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隔代教育 关爱留守学生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体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社会等方面为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条件,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 隔代教育 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目的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家庭之痒、教育之难和社会之痛,留守学生隔代教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2010年,中国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我们从山区中小学参加家长会人员中,很清楚地看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方面问题多,较父母在家的学生难以管理。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留守学生的隔代教育问题现状,探讨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
  课题组选取了贵州省遵义市、六盘水市,浙江省泰顺县山区的学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在27所学校的支持配合下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期间走访了12个家庭,个别访谈18人次,两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问题差异性不明显。
  三、调查结果
  1.留守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表1 留守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调查表明,贵州与浙江两省山区的留守学生的比例接近,都占在校学生2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2.留守学生的监护情况
  表2 留守学生的监护情况
  
  调查表明,两地留守学生父母在外地,由(外)祖父母监管的最多,占半数以上,孩子的生活全由老人负责,具体情况见表2。
  3.隔代监护的客观原因
  表3 隔代监护的客观原因
  
  调查表明,留守学生因为在城里高昂的学费和有关歧视问题,很多家长外出不愿意带着儿女一起颠沛流离,他们更多的留在山区就读,成为留守学生,具体情况见表3。
  4.隔代监护的生活情况
  表4 隔代监护的生活情况
  
  调查表明,由于隔代教育的主客体——祖辈与孙辈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或亲缘关系,使得祖辈对孙辈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采取溺爱的方式,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具体情况见表4。
  5.隔代监护的学习情况
  表5 隔代监护的学习情况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学生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学习不用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司空见惯,成绩较差,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具体情况见表5。
  6.隔代监护的沟通情况
  表6 隔代监护的沟通情况
  
