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其中,“办出各自的特色”,不仅为我国中小学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也为他们走上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此后,全国许多基础教育的校长开始意识到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寻求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最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可见,学校要办出特色,是这个变革的时代赋予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神圣使命,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伟大决策。
2.现实背景
闵行区是上海市新兴的经济强区和教育大区。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使得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对教育质量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是闵行教育在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一直以来,闵行区始终贯彻着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区域内的一些学校也在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形成自己特色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在整个区域层面所占的比例较少,应对特色学校形成的路径进行剖析,以期探寻特色学校的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为今后发展特色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二、概念辨析
1.特色学校
关于特色学校的界定,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①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形成其特有的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并被全体成员所内化的具有稳定个性和风格的学校。[1] ②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2] ③特色学校是实现整体化、具有整体风貌、育人效益显著的学校。[3] ④特色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4] ⑤特色学校一般是指那些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在办学主体刻意的追求下,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某些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形成比较稳定的鲜明个性风格,成绩卓著,社会公认的学校。[5]
第二类:①特色学校是在坚持教育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并结合特定社区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其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6] ②特色学校就是一种集创造性与个性化于一体的学校,不单指某方面,而是学校群体共同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学校文化模式。[7]
第一类主要从特色学校的“种差+属”的概念界定上进行述说,特色学校的“属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差性”就是“特色”。当然,对于“特色”这一“差性”的界定,研究者们也有各自的观点和主张。第二类主要从特色学校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上给予阐释。有的学者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有的则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模式”。因此,笔者认为,一所学校至少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素方可称为特色学校:一是具有鲜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具有长期的实践经历;三要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四要有优秀的办学成效。其中,鲜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形成特色学校的灵魂,具有长期的实践经历(学校至少形成整体性特色5年以上)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前提条件,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效是形成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核。
2.学校特色
对于学校特色的界说,学界也有诸多论述。但是,我们发现,关于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概念阐述有许多混淆之处。有的学者在表述学校特色时,往往把它与特色学校混为一谈。其实,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词的本义分析,学校特色强调的是学校的特色,是学校在管理、教育内容、风貌等方面的一种特质表征。这种特色一般是指整个学校建设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局部性、从属性,是下位的概念。而特色学校则是偏重有特色的学校,是学校的一种类别,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相对学校特色而言是上位的概念。因此,学校特色着重是指学校的发展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艺术特色、体育特色等。
三、中小学特色学校形成路径探析
1.承继学校悠久历史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发展而成的特色学校
此类特色学校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校。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百年老校依然与时俱进,焕发着熠熠光芒。现以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为例,探析老学校形成特色学校的路径。
第一,梳理核心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的生机,适应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校长吴国丽一直在深深思考的问题。吴校长带领学校老师,总结、提炼出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内涵。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的新校训是“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两明两强”的校训既是明强百年积淀的学校精神——“审美”“超越”的有力生长点,也是学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第二,智慧管理,创新制度。在新的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首先注重管理制度的创新。在认真梳理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年管会”制度,使学校的组织结构呈现了扁平化。“年管会”的职责是独立地策划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管理和教师发展工作,受校长室直接领导,直接对校长负责。“年管会”建立以后,每个年级根据本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重心,独立策划本年级的工作。校领导、专家、中层管理者与教师平等协商,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这种平等协商的机制,学校称之为“神仙会”。这种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贯彻学校学期的工作重点,并有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学校氛围。
第三,重建课堂,关注师生。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提出构建“提升生命自觉,形成和美课堂”的口号。和美课堂是课堂教学诸要素的和谐统一。它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主体与环境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教师自我反思与教师群体切磋的和谐。此外,学校也倍加关注师生的幸福成长,倾力打造“幸福教师”和“七彩童年”。教师们在专业研究中体会幸福,在读书活动中感悟生命。“七彩童年”是在审美理想指导下创造学生的童年生活,帮助他们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尽享个性发展的空间。
在闵行区,像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这样形成特色学校的老校还有不少。例如,践行“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核心理念的七宝中学,倡导“创造教育”的闵行中学,以“启蒙养正,自主合作”为核心理念的闵行区实验小学,提倡“端品立行,迪新养正”的闵行区莘庄镇小学,以“龙文化”独领风骚的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以“茶文化”远近闻名的梅陇小学,以及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的颛桥小学等都是享有盛名的特色学校。此类学校多是继承、提炼、发扬了自身悠久的学校历史文化,同时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办学思路,确立新时期的育人目标,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特色学校。
