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教学模式在语文课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将立足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策略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81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学生也是从小学开始接受系统化的教学。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加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导致学生只能进行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教学模式的缺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语文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语文课程当中。这样一来,有利于使教学活动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为了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课程中,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导致小学语文课堂过于枯燥。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策略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这样一来,能够使相关内容以一种较为生动与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
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出自于《三国演义》。尽管文章改编成了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的形式,但由于学生对历史演义类的故事并没有浓厚的阅读热情,再加上学生积累的相关历史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探究,而是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创设了相关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动画片《三国演义》。在这段动画中,将周瑜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如何巧妙应对、怎样从曹操那里“借”到十万多支箭等情节十分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在动画片播放到最精彩的情节时,我暂停了播放。由于动画片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内容,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然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动画片,内容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这个故事之后的情节,大家可以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产生了大致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由此可见,在探究式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问题预设,启发自主思考
从本质上来讲,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当中。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为了避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出现无序状态,教师应该充分重视问题的预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有利于使探究过程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如:教学《桂花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文本探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与点拨:(1)这篇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事情?重点是什么?这表现出了“我”怎样的感情?(2)“我”这样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我”这样重视摇桂花这件事情?(4)明明都是桂花,为什么母亲却坚持认为这里的桂花即使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之所以设计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意图就是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线索。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了独立性的思考。同时,由于每个人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随着交流讨论的深入,逐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3.拓宽学习范围,引导对比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大量的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因此,教师应避免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内文本上,而是需要结合课内知识及时拓宽学习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探究,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
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民间故事。简单来说,民间故事主要是指由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播、具有虚构成分的口头文学作品。从作品的分类来看,民间故事主要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等几种不同的类别。于是,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我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了不同类型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然后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并让学生进行了对比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将《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进行分类,并归纳不同类别的民间故事有怎样的异同点。最终,利用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优化练习方式,深化知识理解
课后练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单一的书面练习方式有时难以使学生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如:在现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组织角色扮演是我十分重视的一种课后练习组织手段。以《将相和》为例,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自己组合成几个表演小组,然后自主分配角色,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对话的台词。在学生熟悉了表演的内容之后,我利用课堂的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相对于常规的书面练习,这种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理解,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十分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该教学模式的具体组织方法。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调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跃.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中外交流,2018,(5):254-255.
[2]马丽影.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初探[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4):201.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81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学生也是从小学开始接受系统化的教学。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加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导致学生只能进行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教学模式的缺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语文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语文课程当中。这样一来,有利于使教学活动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为了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课程中,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导致小学语文课堂过于枯燥。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策略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这样一来,能够使相关内容以一种较为生动与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
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出自于《三国演义》。尽管文章改编成了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的形式,但由于学生对历史演义类的故事并没有浓厚的阅读热情,再加上学生积累的相关历史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探究,而是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创设了相关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动画片《三国演义》。在这段动画中,将周瑜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如何巧妙应对、怎样从曹操那里“借”到十万多支箭等情节十分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在动画片播放到最精彩的情节时,我暂停了播放。由于动画片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内容,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然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动画片,内容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这个故事之后的情节,大家可以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产生了大致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由此可见,在探究式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问题预设,启发自主思考
从本质上来讲,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当中。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为了避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出现无序状态,教师应该充分重视问题的预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有利于使探究过程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如:教学《桂花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文本探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与点拨:(1)这篇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事情?重点是什么?这表现出了“我”怎样的感情?(2)“我”这样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我”这样重视摇桂花这件事情?(4)明明都是桂花,为什么母亲却坚持认为这里的桂花即使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之所以设计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意图就是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线索。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了独立性的思考。同时,由于每个人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随着交流讨论的深入,逐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3.拓宽学习范围,引导对比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大量的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因此,教师应避免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内文本上,而是需要结合课内知识及时拓宽学习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探究,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
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民间故事。简单来说,民间故事主要是指由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播、具有虚构成分的口头文学作品。从作品的分类来看,民间故事主要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等几种不同的类别。于是,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我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了不同类型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然后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并让学生进行了对比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将《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进行分类,并归纳不同类别的民间故事有怎样的异同点。最终,利用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优化练习方式,深化知识理解
课后练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单一的书面练习方式有时难以使学生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如:在现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组织角色扮演是我十分重视的一种课后练习组织手段。以《将相和》为例,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自己组合成几个表演小组,然后自主分配角色,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对话的台词。在学生熟悉了表演的内容之后,我利用课堂的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相对于常规的书面练习,这种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理解,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十分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该教学模式的具体组织方法。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调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跃.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中外交流,2018,(5):254-255.
[2]马丽影.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初探[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