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背景分析,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提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育与服务“三农”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创业服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课程建设 服务“三农”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均为较新兴的课程,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多,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的教学,一直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探讨的热点问题。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1年电子商务专业设立以来,依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将课程教学与“农产品营销”生产实际相结合,以行业为依托,深入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工作,了解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相关岗位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了一条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之路。
1.建设背景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的创办时间相对起步均较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定位,更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期,而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是影响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
我院的教学主管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根据行业为农产品供销服务的特点,学院办学定位为:以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满足“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现代流通人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以“兴农宏商”为宗旨,依托行业、立足三农、面向区域,适应区域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网站建设、网页设计、销售推广、网络服务等专业核心能力高素质技能型、商务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此目标,确定了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构建了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与管理》课程为核心,《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主干的“基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教学
为了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更好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有效地为企业培养、输送一批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职业人才,我院与广西特产网、南宁市供销社、桂林市供销社、临桂县供销联社、资源县供销联社、柳江县供销联社、柳州市双喜酱料厂等七个农产品营销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校内与校外实训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
在主干课程教学中,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需要与生产经营条件,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利用自己的优势,支持和帮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并接受企业委托或参加企业的技术开发、市场调研等项目;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优先选聘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有条件的企业派员工参加学院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或选派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兼职老师。几年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使双方受益匪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课程教育与服务 “三农”相结合
3.1 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在主干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培养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营销人才作为课程的倾向性特色。为此,课程组织紧扣服务“三农”的主题,在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和基地建设等方面都以此为侧重。通过主干课程中贯穿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阶段就能关注“三农”问题,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广西区内或东盟地区农产品营销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投身到农产品流通领域建设当中去,极大地支持了农村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建设。
此外,专业教师应自治区供销联社邀请多次对全区农村经纪人进行课程专项培训,以使有更多的经过知识武装的人才能服务于“三农”的发展和建设。
3.2 教学过程与农产品营销相结合。
为使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农产品的供销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销售现场进行见习,接触到真实的产品销售环境,了解网络营销当前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重视实际环境的调研分析,如,在《网络营销》课程中,为使学生了解所在地农产品的生产、供销情况,在课程中教授学生根据地域特点,如何去了解、掌握商品的特性,了解商品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使学生在课程上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实践,以“调查自己所在地的农产品生产及供销”为题,布置学生调查,并撰写了实践报告。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很多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家乡农产品生产、供销、流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通过积极组织课程实训、生产实习,同时结合科研、推广和社会服务项目,使广大师生在直接接触基层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为强化学生的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将原来课程中的实训教学独立设置、单独考核,实训以学生对农产品的流通现状、渠道、效果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实训,让学生熟悉从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整个流程,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农产品营销服务的实施。
3.3 教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产品营销。
近年来,本专业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项目《服务“三农”的供销合作信息网站建设》等服务“三农”的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网站的建设面向西部经济发展,立足广西,面向“三农”,与地区有实力的行业经济实体建立横向合作关系,依托自治区供销系统遍及全区各个乡镇的庞大网点,利用我院计算机系的技术优势,探索电子农务建设途径,积极为“三农”服务,为广西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服务,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通过项目实施,我们开发了南宁市供销社信息服务网站,并协助武县供销社、临桂县供销社、柳江县供销社等农产品供销企事业单位创建了信息服务站点,为该区域农产品营销拓宽了渠道,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直接带来了相关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
4.课程教学与创业服务相结合
本专业按照电子商务相关行业、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相应课程的学习情境,同时选定实际工作任务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项目的实施与教学结合,既贯穿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又为这些企业解决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课程教学的社会价值。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本专业安排相应的综合实训任务,通过综合实训环节,学生既掌握了电子商务运营的全过程,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学生通过实训,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市场和潜力,在校期间尝试了网上创业,为毕业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不少学生自主创业,专职或兼职开了网上店铺,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型范例。
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广大的农村流通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培养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是职业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建设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大家者都乐于看到的。我院通过实践,初步形成的这套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为广西农产品流通需要培养了急需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可供同类专业及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2]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0年01期.