1.时代背景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其中,“办出各自的特色”,不仅为我国中小学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也为他们走上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此后,全国许多基础教育的校长开始意识到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寻求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最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可见,学校要办出特色,是这个变革的时代赋予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神圣使命,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伟大决策。
2.现实背景
闵行区是上海市新兴的经济强区和教育大区。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使得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对教育质量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是闵行教育在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一直以来,闵行区始终贯彻着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区域内的一些学校也在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形成自己特色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在整个区域层面所占的比例较少,应对特色学校形成的路径进行剖析,以期探寻特色学校的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为今后发展特色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二、概念辨析
1.特色学校
关于特色学校的界定,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①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形成其特有的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并被全体成员所内化的具有稳定个性和风格的学校。[1] ②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2] ③特色学校是实现整体化、具有整体风貌、育人效益显著的学校。[3] ④特色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4] ⑤特色学校一般是指那些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在办学主体刻意的追求下,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某些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形成比较稳定的鲜明个性风格,成绩卓著,社会公认的学校。[5]
第二类:①特色学校是在坚持教育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并结合特定社区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其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6] ②特色学校就是一种集创造性与个性化于一体的学校,不单指某方面,而是学校群体共同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学校文化模式。[7]
第一类主要从特色学校的“种差+属”的概念界定上进行述说,特色学校的“属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差性”就是“特色”。当然,对于“特色”这一“差性”的界定,研究者们也有各自的观点和主张。第二类主要从特色学校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上给予阐释。有的学者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有的则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模式”。因此,笔者认为,一所学校至少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素方可称为特色学校:一是具有鲜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具有长期的实践经历;三要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四要有优秀的办学成效。其中,鲜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形成特色学校的灵魂,具有长期的实践经历(学校至少形成整体性特色5年以上)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前提条件,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效是形成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核。
2.学校特色
对于学校特色的界说,学界也有诸多论述。但是,我们发现,关于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概念阐述有许多混淆之处。有的学者在表述学校特色时,往往把它与特色学校混为一谈。其实,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词的本义分析,学校特色强调的是学校的特色,是学校在管理、教育内容、风貌等方面的一种特质表征。这种特色一般是指整个学校建设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局部性、从属性,是下位的概念。而特色学校则是偏重有特色的学校,是学校的一种类别,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相对学校特色而言是上位的概念。因此,学校特色着重是指学校的发展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艺术特色、体育特色等。
三、中小学特色学校形成路径探析
1.承继学校悠久历史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发展而成的特色学校
此类特色学校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校。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百年老校依然与时俱进,焕发着熠熠光芒。现以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为例,探析老学校形成特色学校的路径。
第一,梳理核心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的生机,适应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校长吴国丽一直在深深思考的问题。吴校长带领学校老师,总结、提炼出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内涵。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的新校训是“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两明两强”的校训既是明强百年积淀的学校精神——“审美”“超越”的有力生长点,也是学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第二,智慧管理,创新制度。在新的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首先注重管理制度的创新。在认真梳理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年管会”制度,使学校的组织结构呈现了扁平化。“年管会”的职责是独立地策划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管理和教师发展工作,受校长室直接领导,直接对校长负责。“年管会”建立以后,每个年级根据本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重心,独立策划本年级的工作。校领导、专家、中层管理者与教师平等协商,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这种平等协商的机制,学校称之为“神仙会”。这种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贯彻学校学期的工作重点,并有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学校氛围。
第三,重建课堂,关注师生。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提出构建“提升生命自觉,形成和美课堂”的口号。和美课堂是课堂教学诸要素的和谐统一。它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主体与环境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教师自我反思与教师群体切磋的和谐。此外,学校也倍加关注师生的幸福成长,倾力打造“幸福教师”和“七彩童年”。教师们在专业研究中体会幸福,在读书活动中感悟生命。“七彩童年”是在审美理想指导下创造学生的童年生活,帮助他们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尽享个性发展的空间。
在闵行区,像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这样形成特色学校的老校还有不少。例如,践行“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核心理念的七宝中学,倡导“创造教育”的闵行中学,以“启蒙养正,自主合作”为核心理念的闵行区实验小学,提倡“端品立行,迪新养正”的闵行区莘庄镇小学,以“龙文化”独领风骚的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以“茶文化”远近闻名的梅陇小学,以及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的颛桥小学等都是享有盛名的特色学校。此类学校多是继承、提炼、发扬了自身悠久的学校历史文化,同时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办学思路,确立新时期的育人目标,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