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被移植到了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让那些幼小 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利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讲授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亲切感、信任感,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心理辅导 加强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并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了学校。学生们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而且到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连看电视也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尤其重要,作为长期身处一线的老师来探讨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1.教师在确定好讲授的内容后,要广泛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中的实际事例和他们能感兴趣的相关历史典籍、奇闻轶事,充实到备课中
  最好是形成一个尽可能简明扼要的讲课提纲,以事例、故事贯穿始终。例如,我在讲述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时联系材料讲述了十五岁年龄群面临的四大危机:
  1.1 视力下降者骤增。视力有问题的占51.4%之多。
  1.2 心中苦闷无处说。14岁知心朋友多,而15岁没一个知心朋友。有难题或苦闷时选择“闷在心里对谁也不说”。
  1.3 亲子关系最为紧张。临近中考是亲子关系中最敏感、最紧张、最疏远的一年。
  1.4 渴望独立被压抑。这个时期的学生是心理极不稳定的危险群体。易成长恐慌,作错误抉择。如辍学、网恋、出走、酗酒、少女怀孕、自杀等行为。这些事例紧贴学生实际生活,使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识。
  2.教师在讲课中,要尽量引用一些学生的“时尚用语”和学生近期普遍关心的话题
  这样,一方面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亲切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觉你了解他们,增强信任感。例如,学生在作业中喜欢使用大量的网络言语:“作业写到晚上10点钟真是杯具”(“杯具”是“悲剧”的谐音);“7456”代表“气死我了”;“+u”意为“加油”;“腹黑”代表表里不一的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对学生正确引导,强调作业既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因为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我既讲清了道理,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教师在讲课的开头和结尾,最好讲一个恰如其分、又出乎意料的故事
  开头可以通过故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和对老师的敬畏;结尾可以通过故事突出你总体要学生引起重视的问题,加深印象。例如,在讲授《挫折难免》时,首先强调战胜挫折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我讲述了《守住信念》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经验丰富的队长不幸被毒蛇咬伤了。老队长弥留之际,取出一个圆形的石头,对队员们说:“这块就是我们要找的矿石,价值非凡,你们一定要设法走出森林,把这块石头拿回去作鉴定。”队员们十分小心地护着这块石头,历经艰难,终于走出了森林。但化验结果表明,那块石头根本不是有价值的矿石,而是一块十分普通的石英石。如果没有信念,队员们能扛得住吗?既然我们是男人,再苦再累都得挺住。而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又讲了一个名人面对挫折的故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年轻时患有腿疾,一天他在楼梯上用手臂支撑锻炼行走,累得满头大汗。有人看见后笑他,他一字一顿地吐出这样几个字:“我必须面对我的耻辱!”这算耻辱吗?这只能算是上帝给他的一次磨难和考验,借此来考验他的意志和承受力,以便“降大任于斯人”。他成功了。这些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4.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自我防御机制一般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使用一下,可以使人相对轻松地生活。尽管它有自欺的一面,但它确实是一种心理自我维护的武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常见的方法有:
  4.1 濳抑法。即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动机压抑下去,不会为此感到紧张焦虑。例如,某个女生和一个男生经常在一起,于是传言四起,同学们都说他们在谈恋爱,该女生听后深感冤枉。虽然她内心深处不一定没有这种愿望,但她无法接受“他倆在谈恋爱”这一现实,于是就将这一动机濳抑了。
  4.2 自我安慰法。当人的动机和行为受挫时总会找个理由自圆其说,虽然理由不会,但在一定时候可起到心理保护作用。如《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行为反应。
  4.3 转移法。是把对某一事物的愿望或情绪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在学校被人瞧不起的学生,常把对同学和老师的怨气转到家人身上,以此平静心情。
  4.4 补偿法。是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行为过失遭失败时,选择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多关心理解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②创设情境,激发学的情趣;③运用易记的谚语、地理歌。  【关键词】地理教学 中学生兴趣 培养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
期刊
【摘要】当前,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的确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家长,教师对学生急于求成的所谓超前培育,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陈腐教育思想普遍存在。解决急于求成的教育问题;摒弃急于求成的教育思想,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需要因材施教,重视个体发展的多样性。  【关键词】教育 缺失 分析 应对措施 教师走访   
期刊
【摘要】本科微生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模糊现象,很难进行客观的描述。模糊评析是先找出影响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形成因素矩阵;每一因素列出十级评价水平;成立由教师、领导、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小组,确定权重矩阵,并依据影响因素的内涵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投票。模糊评价结果使教学效果的模糊现象明晰化,评价结果数量化,评价更客观。  【关键词】微生物学 教师 教学 影响因素 模糊评价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生
期刊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成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职业倦怠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应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关注    自从1974年Freudenberger第一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之后,教师职业倦怠便成为研究的热点。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职业倦怠使教师漠视学生,缺乏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任务。美育在各门学科教学中都能实施。数学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美育 作用 方法    1.利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外在美”进行美育  抛开数学本身不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庄重美好的形象、热情饱满的表情、和蔼可亲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简洁优美的板书、有张有驰的节奏、和谐轻松的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践 探究    1.“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素质教育”这一名词被广泛和经常运用于我国教育领域,历时并不长远。确切地说,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但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更要重视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各个领域都要充分展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推进 中国化 创新 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但要重
期刊
【摘要】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九个方面可以转化学困生:①摸清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案;②探究教法,活化课堂,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③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④树立榜样,放大优点,及时褒贬,及时肯定,及时总结;⑤爱严相济,循循善诱;⑥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⑦详实记录其各种表现,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使转化方法调整有据可循;⑧分层次教学,逐层升级;⑨坚持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农村转学生语文学习品质优化。使转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善于提问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品质,很快融入到新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今后班级良好的整体性学习氛围的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转学生 语文学习 品质优化    学习品质是指一个人学习的毅力、意志、信心和行为习惯总和,它决定着人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倾向
期刊
【摘要】21世纪教育的使命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预习习惯,是不仅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预习习惯 促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