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围绕“五新一好”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以发展新产业为突破口,以家庭作坊形式发展水晶玻璃加工,用新产业富裕农民,促进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较好的效应,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
  
  孔坊村位于金溪县东部,是何源镇最大的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18个村小组,312户,2228人,党员43人,耕地3187亩,山地9095亩。该村自然条件较差,四面环山,资源相对匮乏,交通比较闭塞,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落后山村。
  孔坊村水晶玻璃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当地两位能人有密切关系。2004年初,在浙江浦江常年从事水晶玻璃工艺加工的村民倪小根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变化不大,想到水晶玻璃加工工艺并不复杂,自己已熟练掌握,同时办厂投入不大,产品也容易找到销路,于是,他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但却面临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同村村民江书胜头脑活络,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也一直在琢磨带领全村致富问题。一个有技术,一个有资金,两人一拍即合。2004年3月,金溪县第一家水晶玻璃工艺厂在何源镇孔坊村诞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在外打工人员纷纷返乡,一些在家能人也纷纷效仿。加之该产业投资小、门槛低、效益好、灵活自主、工价较高,农民有参与热情,很多村民和当地居民纷纷涉足进来。水晶玻璃加工产业在孔坊村迅速扩展,形成了全县典型的“一村一品”草根经济。如今,该村已拥有水晶玻璃加工企业6家,压料机组108套,磨珠机312台,年产玻璃珠7000多万粒,创产值800多万元,户年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这一新的产业模式,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在今年全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报告会上,中共江西省委孟建柱书记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培植新产业的主要举措
  
  水晶玻璃加工产业在孔坊村生根、发芽、壮大,从无到有,由一户发展到全村,并辐射全镇与邻乡,成为全县的一项新兴产业,主要得益于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大支持帮扶,促新产业生根发芽。一是解决厂房。对全村的祠堂、仓库、旧校舍、老办公场所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明确规定只要是来办水晶玻璃加工企业的,一律优先提供厂房。二是帮助融资。镇、村两级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协调,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并创造性地推出“村民联保贷款”制,村民每三户为一组,联合贷款,互为担保,为相当数量的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对没有建立联保的农户和大加工户,采取“业主贷款、干部担保”的办法融资,支持、做大水晶玻璃加工业。两年来,信用社共向全村企业和农户提供了80万元的贷款;三是鼓励加入。针对部分农民不敢投入的心理,采取赊给设备,然后在农户的收益中扣除机子成本的办法,吸引农户参与。
  2、强化技术培训,促新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利用“阳光工程”进行集中培训。由县劳人局、农业局牵头,一次性购进300余台设备免费培训300余名骨干农民,培训结束后,将设备提供给受训对象从事加工生产;二是聘请技术员开展流动培训。针对该项产业需要千家万户参与的特征,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磨珠技术,由村里出面,以月薪2000元从浦江聘请了一位熟练师傅专门从事技术指导,并租来了一辆拖拉机,拉着磨球机和技术员,逐村逐户,面对面一个个地培训,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培训了500多名农民,让他们从门外汉变成了熟练工;三是定期组织开展技能比赛。每年二月中旬由镇政府组织开展磨珠技能竞赛活动,村民不论男女老少均可报告参加。
  3、规范行业经营,促新产业规模成势。随着全村水晶玻璃加工企业的增多,也出现了企业间为抢订单而相互压价、明争暗抢熟练工等无序竞争现象,影响了新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一是组建行业协会。由江书胜、倪小根等人牵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水晶玻璃加工行业协会,规范了行业生产,加强了行业监督和自律,避免了恶性竞争;二是设立销售网点。在浙江浦江和广东中山等地设立销售网点,选派10名镇村干部在网点调查市场、推介产品、洽谈订单、开发新品,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产品销售信息;三是成立经营公司。由镇牵头,以江书胜、倪小根等创办的企业为龙头,组建水晶玻璃灯饰经营销售公司,整合力量,壮大规模,促进了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订单一起做、原料一起调、价格一起定、市场合力攻的经营策略,为水晶产品抢占市场增加了法码。
  
