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的主旨为深入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传承,以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应从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声律文化、通过实际生活探索国家情怀、通过文章内涵学习精神文化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国家情怀传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6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促进我国家国情怀的有效传承,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1.教师忽略了教学的重要作用
  目前,受应试教育所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有所忽略,没有认识到在教学中对我国国家情怀进行传承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生僻字词或对语句的讲解上,而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审美能力难以提升,无法充分体会到我国家国情怀的美好意境,因而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2.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教师会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以期能够使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熟悉感。而在学生诵读后,教师通常会急于讲解教学内容,并没有对学生的诵读水平做出有效点评,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难以通过诵读来感受我国的传统声律文化,甚至有很多教師或学生会单纯地将对文章的诵读转变为背诵。为了应对考试,一些学生甚至对文章的含义并不完全理解,只一味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深自身的印象,将优美的词句变为了字词间的生硬组合,破坏了文章的美感与意境,不利于家国情怀的有效传承。
  二、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方法探究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声律文化
  声韵调是我国汉语文化的特点之一,也是文章韵律美的一种体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有助于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来体会我国的传统声律文化。要想感知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语句的解说上,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去体会语文中的文学底蕴与情感,从而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佳,破坏了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降低了语文情怀教学的有效性。在文章的声律规则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押韵、平仄、句式、四声等音律来加强对文章所蕴含情感的理解。
  譬如《春望》这首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国破山河在”,这句话体现出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说明国破后城中十分荒凉的场景。而下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是通过描写花与鸟两种事物描写春天,写出作者的睹物伤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展示出离别的悲凉之情以及亡国的悲凉之情。在针对这首古诗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似的图片,为学生建立和教材内容相符的场景,让学生彷佛身处于当时的场景中。
  2.通过实际生活探索家国情怀
  我国的文章通常为古代先贤对传统民俗、祖国山河、人生感悟等的情感抒发或思想抱负等。因而,文章中所描绘的很多内容其实也是生活中学生所能遇到或想象到的事物,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对家国情怀产生探究精神,有助于迎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塑造学生的高尚情操。情怀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是初中阶段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与背诵外,还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与体验,从而深化其中的情感与内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针对《过零丁洋》这篇古诗开展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家国情怀,在讲解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带领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当学生掌握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后,教师可以挖掘其中蕴藏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为学生讲解文章内容、基础知识等,忽视挖掘其中蕴藏的家国情怀,进而也就无法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3.通过文章内涵学习精神文化
  我国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内容,也蕴含着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熏陶,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教育正是学生的教育开蒙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精神引导,从而突显初中语文教育树德立人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融入教学教育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再单纯地依靠黑板与教科书,而是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独特的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等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进入教学情境。其次,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我国国家情怀的传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传承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声律文化、通过实际生活探索国家情怀、通过文章内涵学习精神文化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我国国家情怀的有效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显友《诵读经典美文,传承国家情怀——初中语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新作文(教研)》2020年第2期。
  [2] 刘庆宝《传承文化,素质教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思考》,《中华辞赋》2019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将多元智能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个体差异性作为核心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极具创造性的个体。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元智力均衡发展、多元思维方式等三方面展开论述,为的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语文 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40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文化之根,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中充满人文气息和情怀,作为语文教师应牢牢记住自己的工作使命,全面展现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语文朗读、语文品读以及语文情境三方面展开,以期为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教育带来参考。  关键词:语文 人文情怀 人文气息 DOI:10.12241/j.issn.1009-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教育,教育界自身也在经历着飞速的变革。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越来越被频繁地应用于课堂之上。与其他两门主课相比,数学学科由于难
摘 要:众所周知,现代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丰富的艺术性,学生通过现代诗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过,当今我国受制于应试教育体系,初中语文课堂对于现代诗歌的分享、讲授和解析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方式比较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本文对于当今我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而幼儿作为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教育质量也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
新时期,立德树人成了高校教育重要目标,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打造多元立体教育体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
现代社会,全世界的经济贸易,国家政府之间的交流主要都通过英语来完成。科学界的学术论文几乎全部使用英语来书写,计算机应用的软件程序也同样。在国际经济等各个领域,英语是重要
摘 要:语文学习往往基于文本阅读,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阅读教学、教材挖掘、兴趣培养等诸多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地位等,以此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讨论,探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学生主体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当前中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革新,还要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十分严重,这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对写作教学内容的指导更为具体,而且可操作性较强。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课本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小学汉语文教学改革也在积极有效的开展。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汉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汉语文综合能力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