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育”中占首位。虽然我县教育者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真正落在实处的不多,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想使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体渗透和学校德育主阵地的载体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学校德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勿失“尊重”
目前,在我县有些学校里,校长不那么尊重教师,教师不那么尊重学生,学生不那么尊重教师,教师不那么尊重校长……如此上行下效,恶性循环,无从谈起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了。要改变此状,我认为,教育者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应多一些平等对话和换位思考,校长真正做到关心下属胜过关心自己,教师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学生真正做到爱校如家,只有校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彼此尊重,才能让学校德育“动”起来;只有播种“尊重”,才能收获“德育”。
二、学校德育应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信念
我县中小学和内地兄弟学校相比,确实是“优秀生极少”,“中等生不多”,“后进生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县贫家穷,不少家长送子女上学的观念还未改变;二是中专或大专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凡进必考”,如果找不到工作,家长认为读中专或大专是白花几万元的冤枉钱;三是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掀高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四是教师自身压力不大,努力程度不够,还成天叫苦连天,说:“现在书真难教,学生不学,基础又差,哪怕是北大、清华的教授都教不好”;五是學校对素质教育只作表面文章,注重应试教育;六是学生家长不大配合学校的工作;七是社会环境对学生负面影响太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现状,我认为,各中小学应克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应营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氛围,应确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思想,中小学各年级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应合理平均分到对应的各年级各班之中,班级将“后进生”安排在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对帮扶。课上教师提问最多、板演最多的应是“后进生”;释疑、点拨最多的应是“后进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也应是“后进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彻底改变过去备受教师冷落,同学歧视和家长打骂的现状,使“后进生”重获自尊和自信。与此同时,校长应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签订“目标教育责任书”,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化进行考核和验收,实行“优者奖,劣者罚”。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有起色,才会更上一层楼。
三、学校德育,班主任应带好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只要了解我县中小学的德育课,就知道小学无非就是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贴在墙上,班主任强调:“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然后让小学生自己看。其余的班会课往往是“有事强调几句,无事看书自习”。小学各科中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自然和社会,至于思想品德学校向来都不重视,毕业不参加考试,任课教师(多为班主任)为完成任务而照本宣科,把德育工作置于脑后。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德育在“五育”中不是占首位,而是占末位,甚至无一席之地。如此这样抓德育,不能不让人担忧。要改变现状,我认为,德育工作既不能忽视,也不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而应该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小事中引出大道理,班主任应针对学生在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从“上网好不好?”到“网虫,小心落网”;针对目前这一代人独生子女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艰苦奋斗精神,班主任应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的品质。总之,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带好头,起好步,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学校德育应渗透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我县不少学校里,学校德育与各科教学严重脱节,学校评价教师只看教学效果,不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只要学生考好就行,至于德育在“五育”中的地位,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问起如何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时?不少教师都说不大清楚。这样一来,德育在课堂教学中毫无立足之地,备受冷落,也就无从谈起把德育和各科教学融为一体了。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我认为,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完全可以将德育目标细化以后,制定出学校德育大课表,并采取分年级、分学科逐步渗透的方式,将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之中,让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德育,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语文课教学,六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所对应的德育内容为:“爱美丽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美术课教学,课本上的例图《我的家乡》,通过欣赏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的“家乡”,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发展中社会的美,让学生对照自己家乡找出落后的地方,激发学生努力求学,为建设家乡学好文化和本领,培养其远大理想;体育课教学,在比赛中,可以让运动员感受到光荣的责任感,而拉拉队员也会体验到集体的荣誉感,无论成败得失,学生都能体验奋斗的艰辛,这纯粹是体能训练之外最大的收获。总之,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中,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学校德育应将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我县中小学的黑板报、学生会和团委会的德育宣传栏中,往往只见正面教育,不见反面教育,而且版面小,篇幅少,一个学期不过也就只办一、两次,纯属完成任务,向学生问起“许振超、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时,一概不知,向学生问起“马加爵事件”时,也全然不晓,学校是如何抓德育工作的,可想而知。要想改变现状,我认为,在我县各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应随处可见,应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正面教育:学校坚持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小学和中学分别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吟诵;每周一次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选;每月一次优秀学生事迹报告等。在学生会、团委会的专栏里有“许振超同志先进事迹”和“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等。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德,各个学校每年可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和“手拉手活动”,让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进行反面教育:在黑板报宣传栏中,赫然映入人们的眼帘应有“辽宁海城的学生豆奶中毒事件”、“美国1999年校园枪击事件”和“马加爵事件”等类似的警示录。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我县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综上所述,在我县各校中,虽然校规、班规、课外活动、学校雷锋、体育比赛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德育,但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不能不说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个学校对德育正确认识的程度怎样,将决定德育在这所学校的生命状态如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使我县教育事业全方位、健康、有序地发展起来,取得很大的成功,必须首先从方方面面去抓“五育”中占首要地位的德育工作,那就得“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家校共建,社会参与”。
