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下,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新角色,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并得到指导和建议。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新角色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方法,而是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思考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掘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教师首先要当好组织者,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要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
二、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加工,选取更好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设计出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富有时代色彩,符合学生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利用教材中编入的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及课题学习。如初一数学关于幻方的阅读材料及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个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平等的合作中,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要经常性运用鼓励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而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要追求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师只有在情感上获得学生认同,教育才能发挥育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坦诚相待,让教育充满人情味;对学生的说教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
四、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创新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独创性往往在交流中产生灵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无论学生讨论的结果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通过情感意识、创新意识去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及设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思维、行为进行反思,努力寻找最佳方案、策略,获得创新体验。例如,教材在创设具体情境后,多处插入“你发现了什么?说说看。”“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吗?试试看”等等。
五、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與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映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例如在“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几何体的各种要素,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投身新课改,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及时汲取知识营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J].湖南教育,2010.11.
[3]丁克好.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并得到指导和建议。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新角色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方法,而是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思考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掘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教师首先要当好组织者,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要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
二、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加工,选取更好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设计出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富有时代色彩,符合学生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利用教材中编入的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及课题学习。如初一数学关于幻方的阅读材料及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个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平等的合作中,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要经常性运用鼓励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而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要追求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师只有在情感上获得学生认同,教育才能发挥育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坦诚相待,让教育充满人情味;对学生的说教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
四、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创新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独创性往往在交流中产生灵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无论学生讨论的结果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通过情感意识、创新意识去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及设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思维、行为进行反思,努力寻找最佳方案、策略,获得创新体验。例如,教材在创设具体情境后,多处插入“你发现了什么?说说看。”“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吗?试试看”等等。
五、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與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映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例如在“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几何体的各种要素,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投身新课改,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及时汲取知识营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J].湖南教育,2010.11.
[3]丁克好.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