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回归自我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多领域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要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课程形态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知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以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实践体验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获取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立足课程实践性、生活性、自主性的独特教育功能形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价值,灵活设计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亲身实践体验,强调对学生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所以,教师在实践活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经验和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多样、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难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构建立体生动的现实活动主题,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体验中锻炼技能,实现个性发展与自身价值。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平台,真正将学习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在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多重实践中积极运用跨学科领域知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乐趣。
  例如,在教学《手工艺品制作》一课时,教师以“缝制布老虎”为活动主题,融合信息技术、手工制作、美术绘画等多学科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掌握布老虎的造型特点及色彩运用,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用针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独特的艺术造型。教师在活动规划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独立自主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材料的准备,亲自通过资料阅读学习,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布老虎的“身体”结构,了解布老虎的文化价值和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回到课堂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观看多媒体视频资料,克服困难,熟悉用线、攻针、操针、线尾打结的基本针法和一些缝制的技巧。然后,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動交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说出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师抛出问题:“布老虎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手工艺品,由于地域性和生活习俗环境的差异,不同民间地区的布老虎风格特点不同,你能说出不同地区布老虎的造型特点吗?缝制布老虎的基本针法和技巧主要有哪些?你掌握了吗?”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和教材内容,明确山西布老虎的秀丽雅致、洛阳布老虎的精巧细腻、陕西布老虎的雄浑豪放等相应的艺术特点,组织学生基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有异趣的手工艺品。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认知阅历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在自然生活和现实社会的不断接触中,才能帮助学生跳出书本知识的局限,突破原有的思维惯性和固有的知识体系束缚。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迈向社会的阶梯,创设面向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入生活,不断加深体验理解。教师要将跨学科知识与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生态化学习空间,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让学习回归生活世界,突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地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生活,鼓励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目标,到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体验、亲身经历,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汲取,有效实现知识经验与实践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
  例如,在教学《社会公共设施调查》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公共设施的场景资料,了解社会公共设施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抛出问题:“吃完零食后废弃物要往哪里丢?找不到路了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垃圾桶、健身器材、交通标志、板报橱窗”等公共设施进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探究,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对象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边观察边思考,自主发现知识、积累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查校园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功能、数量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关注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教师明确任务目标后,学生自主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主动发现宣传栏、路标等公共设施污损问题,并自觉地反思原因,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道德观。
  三、问题驱动思考创新,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学生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教师应注重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问、答疑与讨论学习,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完善自身不足,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分工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而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启发者,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规范的监管,灵活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强化理论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方案,以实际生活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疑惑、认识和感悟,促使学生在解决困难、分享成功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创新思维,建构完善的多领域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生命之源——水》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和习惯,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份“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主题宣传画报。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设定活动标准,最后在展示作品环节评定出最优作品。活动开始后,各小组组员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合理分工,应用纸张、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分别承担“资料收集”“画报设计”“文字编辑”“图案绘制”等不同职责,在调查、收集资料、讨论、分享和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对活动的规划设计,让学生多途径了解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在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理进行反思、讨论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污染水、浪费水的现象?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画报的版面形式可以怎样变化?”引导学生从现实经验中去获取设计经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教师要强调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绝对的主导权和支配权,引导学生在真实体验中,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对学生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教师要加强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向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拓展学习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带着科学的态度、高昂的情绪和创新的精神从行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探索,不断加深对多领域知识技能的感悟。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坨镇宁海小学)
  (责任编辑 来静)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运用全新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预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长久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需要布置预
期刊
数学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科目,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数学教学的复习课是针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总结,使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进行复习课教学,查缺补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的数学复习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记忆为主,然后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练习来巩固知识,这往往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深
期刊
在小学阶段,德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实施,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教师实施德育的隐形学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做到“润物细无声”,精心设计教案,让德育走进课堂,进而走进学生心间,让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与学生实际相关的生活素材入手,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让德育助推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挖掘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期刊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单词和语法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和方法时,就需要做到因人而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级阅读实践迫在眉睫。所谓分级阅读,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素养选取不同的阅读材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避免阅读材料无法发挥其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采取分
期刊
内容多样、配图精美的英语绘本,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素材,也是教师构建魅力英语课堂的有效手段。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英语绘本知识丰富、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优势,将其作为英语课堂学习的优质素材,并运用不同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辅助学生补充新内容,促使学生完善自己的英语知识架构,开辟崭新的、有趣的英语学习渠道,让英语课堂充满新意、富有变化,使学生尽情展现学
期刊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身边的商品买卖到出行乘车再到发射宇宙飞船,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从金融行业到IT行业再到服务行业,每一个行业也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密切关注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小学数学教学,随之出现的是具有趣味性的各种数学教学方法。趣味数学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了身心的放松,释放出强大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多接触现代新鲜事物,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喜欢的事物或情境结合在一起,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在玩乐过程
期刊
丰富的识字量是良好阅读的有效前提。小学低段识字应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尝试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引导学生多识字。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依旧采用机械的认读、记忆、听写或只注重教学多样性,忽略了有效性,从而降低了识字效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低段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低段语文教学识字的改革。  一、当前小学低段识
期刊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以人文主题组构单元,并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加以呈现,同时强调语文方法策略的指导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策略与语文学习习惯都属于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科特点,探究教学训练要点,并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推动语文要素自然落地。  一、依循基础知识教学,实现语文要素自然落地  语文知识是语文要素最直观的体现,教
期刊
系列化习题,是将学习内容构建成“在题型结构、解题方法、数学思想上基于同一数学模式”的一组题,具有内在关联性。笔者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复习和整理》一課的教学为例,探究系列化习题设计、运用、延展的动态生成过程,为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一、创设习题情境,建构思维载体  1.创设情境系列化  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复习和整理》课始,设计购买“足球、篮球、排球去哪家商店买比较划算?”这一系列化情境(如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