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身边的商品买卖到出行乘车再到发射宇宙飞船,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从金融行业到IT行业再到服务行业,每一个行业也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密切关注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构建活力数学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单调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将很难理解,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数学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相结合来开展教学,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说道:“母亲节快要到了,小明为妈妈准备了礼物,为了增加礼物的神秘感,小明打算用包装纸将礼物包装起来,你能帮助小明算一下他需要买多大的包装纸吗?”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很快投入到了计算中。学生开始动手测量礼物盒子: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有些学生不能将立体图形切换成平面图形,于是教师让学生将长方体拆开来看。学生发现可以分别计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后再相加。教师让学生重新组成长方体后,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因此,只需要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后再相加,之和再乘以2即可。学生顺利地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究知识,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捕捉生活现象,帮助理解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现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把数学和生活相脱节,这就造成学生对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以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生活素材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定义趣味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小红要在父亲节亲手为父亲做一份丰盛的晚餐,买菜需要[1/3]小时,洗菜需要[1/20]小时,切菜需要[1/15]小时,炒菜需要[1/4]小时,煮饭需要[1/2]小时,你帮小红规划一下,怎么用时间最合理?需要用多长时间?学生提出几种方案,方案1:煮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和炒菜,这样总计花费时间为:[1/3]+[1/20]+[1/15]+[1/4]的时间;方案2:去买菜之前将电饭煲插好,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总计需要花费[1/2]+[1/20]+[1/15]+[1/4]。这时,教师问:“怎么才能算出哪个用的时间较短?”学生开始了对异分母分数的探究。有学生提出将分数化为小数来计算;有学生提出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将分数化为小数中[1/3]、[1/15]都是无限循环小数,因此学生采用了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得出,方案1花费[710]小时;方案2花费[13/15]小时,由此可以得出[7/10]<[13/15],因此,方案1最优。
上述案例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做饭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融合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脱离了实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长此以往,学生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而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先认识一个新朋友——电子秤,并观察秤面上都显示了什么。学生看到上面标注1千克、2千克、3千克……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重量,教师先拿出两瓶矿泉水,这时秤面显示是1千克;教师又让学生拿出一袋大枣来秤,秤面显示1千克。教师让学生分别掂一掂两瓶矿泉水和大枣的重量,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和称重,分别秤出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每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你们猜一猜教师的体重是多少?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操作,先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秤一秤,体验千克的重量。学生通过掂、估、秤的过程,对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上述案例体现了实践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知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设计生活作业,培养应用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是最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目前学生的作业都是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和试卷,而这些试题和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作业,让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學思维来解决问题,缩短数学与生活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晚餐的品种、数量、单价来计算这一顿饭总计花费多少钱?消耗多少千克食物?每位学生在回家后认真仔细记录菜品等。
生1:鸡蛋250克,每千克10元,排骨1000克,每千克40元,青菜250克,每千克8元,经过计算,总计消耗食物为1500克,费用合计为44.5元;
生2:土豆500克,每千克4元,鱼500克,每千克20元,大虾500克,每千克50元,经过计算,晚餐消耗食物1500克,费用合计为37元;
生3:豌豆250克,每千克16元,鸡蛋500克,每千克10元,青菜250克,每千克10元,总计消耗食物1000克,费用11.5元。
每位学生都算出了消耗食物重量及晚餐费用。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算出这些家庭平均晚餐消耗食物数量及平均费用。通过这项作业,学生掌握了加法、乘法、平均数等知识。
上述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餐桌作业,从不同角度组成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又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生活桥梁,有利于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周围事物,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单调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将很难理解,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数学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相结合来开展教学,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说道:“母亲节快要到了,小明为妈妈准备了礼物,为了增加礼物的神秘感,小明打算用包装纸将礼物包装起来,你能帮助小明算一下他需要买多大的包装纸吗?”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很快投入到了计算中。学生开始动手测量礼物盒子: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有些学生不能将立体图形切换成平面图形,于是教师让学生将长方体拆开来看。学生发现可以分别计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后再相加。教师让学生重新组成长方体后,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因此,只需要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后再相加,之和再乘以2即可。学生顺利地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究知识,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捕捉生活现象,帮助理解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现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把数学和生活相脱节,这就造成学生对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以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生活素材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定义趣味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小红要在父亲节亲手为父亲做一份丰盛的晚餐,买菜需要[1/3]小时,洗菜需要[1/20]小时,切菜需要[1/15]小时,炒菜需要[1/4]小时,煮饭需要[1/2]小时,你帮小红规划一下,怎么用时间最合理?需要用多长时间?学生提出几种方案,方案1:煮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和炒菜,这样总计花费时间为:[1/3]+[1/20]+[1/15]+[1/4]的时间;方案2:去买菜之前将电饭煲插好,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总计需要花费[1/2]+[1/20]+[1/15]+[1/4]。这时,教师问:“怎么才能算出哪个用的时间较短?”学生开始了对异分母分数的探究。有学生提出将分数化为小数来计算;有学生提出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将分数化为小数中[1/3]、[1/15]都是无限循环小数,因此学生采用了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得出,方案1花费[710]小时;方案2花费[13/15]小时,由此可以得出[7/10]<[13/15],因此,方案1最优。
上述案例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做饭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融合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脱离了实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长此以往,学生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而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先认识一个新朋友——电子秤,并观察秤面上都显示了什么。学生看到上面标注1千克、2千克、3千克……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重量,教师先拿出两瓶矿泉水,这时秤面显示是1千克;教师又让学生拿出一袋大枣来秤,秤面显示1千克。教师让学生分别掂一掂两瓶矿泉水和大枣的重量,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和称重,分别秤出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每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你们猜一猜教师的体重是多少?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操作,先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秤一秤,体验千克的重量。学生通过掂、估、秤的过程,对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上述案例体现了实践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知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设计生活作业,培养应用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是最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目前学生的作业都是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和试卷,而这些试题和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作业,让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學思维来解决问题,缩短数学与生活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晚餐的品种、数量、单价来计算这一顿饭总计花费多少钱?消耗多少千克食物?每位学生在回家后认真仔细记录菜品等。
生1:鸡蛋250克,每千克10元,排骨1000克,每千克40元,青菜250克,每千克8元,经过计算,总计消耗食物为1500克,费用合计为44.5元;
生2:土豆500克,每千克4元,鱼500克,每千克20元,大虾500克,每千克50元,经过计算,晚餐消耗食物1500克,费用合计为37元;
生3:豌豆250克,每千克16元,鸡蛋500克,每千克10元,青菜250克,每千克10元,总计消耗食物1000克,费用11.5元。
每位学生都算出了消耗食物重量及晚餐费用。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算出这些家庭平均晚餐消耗食物数量及平均费用。通过这项作业,学生掌握了加法、乘法、平均数等知识。
上述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餐桌作业,从不同角度组成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又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生活桥梁,有利于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周围事物,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