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一年,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国家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研制完成,并从同年九月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这种先提出指导思想再进行课程研究的模式能否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呢,我们应如何推动学校体育改革?
一、制度的变迁
在大谈创新的今天,人们在制度如何变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迷误,人们往往认为:对于旧的制度而言,新的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是无条件的、简单的代替。然而,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外部环境变化引起了新的潜在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又不能被现有制度下的人所吸收,或又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了利益均衡的破坏,使现有制度下的人趋利避害时,人们便开始驱动新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变迁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的演进”。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所有当事人、利益团体之间相互博弈,妥协的过程,即便是作为在制度变迁中具有强势的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改变利益均衡,也必须考虑到新的制度安排能否被社会的有关成员接受,能否在社会中真正地扎根。所以,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单要求制度“变成什么”,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变”,“怎么变”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这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干预;这需要制定规则而不是方案;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演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突变!
二、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在学校体育承载能力之内进行。我们知道,世界是在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框架中的。对于人类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资源和生命,我们只能做自身能力所及之内的事。就学校体育的最基本的时空资源配置而言,其表现为“时”——每周二至三节的体育课时,“空”——场地器材等设施。如果将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等等都看成是资源,那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使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最大效用就是学校体育的承载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美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此健康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一个要求——都完美的状态。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健康是公认的,但超出这个“适当”的范围,体育运动对人体的损伤也是非常大的,在高水平运动员中发生的猝死,运动员退役后的伤病缠身等现象都可说明这一点,健康的获得途径是多样的养生保健、林水环境等等,以健康第一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便与旨在强化体能的体育相冲突,健康是自己的事,人才是国家的事,体育教学每节四十五分钟,每周二至三节的体育课是无法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面面俱到的。“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完美状态“的追求不是单单靠学校体育包括学校教育,甚至整个社会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我们崇尚完美,但也必须认识到所有人类构筑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因此,我们只能选择次优:一个随时愿意接受改进,不完美的学校体育。
2、应顺应新制度安排。审视新中国建立以来体育教育理念:从针对部分学生的竞技运动教学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增强体质教学;从强调快乐的快乐体育到关乎一生的终身体育……如今的学校体育,多种理念并存,呈现一幅百花争艳的场面,这正是一种摸索、试错和创新的过程,是制度的“自发的演进”过程。制度的变迁是由当事人去争取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当这种行动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后,必然会引起制度的变革,也就是制度“变成什么”。我们期待着能有某种体育教学理念的一枝独秀,这不单需要当事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能提供制度生长的土壤和肥料,过度的干预势必会影响制度变迁的进程,所以在学校体育改革中我们应顺应新制度安排,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培育”新制度的产生。
3、应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我们往往面对这样的问题: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拥有教学经验却缺乏将其转化为理论的能力,教师工作的关系又使其无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学生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又无法直接向决策层表露对教学的喜好,升学的压力又使其对体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与我们体育工作自身也有关系)。這样就使决策层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到头来只好代替当事人做出决策。然而,一个人的喜好只能由其自己来表达,即使善意的代替决策也可能对别人带来损害。这就需要有一群人专业化的进行这样的工作。他们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将理论转化成文字;他们扩大当事人的影响力,加快制度变迁的进程;他们继承前辈的理论,发扬后传给下一代;他们不关注眼前利益,更注重长远利益。这群人就是知识分子。当然,知识分子也无法知道别人的喜好,拿惠子问庄子的一句话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别人喜欢什么我们不知道,但别人不喜欢什么却是可以猜测的。当一个先天不足的学生为了八百米达标在操场上奔波的时候,难道就仅仅为了锻炼他的意志品质而忽视他的痛苦吗?帮助他们避免痛苦,追求幸福不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吗?
面对多个的学校体育改革方案,应如何选出最佳方案?是不断的拿出方案,一个不行再换一个吗?这就需要来制定规则,鼓励人们不断的摸索、试错和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不断自我更新制度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新制度的安排,才能长出最好的制度!
