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格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Temp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良人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我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强化人格教育,挖掘教材资源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实践人格体验,改革教学方法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娶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要鼓励竞争,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盛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的。
其他文献
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亦在课堂。如何利用好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尽可能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一切都必须是以老师为主导的。可从目前来看,一个教师难以处理好“三题”的关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提高与发展。  因此我把学生需要掌握与检测学习情况的题分为三种,例题、习题和考题,即所谓的“三题”。  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从三题上也能
期刊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除了语言就是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是文章思路的外现。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使主题凸现,从而展现文章的美感。  如何使文章的结构“亮”起来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外部形式:    一、小标题式    即围绕材料把一篇文章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
期刊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新的语文教材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了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城郊学校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个体行为引起的有违课堂教学公平的现象入手,围绕堂教学公平提出城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关键词:城郊学校 师资 课堂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和社会的理想追求。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公平问题,其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公平。课堂教学公平实施的主体是学校,具体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所持
期刊
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一年,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国家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研制完成,并从同年九月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这种先提出指导思想再进行课程研究的模式能否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呢,我们应如何推动学校体育改革?    一、
期刊
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领到新课本时,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本厚厚的《语文读本》。为什么高兴呢?因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机会到了。如果这读本里的文章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去读一读品一品,还担心语文阅读面狭窄吗?  高中语文读本是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和课本联系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一把钥匙。在不自觉的渗透中,学生会在脑海中把所学知识归纳成一个个的小体系,遇到某个问题就会迅速地联想到类
期刊
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家庭作业很难得到有效的家庭指导,导致孩子们在学业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成功的教育要从习惯养成开始。养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可以为农村留守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终身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提供可能。我通过一年来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培养留守学生家庭作业的习惯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发动社区力量   经过课题组到居委会调查走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必然会更加充分的显示出来。小学语文活动课不但应当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且要想方设法使其开展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且要将它运用到我们语文教学中去。只要我们教师满怀热情的组织、引导学生上好语文活动课,就一定会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教师既加强对课堂教学研究,又注重课外活动的指导,二者有机结合,必然会在教学中产生显著的效果。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 ,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学     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我
期刊
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它的商业功利性是很明显的,但随着人们需求动机高层化和广告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告日益显示出艺术性与文化性的一面。英国著名广告人士乔恩斯蒂尔说:“在现实社会中,确定一场广告活动是否成功的最可靠的迹象就是它对现行文化渗透的程度。”广告语作为广告作品的核心,在广告作品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研究广告语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