讯、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创新成果展示,并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这为创新武汉建设指明了方向。武汉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一批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这些措施。使武汉最大的优势得以发挥,最大的潜力得以释放。
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抓好咸宁核电工程建设,积极筹划新的核电项目,及时跟进与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地位。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做大做强研发设计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武汉市东西湖区、青山区等也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湖北省以青山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龙头,建立了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创办了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实验室。总规模200亿元的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要通过这些试点示范,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两型”增长模式。
3.“两型”产业辐射
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设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希望探索出一条有别于沿海“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武汉在两型产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取得初步成果,并开始向外辐射。凯迪电力是一家以生物质能发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按计划2015年末生物质能电厂数量达到100家,公司产能规模也将达到上百亿元。目前已在全国布点多个生物质能电厂,从已投入营运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凯迪电力的CDM项目也已分别在联合国成功注册,2011年以来连续贡献利润。格林美公司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中心构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目前已辐射湖北、江西、湖南近100个县市。要大力支持凯迪电力、格林美这类“两型”企业走出去,在长江中游地区乃至在全国发挥“两型”产业辐射功能。
4.“两型”消费模式引领
树立“两型”消费理念,建立“两型”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武汉城市圈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绿色管理,突出环境保护,促进商业、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已全面禁止商场、医院等机构提供免费塑料包装,禁止旅馆、酒店、餐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碗筷、牙具、拖鞋和洗涤用品。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武汉免费自行车出租系统,在亚洲规模最大,在全国水平领先。遍布三镇的武汉免费自行车,不但深得百姓喜爱,也成为当地政府在众多外交活动中常打出的一张“牌”,被业界称为“武汉模式”。这种公共自行车站点正在向全省延伸。目前,已在孝感、鄂州建立示范站点,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也将筹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今后,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将能在全省通用,让市民能够“一卡在手。全省借车”。“武汉模式”的公共自行车已在江西南昌、安徽池州、湖南株洲等地成功运营。并已在北京走进清华大学校园和交通运输部所在区域。由于这些地方自行车租赁卡使用的芯片技术与武汉一致,持卡人是可以异地免费使用公共自行车的。
5.“两型”文化扩散
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机关、企业、社区、家庭、村镇、学校,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为两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特别是通过创建“两型学校”,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元钱”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自觉、自主参与中培养节约意识,养成科学生活、绿色消费的好习惯,通过参加“换客超市”活动,体验变废为宝、资源共享的乐趣,明白“两型”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资源共享,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逐步由节能、节约意识向节制升华,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小主人。
与此同时,还要培育人们节约的意识和技能,发挥科协等组织作用,普及节电、节水、节材等常识,学习日本经验,由媒体组织开展“节约竞赛”。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注重让市民发挥主体作用,经常组织参观交流节约方法和经验。另外,发挥武汉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武汉照明灯具协会等与“两型”直接相关的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工作,积极弘扬“节约也是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以武汉扎实的“两型”文化、生态文化辐射长江中游地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9-0052-05
一、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述评
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年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苏联环境学家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中首先使用“生态文明”一词。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强调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此后,许多学者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途径与思路。唐奈勒·H·梅多斯等人提倡从系统结构乃至思维模式上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突破口,生态文明还需要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克利福德·柯布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一文中试图在经济和政治框架内寻求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乔舒亚·法尔利指出了解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经济。
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内容的探讨表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共识已经确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关于“两型社会”这一概念,国外理论界并未明确提出,但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分别有较多研究,也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宇宙飞船内资源循环特征的启示,提出了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思想。“环境友好”理念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提出的。之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环境友好企业”等概念相继出现。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国内相关研究概要
(1)生态文明研究。一是内涵研究。叶谦吉在1987年6月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解释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1987年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刘宗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社会文明形态”。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研究。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个体间的关系,着重强调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三是实践应用研究。学者们提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等多种生态实现形式,包括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季昆森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本运营的理念,注重“四个人手”、“九大产业”,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
(2)两型社会研究。国内学者对两型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型社会内涵的研究。学术界对此虽未有统一界定,但其中心思想都基本一致,即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发展主题,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所有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持续利用。二是两型社会建设意义的研究。学者们大多都从国内国际环境、资源供需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阐述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三是两型社会建设机制和路径研究。秦尊文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建立十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友好、产业融合、市场开放、政府管理、政绩考核、内外协调等机制;欧阳蛲提出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政策,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的建议;侯向军、刘细发认为两型社会建设“要完善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实施细则,围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恢复和增强,突出综合治理的实施措施。”四是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简新华依据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从四个层次构建了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陈晓红提出了长株潭“两型社会”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3)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关联性研究。秦尊文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四大文明”之一,其实质内容是建设两型社会;刘雅珍认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陆远如认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建设两型社会应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李涤非、欧汉生诠释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和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纵观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关于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内在联系
通过剖析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1.生态文明的内涵
国内许多学者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诠释,综合归纳后可陈述为:广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历史维度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曾做出悲剧性选择,造成农村生态保护的深层失范。负责的政治决策应当在城市与农村利益方面做出合理的衡量,彻底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在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