  三、几点启示
  
  水晶玻璃加工这一新产业在孔坊村发展壮大,使孔坊村农民学到了浙江农民的先进思想理念和现代生产模式。孔坊村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大转变,为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资金保障和思想基础。
  1、水晶玻璃加工是适宜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项新产业。水晶玻璃加工业作为一项既惠民又益公的“朝阳产业”,有着理论的可推导性和实践的可行性,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认真并坚持下去,对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一方面,近年来,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我国劳动力价格逐步上扬;加上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倾斜,种田效益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趋于减少。因此,随着发达地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加工业向欠发达发区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孔坊村水晶玻璃加工业的兴起,正是顺应这种趋势、主动地承接这种产业梯度转移的结果。另一方面,当前,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农民外出务工受文化、技能和家庭等因素的制约日益增多,在当地发展农村工业加工业,是许多农民梦寐以求的好事。而水晶玻璃加工易学易懂、老少皆宜、不误农事,磨珠、种田兼顾,是转移农村季节性劳力剩余的好途径。孔坊村水晶玻璃加工的312户,每户年均纯收入0.8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全村农民就净增收250万元,相当于创办了一家年纯利润250万元的集体大企业。如今,水晶玻璃加工这一新产业还在不断壮大,辐射周边乡村,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活力。目前,全县共有8个乡镇、2000余户农户参与该产业,年打磨水晶玻璃珠2亿粒以上,成为继浦江后全国第二大水晶灯饰加工基地。
  2、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能人带动和组织推动。农民是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最活跃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展新产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必须发挥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千万农民“唱主角”。而作为农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精英”的农村能人,在新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骨干带领和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水晶玻璃加工这一新产业在孔坊村发展壮大,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格局。金溪县委、县政府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加以宣传、引导和扶持,并适时总结、推广这一“何源模式”,使水晶玻璃加工业在全县渐成气候。可以说,县、乡、村三级组织在发展水晶玻璃加工产业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3、发展新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孔坊村水晶玻璃加工产业有效地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低技能劳动者在城市难就业和农民工季节性难题,农民通过在家从事加工业和农业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致富。参与水晶玻璃加工的农户年净收入0.8万余元,再加上种田收入,农户年均纯收入至少在以往基础上净增1万元,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使新农村建设有了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该村在开展村容整治中,村民积极参与,自筹资金踊跃投入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水晶玻璃加工这一新产业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有效改变,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乡风变得文明,村民变得淳朴,管理更加民主,全村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徐永祥〕
其他文献
5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在会上指出,20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要认真总结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清醒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期刊
三年前的江西省德兴市农村信用社还是二级法人经营模式,各个法人信用社抗风险能力较弱,服务“三农”的力度受到限制,存贷款规模仅为1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47.56%,赢利不过24万元;而三年后的今天,德兴市农村信用社己改制成全省第六家开业的农村合作银行,经营体制进一步转换,整体抗风险能力和服务“三农”的意愿明显增强,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存贷款规模己超过20亿元,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3以上,不良贷款
期刊
走进大余县黄龙镇大合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村道和清可见底的水沟,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清新的空气,怡人的风景,所有这些,都是“三清三改”带来的喜人成果。黄龙镇大合村属扶贫开发重点村,地处丘陵地带,全村座落在323国道两旁,总面积6.67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84户1896人。近两年来,大合村根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和《关于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的通知
期刊
[编者按]为策应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向浙江学习、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江西省社科院、社科联组成了课题组,就“浙江经济与江西发展新跨越”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专题报告。报告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的充分肯定。现将报告全文刊发,为推动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提供参考。    跳出江西看江西,学习兄弟省区先进经验,走加快江西发展新路,是新世纪以来我省所践行的一条基本经验。2002年4月
期刊
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力争今年实现新增6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平阳县今年重点实施富民攻坚计划“163”行动,即确保一个目标,推进六项工程,建立健全三大制茺。    一、确保一个目标。即2006年该县鹤溪、顺溪、闹村、龙尾、朝阳、吴洋等六个乡镇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推进六项工程。一是推进产业培育工程,基本目标是:在欠发达乡(镇)新培育特色
期刊
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流动是引起人口变动的一大方面,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减构成的变化,始终包含着迁移流动人口的状况同时,迁移流动人口也是政府部门必须加以重视的社会经济现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在江西4139.8万的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145.48万人,占总人口的27.6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94.32万人,占总人口72.33%由于江西存在的工业不够发达农业效益不高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等
期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建设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关键是能够在把握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找到主要的根本的矛盾与矛盾的特殊性    一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富民兴赣”这一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已经深入人心,抓住了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了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建设新
期刊
刘坚主任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在四川考察  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领全国工商联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赴四川省南充市和巴中市考察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陪同考察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在全国人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考察团一行先后访问了朱德元帅的故乡仪陇县和著名的“红军之乡”当年全国第二大苏区巴中市,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
期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早是见于上个世纪1956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邓颖超同志在讨论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草案)》讲话时提出的。她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从此起,“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词便频频出现在中央领导讲话和中央的文件。尽管,在上个世纪的不同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日,笔者立足全县实际,就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金溪县新农村建设所做的工作和正在采取的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县乡(镇)两级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还相应地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做二是规划设计先行各乡镇紧紧围绕中央“二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