  调查表明,祖辈间的代沟使留守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心里有话,受了委屈却不愿和他们的祖辈讲,具体情况见表6。
  个案访谈:在走访中,有一位小学五年级顽劣不驯的学生,我们在与其家长通话时,他妈妈说孩子不但上课捣乱常被班主任告状,还乱花钱,每天在校门口小商店就花掉30多元钱。她分析说儿子被他奶奶宠坏了,她叫奶奶不要乱给儿子零花钱,但奶奶还是对孙子有求必应,孙子有不对的地方,奶奶也是宽容甚至放任。由于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失去了必要的教育。
  结合对两地的调查、走访家庭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许多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变成放任、溺爱、问题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成绩较差;(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感情较脆弱,性格倔强;(3)集体观念淡薄,易受不良影响;(4)行为控制力、卫生习惯等普遍较差。
  四、原因分析
  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与祖父母隔代重养不重教有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念上重养轻育,迁就溺爱
  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能力,缺少爱心与进取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祖父母思想观念陈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只养不教,甚至纵容护短,过分保护和溺爱,扼制了儿童独立能力和反省意识,增加依赖性,变得更娇气,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2.在生活上以物质满足替代教育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的生活需要扩大了,祖父母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一味的满足,以为这样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接受挫折的能力。
  3.在学习上无法指导,放任自流
  隔代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很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教育能力缺乏,不能介入学习,关心仅停留在吃饱、穿暖层面上,无法实施正确的引导、督促、帮助和教育,致使出现成绩下滑和其他问题。
  4.在方法上包揽家务,失去锻炼
  祖父母由于无力管好孙辈,怕他们受苦,生活上的事都包办代替,不让做一点家务劳动,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缺乏责任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失去锻炼的时机。
  综上可见,隔代教育的祖辈对孙辈是宽容有余,约束不足;溺爱有余,严格不足;包办有余,能力训练不足。过分保护、过分迁就,助长了孩子依赖、懒惰、自私、任性、独占、霸道的不良品性。“经验教育”成为阻碍孩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绊脚石”,给孩子的社会化带来不利因素,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形成。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负功能影响。
  五、对策思考
  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弊多利少是不能忽视的社会现实,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解决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要让他们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政策方面
  一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使外来人口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1]二是各地政府应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在当地就业。三要加强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措施之一。
  2.学校方面
  构建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监护网络。一是开办隔代家长学校,把“临时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二是教师可以采取结对方式,积极履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帮一、家庭式的关爱。
  3.家庭方面
  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的家庭监护网络。祖辈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祖辈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情况,注意多观察孩子,多交流沟通,多向孩子的父母反映孩子的情况,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4.村居方面
  构建以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监护网络。一是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与关怀制度。成立监管关怀小组,对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与监护人、家长沟通和交流。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托管制度。组织受过一定教育的成年人或离退休的老教师,协助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青少年。
  5.社会方面
  构建以群团为主的社会呵护网络。留守学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家庭、学校或政府还不够,妇联、关工委等组织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供留守学生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指导,给予留守学生生活关怀、心理咨询、教育辅导。
  (1)指导内容上,一是如何解决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地位与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父辈与祖辈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三是祖辈如何处理好对孙辈的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2)活动形式上,举行如家长开放日、接待日等活动,开设家教咨询台,在教师的指导下,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沟通,消除隔阂,缩小代沟。
  (3)指导手段上,从简单的听讲座开家长会,向电视、电话、图书、报纸、杂志、多媒体等手段转变,让家长能便捷快速地获取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信息。
  总之,如何让祖辈在含饴弄孙、享尽天伦之乐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让祖辈对孩子宽严相济、张弛有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祖辈要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应做好亲子之爱的润滑剂。另外,要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注:本文系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山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的部分成果,批准号EGA100397。】
  (作者单位:郑挺谊,温州泰顺七中,浙江 泰顺,325506;李华、张光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1]秦天友.“隔代教育”:我们应该如何面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7(7).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谈“惩戒”而色变的教育时代,但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请允许我们向反对者抛出心中的困惑:好孩子都是赏识教育就能“夸”出来的吗?既然因人施教属于教育规律,“一刀切”地温柔抚慰,就能纠正不同学生所犯的不同错误?佛家修行讲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从小不戒哪来定力,没有定力纵使长大有些小聪明又怎能称得上智慧?为何校园围墙外的惩戒(来自父母的惩戒,法律的惩戒)是天经地义
期刊
德国教育家W.A.拉伊在他的《 实验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是一种本能驱力的表现”,所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以本能驱力为基础,建立在通过游戏获得的各种能力之上”。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我
期刊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规定: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政府投入相对较少。长期以来,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占到了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普及化的程度
期刊
初中学生经过3年的奋斗拼搏,有半数左右升入普通高中学习。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的科目增多,并且难度加深,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就英语学习而言,目前既没有衔接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的针对性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过渡性练习。在初中、高中的英语衔接问题上,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点燃激情:做好情感衔接  经过初三高强度的训练和模拟,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觉常停留在记诵阶段,因此缺乏了最初的
期刊
由广西教育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班为期15天(2010年12月5日至19日)的培训工作顺利结束。每位学员都较好地完成了“三个一”作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从广西14个市选拔出来的农村骨干教师。笔者回顾“国培计划”的培训管理工作,总结得出四点经验: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培训质量有保证;有思培训、凸显“造血”,学员学习有收获;严格管理、快乐学习,培训生活有
期刊
案例背景综观选入教材的课文,或多或少都是从“爱祖国”“爱自然”“爱人生”等方面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用一个字去概括,无外乎是一个“爱”字。“课文无非是例子”,千学万学让学生学会“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不会“爱”。多年的母语学习沉淀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份“爱”却变了味。如何让学生学会“爱”?如何让学生学会“说爱”?实践告诉我要引领学生学会“谈情”“说爱”,就要把爱落到实处,
期刊
人们常说,三四岁的小孩说话最“好玩”,意思是这么大的孩子语言及思维发展迅猛,会说很多话,但他们对很多事又似懂非懂,其语言常有滑稽可笑之处。孩子3周岁以前的表达会让人觉得可笑,主要是由于发音上的一些偏离特征(鼻音、翘舌音的不到位),而3周岁以后幼儿的言语偏离则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偏离语言规则、偏离事理逻辑、偏离成人思维定势。本文将重点介绍幼儿3周岁至4周岁半之间的言语偏离现象,其语例全部来
期刊
综观我国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一直坚持“技术理性”指导下的专业发展观。其发展理念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忽视教师作为主体自觉性的他主发展;发展内容是教师被动接受客观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发展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培训;发展的主要目的来源于外部的提高教学效率、评先进、评职称、涨工资,一种功利性的目的价值。实践智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对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的感受、体验、反思,在此过程中不断积
期刊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国国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根植于华夏沃土的传统文化这根血脉却有逐渐老化甚至断裂的危险。在2011年全国人大会议、全国政协会议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 曲苑杂坛 》制片人汪文华谈到这个话题时,语气尤为凝重:“我们这个国家太需要根了,需要这些传统的、民间的文化来丰富我们的精神。我们有时
期刊
【摘 要】非连续性教育强调人的发展是顿悟的、非连续的,“遭遇”是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遭遇”给学生并非总是消极影响,也会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对“遭遇”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唤醒自己的灵魂,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对学生产生转折性意义的“关节点”,善于创造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并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非连续性 “遭遇” 唤醒 学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