一、制度的变迁
在大谈创新的今天,人们在制度如何变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迷误,人们往往认为:对于旧的制度而言,新的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是无条件的、简单的代替。然而,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外部环境变化引起了新的潜在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又不能被现有制度下的人所吸收,或又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了利益均衡的破坏,使现有制度下的人趋利避害时,人们便开始驱动新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变迁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的演进”。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所有当事人、利益团体之间相互博弈,妥协的过程,即便是作为在制度变迁中具有强势的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改变利益均衡,也必须考虑到新的制度安排能否被社会的有关成员接受,能否在社会中真正地扎根。所以,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单要求制度“变成什么”,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变”,“怎么变”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这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干预;这需要制定规则而不是方案;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演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突变!
二、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在学校体育承载能力之内进行。我们知道,世界是在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框架中的。对于人类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资源和生命,我们只能做自身能力所及之内的事。就学校体育的最基本的时空资源配置而言,其表现为“时”——每周二至三节的体育课时,“空”——场地器材等设施。如果将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等等都看成是资源,那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使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最大效用就是学校体育的承载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美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此健康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一个要求——都完美的状态。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健康是公认的,但超出这个“适当”的范围,体育运动对人体的损伤也是非常大的,在高水平运动员中发生的猝死,运动员退役后的伤病缠身等现象都可说明这一点,健康的获得途径是多样的养生保健、林水环境等等,以健康第一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便与旨在强化体能的体育相冲突,健康是自己的事,人才是国家的事,体育教学每节四十五分钟,每周二至三节的体育课是无法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面面俱到的。“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完美状态“的追求不是单单靠学校体育包括学校教育,甚至整个社会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我们崇尚完美,但也必须认识到所有人类构筑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因此,我们只能选择次优:一个随时愿意接受改进,不完美的学校体育。
2、应顺应新制度安排。审视新中国建立以来体育教育理念:从针对部分学生的竞技运动教学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增强体质教学;从强调快乐的快乐体育到关乎一生的终身体育……如今的学校体育,多种理念并存,呈现一幅百花争艳的场面,这正是一种摸索、试错和创新的过程,是制度的“自发的演进”过程。制度的变迁是由当事人去争取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当这种行动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后,必然会引起制度的变革,也就是制度“变成什么”。我们期待着能有某种体育教学理念的一枝独秀,这不单需要当事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能提供制度生长的土壤和肥料,过度的干预势必会影响制度变迁的进程,所以在学校体育改革中我们应顺应新制度安排,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培育”新制度的产生。
3、应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我们往往面对这样的问题: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拥有教学经验却缺乏将其转化为理论的能力,教师工作的关系又使其无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学生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又无法直接向决策层表露对教学的喜好,升学的压力又使其对体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与我们体育工作自身也有关系)。這样就使决策层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到头来只好代替当事人做出决策。然而,一个人的喜好只能由其自己来表达,即使善意的代替决策也可能对别人带来损害。这就需要有一群人专业化的进行这样的工作。他们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将理论转化成文字;他们扩大当事人的影响力,加快制度变迁的进程;他们继承前辈的理论,发扬后传给下一代;他们不关注眼前利益,更注重长远利益。这群人就是知识分子。当然,知识分子也无法知道别人的喜好,拿惠子问庄子的一句话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别人喜欢什么我们不知道,但别人不喜欢什么却是可以猜测的。当一个先天不足的学生为了八百米达标在操场上奔波的时候,难道就仅仅为了锻炼他的意志品质而忽视他的痛苦吗?帮助他们避免痛苦,追求幸福不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吗?
面对多个的学校体育改革方案,应如何选出最佳方案?是不断的拿出方案,一个不行再换一个吗?这就需要来制定规则,鼓励人们不断的摸索、试错和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不断自我更新制度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新制度的安排,才能长出最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