一、学校德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勿失“尊重”
目前,在我县有些学校里,校长不那么尊重教师,教师不那么尊重学生,学生不那么尊重教师,教师不那么尊重校长……如此上行下效,恶性循环,无从谈起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了。要改变此状,我认为,教育者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应多一些平等对话和换位思考,校长真正做到关心下属胜过关心自己,教师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学生真正做到爱校如家,只有校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彼此尊重,才能让学校德育“动”起来;只有播种“尊重”,才能收获“德育”。
二、学校德育应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信念
我县中小学和内地兄弟学校相比,确实是“优秀生极少”,“中等生不多”,“后进生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县贫家穷,不少家长送子女上学的观念还未改变;二是中专或大专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凡进必考”,如果找不到工作,家长认为读中专或大专是白花几万元的冤枉钱;三是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掀高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四是教师自身压力不大,努力程度不够,还成天叫苦连天,说:“现在书真难教,学生不学,基础又差,哪怕是北大、清华的教授都教不好”;五是學校对素质教育只作表面文章,注重应试教育;六是学生家长不大配合学校的工作;七是社会环境对学生负面影响太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现状,我认为,各中小学应克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应营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氛围,应确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思想,中小学各年级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应合理平均分到对应的各年级各班之中,班级将“后进生”安排在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对帮扶。课上教师提问最多、板演最多的应是“后进生”;释疑、点拨最多的应是“后进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也应是“后进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彻底改变过去备受教师冷落,同学歧视和家长打骂的现状,使“后进生”重获自尊和自信。与此同时,校长应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签订“目标教育责任书”,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化进行考核和验收,实行“优者奖,劣者罚”。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有起色,才会更上一层楼。
三、学校德育,班主任应带好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只要了解我县中小学的德育课,就知道小学无非就是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贴在墙上,班主任强调:“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然后让小学生自己看。其余的班会课往往是“有事强调几句,无事看书自习”。小学各科中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自然和社会,至于思想品德学校向来都不重视,毕业不参加考试,任课教师(多为班主任)为完成任务而照本宣科,把德育工作置于脑后。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德育在“五育”中不是占首位,而是占末位,甚至无一席之地。如此这样抓德育,不能不让人担忧。要改变现状,我认为,德育工作既不能忽视,也不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而应该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小事中引出大道理,班主任应针对学生在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从“上网好不好?”到“网虫,小心落网”;针对目前这一代人独生子女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艰苦奋斗精神,班主任应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的品质。总之,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带好头,起好步,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学校德育应渗透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我县不少学校里,学校德育与各科教学严重脱节,学校评价教师只看教学效果,不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只要学生考好就行,至于德育在“五育”中的地位,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问起如何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时?不少教师都说不大清楚。这样一来,德育在课堂教学中毫无立足之地,备受冷落,也就无从谈起把德育和各科教学融为一体了。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我认为,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完全可以将德育目标细化以后,制定出学校德育大课表,并采取分年级、分学科逐步渗透的方式,将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之中,让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德育,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语文课教学,六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所对应的德育内容为:“爱美丽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美术课教学,课本上的例图《我的家乡》,通过欣赏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的“家乡”,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发展中社会的美,让学生对照自己家乡找出落后的地方,激发学生努力求学,为建设家乡学好文化和本领,培养其远大理想;体育课教学,在比赛中,可以让运动员感受到光荣的责任感,而拉拉队员也会体验到集体的荣誉感,无论成败得失,学生都能体验奋斗的艰辛,这纯粹是体能训练之外最大的收获。总之,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中,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学校德育应将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我县中小学的黑板报、学生会和团委会的德育宣传栏中,往往只见正面教育,不见反面教育,而且版面小,篇幅少,一个学期不过也就只办一、两次,纯属完成任务,向学生问起“许振超、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时,一概不知,向学生问起“马加爵事件”时,也全然不晓,学校是如何抓德育工作的,可想而知。要想改变现状,我认为,在我县各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应随处可见,应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正面教育:学校坚持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小学和中学分别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吟诵;每周一次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选;每月一次优秀学生事迹报告等。在学生会、团委会的专栏里有“许振超同志先进事迹”和“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等。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德,各个学校每年可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和“手拉手活动”,让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进行反面教育:在黑板报宣传栏中,赫然映入人们的眼帘应有“辽宁海城的学生豆奶中毒事件”、“美国1999年校园枪击事件”和“马加爵事件”等类似的警示录。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我县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综上所述,在我县各校中,虽然校规、班规、课外活动、学校雷锋、体育比赛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德育,但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不能不说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个学校对德育正确认识的程度怎样,将决定德育在这所学校的生命状态如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使我县教育事业全方位、健康、有序地发展起来,取得很大的成功,必须首先从方方面面去抓“五育”中占首要地位的德育工作,那就得“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家校共建,社会参与”。