2.两型社会的内涵
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早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为“两型社会”的文献是2006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读本》,其后作为一种简称在湖北、湖南两省直至全国其他地区广泛使用。
国内对两型社会的内涵虽没有统一界定。但其中心思想都基本一致,即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发展主题,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所有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持续利用。两型社会包括两个方面: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3.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关联特征
从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的内涵可以看出,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联系紧密(如下图所示),具有以下三大内在关联特征:
(1)统一性。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是在同一时期、同一背景下提出的:两者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两者都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两者都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两者的实践路径和举措都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两者的发展都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
(2)从属性。两型社会建设从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范畴,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正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3)指导性。建设两型社会,从价值理念的层面说,应着力破除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追求一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生态发展理念、生态技术
手段和生态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坚持统筹兼顾,即统筹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两型社会建设应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培养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习惯,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三、充分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示范作用
1.“两型”法规制度先试
首先,率先建立和实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2009年3月18日在武汉正式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同月27日成立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到2013年为止已成功组织了7次交易活动。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2010年10月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追究、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信贷、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适当扩大环境保护行政强制权。2010年6月21日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同意湖北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复函》,湖北省排污权交易正式被纳入国家试点。2011年6月30日,武汉城市矿产资源交易所落户青山,这也是全国首家再生资源交易所。揭牌当日,当场有12家会员企业在此进行了铁精矿、粗灰、粉煤灰等6种废弃物的转让交易,成交金额达700万元。2014年1月22日,《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通过颁布实施。2014年4月3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所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正式鸣锣开市,这也意味着体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全面上线。
其次,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2009年9月,《滠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出台,滠水河成为湖北省首个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试点河流。长江支流滠水河发源于大悟三角山,流经大悟、红安和武汉黄陂三地,全长142,14平方公里,是黄陂区80万人的唯一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上游大悟、红安的生活、农业污染及工业污染和无序采砂,滠水河总体水质降为4类,其中部分河段水质趋于5类,全流域64,3%的水域受到污染,低于饮用水标准(3类)。滠水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后,大悟和红安沿滠水河的乡镇不得发展涉污经济项目,已有的工业企业也要搬迁,当地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按照补偿方案,有关部门将制定测算标准,若上游来水达标,上游地区将从专项资金中得到相应补偿:一旦水质超标,上游地区将得不到补偿金,并将以双倍的金额补偿下游地区。 再次,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武汉市开展了创建“两型机关”、“两型企业”等活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夯实节约型社会的基础。2009年开始,武汉市中心城区开始“两型社区”建设试点,现已建成100个“两型社区”。湖北省正在建立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将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国有及控股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点内容,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明确将节能减排列为干部考核的硬指标。
2,“两型”增长方式探索
武汉要积极探索“两型”增长方式,致力于实现三大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型向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来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察,在光谷展示中心详细观看了光纤通讯、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创新成果展示,并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这为创新武汉建设指明了方向。武汉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一批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这些措施。使武汉最大的优势得以发挥,最大的潜力得以释放。
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抓好咸宁核电工程建设,积极筹划新的核电项目,及时跟进与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地位。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做大做强研发设计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武汉市东西湖区、青山区等也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湖北省以青山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龙头,建立了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创办了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实验室。总规模200亿元的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要通过这些试点示范,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两型”增长模式。
3.“两型”产业辐射
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设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希望探索出一条有别于沿海“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武汉在两型产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取得初步成果,并开始向外辐射。凯迪电力是一家以生物质能发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按计划2015年末生物质能电厂数量达到100家,公司产能规模也将达到上百亿元。目前已在全国布点多个生物质能电厂,从已投入营运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凯迪电力的CDM项目也已分别在联合国成功注册,2011年以来连续贡献利润。格林美公司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中心构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目前已辐射湖北、江西、湖南近100个县市。要大力支持凯迪电力、格林美这类“两型”企业走出去,在长江中游地区乃至在全国发挥“两型”产业辐射功能。
4.“两型”消费模式引领
树立“两型”消费理念,建立“两型”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武汉城市圈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绿色管理,突出环境保护,促进商业、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已全面禁止商场、医院等机构提供免费塑料包装,禁止旅馆、酒店、餐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碗筷、牙具、拖鞋和洗涤用品。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武汉免费自行车出租系统,在亚洲规模最大,在全国水平领先。遍布三镇的武汉免费自行车,不但深得百姓喜爱,也成为当地政府在众多外交活动中常打出的一张“牌”,被业界称为“武汉模式”。这种公共自行车站点正在向全省延伸。目前,已在孝感、鄂州建立示范站点,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也将筹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今后,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将能在全省通用,让市民能够“一卡在手。全省借车”。“武汉模式”的公共自行车已在江西南昌、安徽池州、湖南株洲等地成功运营。并已在北京走进清华大学校园和交通运输部所在区域。由于这些地方自行车租赁卡使用的芯片技术与武汉一致,持卡人是可以异地免费使用公共自行车的。
5.“两型”文化扩散
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机关、企业、社区、家庭、村镇、学校,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为两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特别是通过创建“两型学校”,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元钱”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自觉、自主参与中培养节约意识,养成科学生活、绿色消费的好习惯,通过参加“换客超市”活动,体验变废为宝、资源共享的乐趣,明白“两型”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资源共享,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逐步由节能、节约意识向节制升华,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小主人。
与此同时,还要培育人们节约的意识和技能,发挥科协等组织作用,普及节电、节水、节材等常识,学习日本经验,由媒体组织开展“节约竞赛”。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注重让市民发挥主体作用,经常组织参观交流节约方法和经验。另外,发挥武汉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武汉照明灯具协会等与“两型”直接相关的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工作,积极弘扬“节约也是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以武汉扎实的“两型”文化、生态文化辐射长江中游地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