[3] 王永琦,丘映莹,李佳娃.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课程建设 服务“三农”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均为较新兴的课程,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多,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的教学,一直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探讨的热点问题。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1年电子商务专业设立以来,依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将课程教学与“农产品营销”生产实际相结合,以行业为依托,深入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工作,了解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相关岗位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了一条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之路。
1.建设背景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的创办时间相对起步均较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定位,更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期,而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是影响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
我院的教学主管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根据行业为农产品供销服务的特点,学院办学定位为:以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满足“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现代流通人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以“兴农宏商”为宗旨,依托行业、立足三农、面向区域,适应区域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网站建设、网页设计、销售推广、网络服务等专业核心能力高素质技能型、商务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此目标,确定了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构建了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与管理》课程为核心,《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主干的“基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教学
为了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更好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有效地为企业培养、输送一批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职业人才,我院与广西特产网、南宁市供销社、桂林市供销社、临桂县供销联社、资源县供销联社、柳江县供销联社、柳州市双喜酱料厂等七个农产品营销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校内与校外实训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
在主干课程教学中,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需要与生产经营条件,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利用自己的优势,支持和帮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并接受企业委托或参加企业的技术开发、市场调研等项目;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优先选聘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有条件的企业派员工参加学院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或选派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兼职老师。几年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使双方受益匪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课程教育与服务 “三农”相结合
3.1 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在主干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培养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营销人才作为课程的倾向性特色。为此,课程组织紧扣服务“三农”的主题,在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和基地建设等方面都以此为侧重。通过主干课程中贯穿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阶段就能关注“三农”问题,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广西区内或东盟地区农产品营销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投身到农产品流通领域建设当中去,极大地支持了农村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建设。
此外,专业教师应自治区供销联社邀请多次对全区农村经纪人进行课程专项培训,以使有更多的经过知识武装的人才能服务于“三农”的发展和建设。
3.2 教学过程与农产品营销相结合。
为使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农产品的供销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销售现场进行见习,接触到真实的产品销售环境,了解网络营销当前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重视实际环境的调研分析,如,在《网络营销》课程中,为使学生了解所在地农产品的生产、供销情况,在课程中教授学生根据地域特点,如何去了解、掌握商品的特性,了解商品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使学生在课程上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实践,以“调查自己所在地的农产品生产及供销”为题,布置学生调查,并撰写了实践报告。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很多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家乡农产品生产、供销、流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通过积极组织课程实训、生产实习,同时结合科研、推广和社会服务项目,使广大师生在直接接触基层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为强化学生的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将原来课程中的实训教学独立设置、单独考核,实训以学生对农产品的流通现状、渠道、效果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实训,让学生熟悉从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整个流程,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农产品营销服务的实施。
3.3 教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产品营销。
近年来,本专业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项目《服务“三农”的供销合作信息网站建设》等服务“三农”的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网站的建设面向西部经济发展,立足广西,面向“三农”,与地区有实力的行业经济实体建立横向合作关系,依托自治区供销系统遍及全区各个乡镇的庞大网点,利用我院计算机系的技术优势,探索电子农务建设途径,积极为“三农”服务,为广西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服务,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通过项目实施,我们开发了南宁市供销社信息服务网站,并协助武县供销社、临桂县供销社、柳江县供销社等农产品供销企事业单位创建了信息服务站点,为该区域农产品营销拓宽了渠道,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直接带来了相关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
4.课程教学与创业服务相结合
本专业按照电子商务相关行业、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相应课程的学习情境,同时选定实际工作任务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项目的实施与教学结合,既贯穿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又为这些企业解决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课程教学的社会价值。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本专业安排相应的综合实训任务,通过综合实训环节,学生既掌握了电子商务运营的全过程,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学生通过实训,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市场和潜力,在校期间尝试了网上创业,为毕业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不少学生自主创业,专职或兼职开了网上店铺,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型范例。
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广大的农村流通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培养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是职业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建设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大家者都乐于看到的。我院通过实践,初步形成的这套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为广西农产品流通需要培养了急需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可供同类专业及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2]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0年01期.
[3] 王永琦,丘映莹,李佳娃.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